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L教学法在冠脉CT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22黄汝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冠脉分数教学法

黄汝彬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贵州 贵阳 550001)

冠脉CT主要是对心脏冠状动脉进行检查,是早期筛查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方式。冠脉CT影像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单凭借传统教学方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CBL教学法的基础为案例实践,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诊断分析,之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还能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1]。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19级60名影像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研究CBL教学法在冠脉CT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2019级60名影像专业实习生,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学生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3例和17例,最低年龄20岁,最高年龄23岁,平均年龄(21.05±1.41)岁,均为本科学历。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4例和16例,最低年龄21岁,最高年龄23岁,平均年龄(21.65±1.23)岁,均为本科学历。两组学生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在冠脉CT影像教学中实施常规教学模式,主要内容为教师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课后为学生布置作业。

观察组采取CBL教学法,主要内容包括下述三个过程:(1)自学环节。教师在冠脉CT影像学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测试,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思考;(2)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共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一个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各小组展开讨论,做一些具有选择性的试题,小组确定一个最终答案,该内容通常需要在完成个人测试后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本次学习的内容制定选择性的试题,将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试题中[2];(3)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小组进行分组考核,组员之间相互配合,确定分工,对每个影像学的征象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冠脉CT影像教学的知识重点进行总结,并实施考核。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学生的冠脉CT影像专业理论知识分数和影像分析能力分数进行对比,两项的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学生掌握程度越好。课程学习结束后,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下述几个评估指标: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及加强师生交流。赞成度=(同意度+一般同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对比差别较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分数及影像分析能力分数对比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分数及影像分析能力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分数及影像分析能力分数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分数及影像分析能力分数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分数 影像分析能力分数观察组 30 91.42±1.52 89.43±2.75对照组 30 80.57±1.45 75.06±2.12 t 10.056 12.602 P<0.05 <0.05

2.2 两组学生教学方法评价

在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及加强师生交流6各维度的评价中,观察组赞成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医学影像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开设该类课程的目的除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外,还需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言堂”现象较为严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大大衰退。仅仅从单方面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学习极为枯燥无聊,并且很多学生无法做到对知识内容的真正理解,所以在冠脉CT影像教学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3]。CBL教学法主要试讲临床病例资料用于课堂教学重,这样便能够实现专业知识教学逐渐过渡至临床实践的目标,学生在模拟的模式下对病症进行诊断和辨别,并对其影像学特征展开深入分析,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CBL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身份得到了改变,由传统模式下的被动者变为课堂的主体,由学习者转变为一名实习医师,该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4]。

表2 两组学生教学方法评价[n(%)]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理论知识分数及影像分析能力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教学方式评价方面,观察组在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及加强师生交流6各维度的评价中,观察组的赞成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也表明CBL教学法在冠脉CT影响教学中效果明显。CBL教学法建立了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导向,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存在,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同时CBL教学法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思考,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老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纠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CBL教学法的教学材料多为临床病例,相较于传统课本教材,学生的接受度更高,并且使用模拟真实疾病诊断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因此CBL教学模式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

综上所述,冠脉CT影像属于冠心病专业筛查的重要措施,其诊断的精准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冠脉CT影像教学中使用C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效果确切。

猜你喜欢

冠脉分数教学法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分数的由来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