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2021-01-22徐永军高建军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半月板韧带准确率

徐永军,高建军(通讯作者)

(1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0)(2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膝关节损伤是指由于关节韧带、半月板等骨性结构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出现的一些列临床症状,其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在治疗前需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确诊,以便于更好的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1]。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于诊断多种疾病的检查方式,其中核磁共振最为常见,其具有诊断率高,准确率高,可重复,无创等优势[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旨在分析其临床作用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按照患者采用的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0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45~67岁之间,平均(52.3±3.2)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5~69岁之间,平均(52.2±3.6)岁;两组患者皆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膝关节损伤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血液相关疾病患者;排除在哺乳期、妊娠期患者;两组患者皆知情本次研究并自愿加入实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可开展实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CT进行检查,检查方式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采取仰卧位,将扫描仪对准患者胫骨精短至胫骨远端部位进行平扫,扫描层厚最大设置在2mm,重点对患者出现症状的部位进行扫描,通过骨窗以及软组织窗观察患者病变部位具体情况,根据患者CT扫描结果更换患者体位。

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检查器械采用西门子3.0T核磁和西门子1.5T核磁,检查方式为:所有患者采取仰卧位,使用核磁共振对患者膝关节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进行扫描,扫描层厚设置在4mm,扫描层距设置在1mm,重点对患者出现症状的部位进行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后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分为确诊、漏诊、误诊;诊断疾病类型分为骨质改变、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n(%)]

2.2 分析两组患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对比[n(%)]

2.3 分析两组患者诊断疾病类型

研究结果显示,经临床关节镜检查证实,在观察组患者30例患者中,共有13例患者为骨质改变,12患者为半月板损伤,5例患者为关节腔积液;对照组30例患者中,共有12例患者为骨质改变,14例患者为半月板损伤,4例患者为关节腔积液;在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检查结果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诊断疾病类型对比[n(%)]

3 讨论

膝关节损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主要是患者骨质结构遭受到一定程度损伤后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膝关节弹响、关节绞索、软等,老年患者长伴有关节积液现象出现。膝关节损伤的严重性与关节损伤的程度有关系。轻度的关节损伤会造成日常生活中膝关节弹响,疼痛不适。严重的关节损伤会出现关节绞锁,关节积液,影响日常生活[3]。临床上针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主要通过病史结合临床症状,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诊断,其中半月板的损伤通过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4]。CT检查是常用检查方式之一,能够有效的看出膝关节损伤的具体程度,主要是指骨骼的部位,程度以及周围组织的相应的关系。但CT对于膝关节的软组织的损伤,比如半月板的损伤,前后交叉韧带的损伤,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的检查效果不佳[5]。这主要是由于CT检查不能清楚的显示韧带的纤维素,不能清楚的显示韧带的解剖结构,因此需对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疾病检查的有效方式,是一种安全、准确、常用的检查方法,将其应用检查膝关节损伤患者,可有效观察患者具体的疾病类型[6]。核磁共振检查可仔细观察患者软组织以及关节软骨损伤的具体程度,也可检测出长期慢性磨损导致的半月板的损伤,能够观察半月板损伤的具体程度以及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具体程度[7]。此外,针对外伤之后导致的内外侧副韧带的断裂以及断裂程度也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核磁共振对于鉴别患者膝关节损伤属于新伤、旧伤具有很好的作用[8]。核磁共振相较于普通的拍片和CT平扫有以下优点:(1)能做任意切面,有利于病变范围的显示;(2)能显示关节软骨、纤维软骨,显示肌肉、肌腱、韧带的损伤、出血等;(3)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显示骨折、骨挫伤,软组织及骨髓水肿[9]。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CT检查结果互相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较于CT检查,核磁共振更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治疗膝关节损伤患者提供可靠的依据;观察组患者敏感度、特异度、疾病类型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患者膝关节损伤后,对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更容易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确诊,且核磁共振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更高于CT检查,临床诊断价值更高。

在仲鑫[10]等人的实验中,将其收治的6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CT以及核磁共振检查,该学者实验数据显示,MRI检出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骨质改变检出率为100.0%;MRI半月板检出率以及总的膝关节损伤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由该学者实验数据证明,核磁共振具有分辨率高,无辐射,多方位扫描等优势,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损伤可以明确显示损伤的程度与病理改变,可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预后提供可靠有力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作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患者中,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等更高,更容易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详细观察,更有利于患者确诊,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猜你喜欢

半月板韧带准确率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听说人工韧带不好, 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