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新线开通前的安全管理解析
2021-01-21苏轶
苏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新线开通前的安全管理现状,其次阐述了优化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实践,通过分析与地铁新线开通前的实际情况结合,希望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地铁新线开通前;安全管理;运营;应急预案
1关于地铁新线开通前的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作为交通行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更是要将乘客安全放在首位。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对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提出了标准化要求,即运营单位要负责地铁投入运营阶段的安全生产控制。该背景下,相关单位应加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建设力度,通过配备专业人员、保证资金投入以及整体稳定性,来使安全运营措施能够有效落地。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内容为:地铁运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运营安全生产部门应组织其相应救援力量的同时,为应急处治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设备。在人员方面,也要定期组织培训演练,以控制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影响[1]。
然而,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管理工作者存在不清晰地铁运营安全风险问题。或者说,没有将安全管理工作的价值充分认识起来,这就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参加组织安全培训不积极以及其他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存在。上述问题在地铁新建开通前期阶段尤为突出,风险警惕性不高。为此,相关人员以此为例,通过分析地铁新建开通前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化应用策略,来为开通后管理控制制度的实施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需引起重视,以服务于所处地区城市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2优化地铁新线开通前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实践
安全风险高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本身所具备的特点,要想达到安全生产运营目标,需从生产管理机制入手。这里的机制,就是从消防、行车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通过制定规范,还要明确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内容。从实践角度出发,应开展并落实安全应急源与演练,来提高安全基础工作开展的可靠性。这是地铁新线开通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以下为具体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
3.运营安全管理
(1)真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即将安全管理责任到人。个人、班组、分部、中心、总部以及公司,应按照上下级签订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状,以提高员工安全管理意识与责任意识。(2)抓好管理工作重点,将行车安全作为地铁新线开通前安全管理的核心。此过程,设备应为安全提供保障,其中电气防火尤为关键。需按照地铁新线开通设备运行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自检、互检以及第三方检查的力度,以使设备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3)加紧建立规章制度,保证制度的实用性与实效性。强化制度规范化与制度化的过程中,还要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4)加大全员地铁新线开通安全管理与生产教育工作力度,具体可通过思想培训、技能教育以及专业知识教育等措施,来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提供人力资源基础。这里的全员是指,公司级、中心级和班组级,通过安全教育的全面性覆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轨道交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5)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员工的理论培训工作,应从实际操作能力入手,即结合实际情况才能保证培训工作开展的实用性。(6)根据地铁新线开通试运营情况,来确定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质量与安全验收,以保证生产交接与运营安全接管工作質量。而在安全验收方面,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设备运行调试、质量评估以及运营前检查等几点上。同时,通过编制安全管理要点,来形成规范。(7)针对危险源的分类、辨识与管理工作特点,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用到其中,以达到运营安全管理目标。
3.1各阶段安全措施重点
具体包含:现场跟踪、设备验收、设备技术交接、设备调试与演练、开通前的安全评估以及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下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青岛3号线地铁分段开通接口点的安全管理工作为例,试运营阶段,大交路运行阶段接口点需调整至双山站。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针对接口点的实际情况,应将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三权移交接管前后。接管前,应按照运营公司申报的施工作业组织,来向生产施工室与控制中心进行提报,并形成规章制度。如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安全控制,运营单位应派遣参建人员参与全过程。并在建立完善的管控机制与应急保障体系前提下,保障安全管理工作质量。接管后,则应开展安全大检查,以确保设备设施归属清晰,且均处在轨行区安全限界范围内。在试运营阶段,要对隔离设施进行拆除,并使权限处在运营管理单位。
3.2新增安全应急预案
根据新开通线路、设备技术特点以及设计运营所处情况,对应急源进行补充。
3.3规划保卫综合方案
首先,选用融合驻站守护与巡查模式。以作用于车站设备和附属设备。此外,运营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从综合角度出发,做好安全保卫。其次,遵循逐级负责与属地管理两个原则,来提高车站保温的综合治理效果。再次,从技术角度出发,优化防范措施应用。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地铁新开通线路所属车站的实际情况,将现有科技成果利用起来,如视频监控等技术,来保证安全防范工作的科学有效性。最后,集中社会力量,集中车站所处派出所与居委会,通过联防群治等措施来提高治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全面性。落于实际操作,就是定期与派出所、居委会进行沟通,以掌握车站区域的治安情况。如此,就可以从整体角度出发,提高保卫综合治理效果[2]。
3.4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1)引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架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接管地铁新线开通的前期,应在明确危险源评价后,根据运营演练与开通初期的运营安全情况,来对危险源进行二次评估,并对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补充完善。首先,要建立起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其次,制定定期检查机制;再次,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完善与调整;最后,形成科学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
(2)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循环跟进。具体来说,就是对试运营阶段的员工操作、设备质量与规章文本上的问题进行及时跟进。但首先,应给出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去开展实施、检查与总结工作。当安全管理工作处在不断循环管理环境下,就可有效提升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水平。
(3)结合桌面与实战演练的方法,来提升员工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水平。具体是指,处理行车与消防设备在运营阶段出现故障问题采取的措施进行演练,如火灾、爆炸等应急演练。
(4)定期对安全管理进行绩效评估,并根据结果做出总结,与强化安全管理的整体性。此外,还要做好地铁新线开通前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与台账工作,以使其能够真实反映出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的成绩情况,进而为安全管控提供必要的参数信息。
因地铁新线开通前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涉及单位众多,且具有流程复杂与安全关键点多的特点,安全管理工作只有从规章制度入手,才能从源头入手,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综合预防治理。
4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新线开通前,应构建对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通过试运营来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具体规章制度,应结合地铁新线开通前试运营阶段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制定,以提高安全管理措施与应急预案运用的适用性与可靠性。事实证明,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规避地铁新线开通运营后出现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影响,故,相关建设者应将上述分析内容与科研结果更多地运用到不同环境、不同安全生产需求的地铁线路运营,以达到安全管理控制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宋以华,仝森.地铁分段开通接口点安全管理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17-20.
[2]王学渊,李婧薇,赵连阁.地铁开通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0(03):89-1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