APP下载

无解的腹痛
——恼人的肠易激综合症

2021-01-22黄坚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刘阿姨主治腹痛

□黄坚

经常间歇性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排便后症状会有所缓解,并伴有便秘或腹泻,排便次数和大便外观改变,排便后有不尽感……上了年纪的人往往还为此担心自己身体出了什么大问题,以致情绪焦虑,进而令症状加重,到医院多次检查又查不出明显的问题。这些人其实患了肠易激综合征。

一、无故腹痛、便秘,原来肠子“闹情绪”

刘阿姨今年61岁,近半年来,经常无缘无故感觉腹痛、腹部不适,排便后感觉好转,但同时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等类似便秘症状,可之前刘阿姨一直都没有便秘问题的。“腹痛、无故便秘……这个年纪出现这些状况不会是肠子里长什么东西吧?”刘阿姨越想越担心,于是来到医院门诊就诊,医生让她查了大便常规,无异常,让她进一步行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到底怎回事?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到,刘阿姨自从去年退休后,整个人生活节奏、人际关系改变了,身体及心理上有些不适应,例如:大便不规律,夜间睡眠质量差,还总担心自己身体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等,情绪上总是处于焦虑状态。医生综合问诊与刘阿姨的各项检查结果,最后判断,刘阿姨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顾名思义就是肠子很容易“激动”的综合征,也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肠子闹情绪”。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如紧张、生气、焦虑等情绪变化,或吃了生冷、辛辣等食物或某些药物的时候,甚至没明显诱因下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等问题就找上门来了。医生表示,这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改变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61~70岁人群患病率为6.52%。

据了解,肠易激综合征是多种因素、“内忧外患”共同作用所致。

“内忧”: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

“外患”:肠道感染与炎症反应(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患者中20%~25%在急性感染后发生肠功能紊乱)、饮食因素(经常吃油炸、油腻或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其中胃肠动力改变、饮食因素、精神因素是导致老年人发病的重要原因。

二、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点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

医生表示,肠易激综合征最大的特点是其腹痛或腹部不适与排便相关,伴有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具有排便异常的特征。有些人会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伴大便稀烂、排便次数增多;有些人表现为粪质干硬伴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等便秘症状;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而大部分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腹胀、腹痛或腹部不适在排便后好转。

1.肠易激综合征综合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目前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使用国际公认的罗马I V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近3个月内平均每周发作至少1日,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

①与排便相关;

②伴有排便频率改变;

③伴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2.肠易激综合征须与哪些情况鉴别

首先,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这些疾病都会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可通过大便检查、血液检查、腹部超声、C T检查等大致了解全身情况是否正常,通过肠镜检查等了解肠道是否有器质性病变。老年人作出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应更加谨慎,须更多考虑排除肠道肿瘤等疾病。

其次,需与其他功能性肠道疾病区分。例如便秘型主导的肠易激综合征要与功能性便秘相鉴别,腹泻主导型的肠易激综合征要与吸收不良综合征相鉴别。鉴别的关键点在于便秘或腹泻发作前是否有腹痛?排便后腹痛是否缓解?如果是,那多是“肠易激”所致。如果便秘、腹泻等症状并非发作性的,而是持续性,则多是其他功能性的肠道疾病。

三、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心理调节三管齐下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相应症状的类型、严重程度、发作频率,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1.调整饮食:腹泻主导型的“肠易激”,注意避免敏感食物(如牛奶、冰凉食物、辛辣食物等),或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如果是便秘主导型的“肠易激”可以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刺激结肠运动。

2.药物治疗:

①对症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肠道动力感觉调节药 (利那洛肽);腹痛严重的可用解痉剂(匹维溴铵);腹泻主导型的可用止泻药(蒙脱石散);便秘主导型的可用导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山梨醇)。

②益生菌治疗: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构成比例,进而调节小肠黏膜通透性,缓解症状。

③抗焦虑、抑郁药:对于有失眠、焦虑等症状者,可适当服用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④中医中药的治疗:应找专业中医师辨证开方。

方1

药物:防风、焦山楂、罂粟壳、诃子肉各20克,紫花地丁、青皮各30克,金银花碳、生地榆各40克,黄连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病症:腹痛、全身不适、舌红苔黄。

方2

药物:槟榔、山楂肉、当归、黄芩、赤芍、红花、丹皮、地榆、苍术、厚朴各10克,甘草6克,青皮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病症:腹痛腹泻、脘腹胀闷、食欲不振、舌红苔白腻。

方3

药物:蒲公英90克,紫花地丁120克。

用法:清洗干净后切成段,加水煎煮后服用。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

主治病症:腹痛腹泻、日行数十次,舌红苔黄腻。

方4

药物:半夏10克,甘草3克,当归、白芍各15克,黄芩20克,李根白皮40克,葛根30克,川芎9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病症:腹痛、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5

药物:地榆、丹皮、甘草各9克,山楂炭、银花炭、赤芍、白芍各10克,木香、当归、槟榔各8克,桂枝6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病症:腹痛腹泻、舌质淡红、苔浊腻、脉弦滑。

3.调节心理:反复治疗都不好的“肠易激”,多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患者应学会调整心态,暗示自己“只要不理会,这些不适的症状会减轻的”,必要时可做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等。像前文说到的病例刘阿姨,经过医生的耐心疏导、安慰后,辅助一些药物治疗,症状很快就改善了,肚子不再“闹情绪”了。

猜你喜欢

刘阿姨主治腹痛
脾气暴躁的刘阿姨
难以分类的垃圾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拿第一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特发性腹痛一例
圆月亮
浅析涌泉穴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