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承载网建设与演进
2021-01-22郭惠军刘光明刘涛
郭惠军 刘光明 刘涛
(普天信息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北京 100088)
0 引言
自2020年我国正式迈入5G时代。5G在给我们带来最新的业务发展和市场模式下,对承载网提出严峻挑战,承载网组网方案应适配精准投资建设要求逐步演进[1]。
1 不同时期5G业务发展
5G业务三大典型应用场景:eMBB场景主要以“人”为中心,为其提供高速率、大带宽的移动业务;mMTC和uRLLC则主要面向物物连接,eMTC以满足海量物联的需求为主;uRLLC则面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低时延、高可靠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充分发挥的特点。目前5G技术成果及其实用性,可满足大部分eMBB类型业务,而针对mMTC、uRLLC情景随着R16版本的冻结,技术及业务应用逐步成熟。
图1 承载网与各专业对接图
2 近期需求分析
根据5G技术发展及应用,当前5G基站将以宏站方式为主。按照国家牌照分配给移动的5G频谱共计160MHz,电信、联通共建共享200MHz频谱带宽。5G初期,将主要采用与4G基站同站址方式部署,对传送网基础资源需求与4G阶段基本相当。前期5G基站布点基本位于市区与县城中心,大部分采用C-RAN方式部署,部分站点采用D-RAN方式补充。
5G网络目前总体架构分为NSA/SA部署方式。对于NSA部署方式,现有传送网无法满足全部业务承载能力,部分设备需要进行升级改造,而对于集中建立大量5G基站的核心区域,建议新建承载网承载5G基站业务。
3 组网部署原则及建设方案
3.1 前期承载网部署原则
结合5G基站部署节奏,统筹考虑扩容现网资源和新建5G承载网的建设,即能提高现网带宽利用率,又可适时建设新一代承载网。(1)对于市区,及时新建5G承载网络、避免扩容现有传送网。充分引入竞争、降低网络造价,优先选择新建SPN/STN等方案。(2)对于县城,应结合5G基站部署节奏,分场景推进5G承载网络建设。(3)对于乡镇农村,暂不建5G承载网,现有传送网络优先通过现网调配方式满足需求[2]。
3.2 近期组网方案
3.2.1 前传
前传网络应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建设周期、现有机房、光纤资源、用户安全级别要求等多种条件,分场景合理选择方案;在不影响网络质量、客户感知的情况下,暂不考虑前传网络光纤双路由保护、避免过度保护带来资源浪费,前期建设以光纤直驱为主要建设模式,结合无源波分和有源设备方式进行补充[3]。
3.2.2 接入层
接入层采用环网结构,对于环网上接入D-RAN节点较多的接入层初期采用10GE/50GE组建系统;组建系统时应采用FLexE板卡。
3.2.3 汇聚层
根据业务量采用合适的组网方案,初期采用环网或口字型结构组建100GE系统。
3.2.4 核心层
初期以组建100GE/200GE的口字型系统为主,组建系统采用FLexE板卡组网。其中,目前200GE的传输距离在40公里内。
3.2.5 核心骨干层
核心节点部署位置考虑与核心网UPF对接、与CE对接、机房条件等多种因素,为了确保网络的扩展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可在与其它专业对接点配置落地设备。
省内骨干传送网的建设主要跟核心网用户面(UPF)部署策略相关,根据2B、2C UPF部署位置对应建设方案,如图1所示。
3.3 IGP分域方案
前期采用重要汇聚节点作为IGP分域点,重要汇聚节点和核心层组成一个IGP域;汇聚环和接入环组成另外一个IGP域,当此域内节点超过一定规模时,可划分多个IGP域。
3.4 网管建设方案
采用省内统一集中部署方式,即每个省、同一设备厂家采用同一套网管系统,用于管理全省5G传送网设备,以实现控制面业务省内端到端调度。采用云化部署方式、并优先考虑部署在IT云资源池,若采用厂家专用服务器,应纳入云资源池管理。同时选择具备大容量管理能力的管理软件。管理DCN和控制DCN应相互隔离,管理DCN、控制DCN带宽可结合省内网元规模调整,建议管理DCN通道带宽GE,控制DCN通道带宽10GE。OMC系统要求支持省级集中,并优先纳入云资源池管理,考虑到业务安全,建议采用异地容灾方案。
3.5 带宽规划原则
传送网在承载5G业务时,接入、汇聚、核心层按照8∶2∶1规划带宽。由于初期5G业务流量较低,基本以手机类终端为主,因此可按照现有4G基站PRB利用率进行预估算,本次取平均值20%。5G基站S111带宽前期根据100M带宽频谱计算,单基站峰值带宽7G,均值带宽3G,如表1所示。
表1 带宽测算表
4 中后期建设方案选型
5G应用在中后期,伴随5G业务类型多种多样,信息接入点数量剧增,带宽需求成几何倍增长,时延要求更加苛刻,业务承载需求也将更加复杂多变[4]。
针对5G整体业务发展,CU、DU逐步采用分设,形成CU云部署,引发大量中传需求,5G承载网络结构将逐步做到扁平化,随着MEC的下沉,带来末端接入带宽增大。
4.1 前传部分
按照目前前期新建5G S111基站三个AAU 25G接入计算,现行市场25G彩光模块单价约700元,1∶6无源波分器单价约270元。
纤芯使用量≤12的情况下前传建设成本投资:
(1)光纤直达方案:12芯光缆,按照1KM接入光缆计算,城区内建设成本约为5000元。
(2)无源波分方案:12芯光缆,6波合分波器,按照1km接入光缆计算,建设成本约为5000+(700×6+270×2)=9740元。
投资造价比:5000∶9740=1∶1.948
单芯造价:
(1)光纤直达方案:5000/12=416.67元
(2)无源波分方案:(5000+(700×6+270×2))/(11+6)=572.94元。
纤芯使用量12~18芯之间:
投资比:10000∶9740=1∶0.974
前期建设基本以单址单站形式建设,若采用无源波分方案显然建设成本较高,维护成本增加。而采用光纤直达更适合,中后期随着5G基站的密集建设,会出现同址多站现象,前传承载根据基站/室分的建设密度及时调整,同址基站/室分达到3个时,无源波分方案更节省建设成本,成为最优建设方式。同时无源波分产品伴随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光模块产能大量提升,彩光模块价格降落到250元以下时,中后期采用无源波分方案,既能节省建设成本,又能盘活现有资源,保护固有资产,满足新建基站业务的需求。
4.2 中、回传方案
5G中后期接入层以100GE环路为主,汇聚/骨干层将以200GE/400GE口字型为主,缩短边缘用户UE至核心网路径,减少中间网元设备跳接点,提高网络时延,增大节点间带宽。
中后期随着网络的成熟,mMTC、uRLLC等各类5G行业应用类业务发展尤为突出,伴随着MEC边缘计算逐步下沉,引发DC云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从而直接影响到回传带宽和时延的需求。为解决此类承载问题,可以为DC数据中心单独设置承载网络机构,采用波分系统承载,DC数据中心之间大颗粒业务采用OTN/ROADM方式承载,由边缘DC数据中心直达核心DC数据中心,提高整体网络利用率。减少时延。将空闲出来前期SPN/STN等承载网网络资源,用于跨区域业务的发展的需求。
电信联通共享共建方面,由前期的核心层互通,逐步变为汇聚层互通,汇聚层以50GE/100GE带宽为主,减少核心层带宽压力,降低业务时延,每个汇聚环路承建方对共享方提供双路互联互通通道,形成口字型组网。
5 结语
5G承载是端到端系统的基础保障,是整个5G产业化进程的根本。2020年伴随着5G基站大量建设,各类5G业务对传送网带来更大的挑战。要关注承载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推进分阶段建设完善5G承载网,增进与各类业务的发展融合,使之成为高效、简化、安全的智能化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