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水利水保工程研究

2021-01-21郝方方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6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水土保持

郝方方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不仅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也对区域经济产生了危害。鉴于 此,在此基础上开展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并通过降低流域水土流失来有效改善区域的水土资源环境。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保工程;治理对策

引言:

在针对小流域水土资源进行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等 因素,其治理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优化流域水土资源环境来实现流域生态 系统和环境的有效协调,在改善大众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对复合生态环境进 行优化,确保其达到一个良好的层次。

一、小流域水土保持发展历程分析

通过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发展态势可知,在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就开 始针对小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在山西和陕西两地应 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植物来对小流域的严重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该治 理模式奠定了我国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其中治理效果最为显著的 为支毛沟流域。当时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将支毛沟流域治理经验作为典型向 全国进行推广。到了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受到国内各类政治因素的影响,该工作逐渐被叫停,直到七十年代以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结合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相关经验开始制定形式多样的水土资源保持方 案和政策。

二、我国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的原因分析

(一)采取的耕作方式比较传统

我国小流域所在的区域往往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山地区域,在该区域,很多农民依然沿用传统的耕种方式,由于耕种模式比较单一,且很多农民 在种植的过程中缺乏水土保持意识,会导致农田土壤的肥力逐渐降低。同 时,由于很多农民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在缺乏科学保护措施 的情况下,会导致小流域水土流失现象加剧,从而为后期的治理工作埋下 隐患。

(二)应用的治理技术比较落后

在缺少治理意识的前提条件下,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治理技术也是非常 落后的,长此以往,如果長时间应用落后的水土保持技术,会降低治理效 果。同时,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大众的水土保持意识薄弱,不能意识到水 土流失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土流失保护速度。

(三)过度放牧

快速的经济增长使每个地区都非常重视经济发展,但却忽视了环境的 治理和保护。一些地区已出现沙漠化问题,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加上放养牛羊,对草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三、小流域水土保持中常用的治理方式分析

对河流的流量进行补给是当前常用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方法之一。科学 应用该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拦截洪水,可以对洪峰进行有效控制,另一 方面还可以在枯水期对河道水量进行一定的补给。

四、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水利水保工程措施分析

(一)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植被覆盖效率

针对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水利水保工程项目施工,不仅具有一定的施工 难度,同时也需要施工方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和人力成本。

例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首先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水土保持 机制,在该机制的帮助下提升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其次,施工单位需要 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提升水利水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最后,施工单位要做好小流域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当地居民的水土保持意 识,让其深刻意识到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进而不断提升我国的小流域水 土保持效率和质量。

除了要引入先进的技术之外,还可以通过提升植被覆盖率来保持小流 域的水土资源环境。

例如在开展水保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升地表植被的覆 盖率来有效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如相关的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构建相应 的仿生湿地来有效保持水土。具体的操作如下,相关的施工单位可以挑选 符合小流域生态气候的植物,将其集中放置在湿地内;其次,施工单位可 以通过选购或者自行培育一些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来提升植被覆盖率;最 后,施工单位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构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态系统。

除此之外,可以对小流域进行分类,根据分区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土壤肥沃 程度来进行分类种植,如分类区域的土壤适合种植作物,则可以在该区域 进行作物种植,如果分类区域适合种植树木,则可以在春季种植树龄在两 年以上的苗木,借此来提升植被的存活率。

(二)所开展的水保项目要符合区域经济条件,要创新开发模式

针对小流域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鉴于此,在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结 合区域的经济条件,在兼顾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考虑经济效益。

例如在水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工作,让资源利用和水土保持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流域水土保持优势转化为区域 经济优势。

除此之外,在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持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原来的开发模 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下,区域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对 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出现了越开发越落后的情 况。鉴于此,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开发模式,采用创新开发方法。

例如可以对原来掠夺式的开发模式进行优化,采用培养模式的开发模 式,在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区域经济。如可以种植一些经济 林,在涵养水土的同时,改善当地农户的生活条件。此外,如果想要更好 地对流域洪水量进行拦截,就要确保各类自然资源相互协调,这样不仅可 以保障区域生态状况,同时也可以满足小流域水土保持目的。

(三)创建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做好护岸治理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持小流域水土,相关的行政单位要秉承谁破坏谁治理的 原则来辅助做好水保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例如相关的施工单位在小流域内开展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之前需要先上 缴一定比例的资金,该资金的核心用途在于对小流域的生态进行补偿,即 应用到水土保持设备和破坏植被的生态修复。此外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 中还要严格限制施工人员的行为,通过完善工程项目施工规章制度来降低 施工对水土环境产生的影响。

再者,考虑到小流域区域经常受到流域水流的冲击,时间一长,为了 减少洪峰威胁以及削弱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还需要在沟渠的周围修葺相 应的护岸。

例如在实际的修葺过程中要应用砼与块石,并同步做好施工质量控制 工作。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流域位置位于村庄内部,则不建议使 用块石,可以在流域上游区域设计一些塘坝。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流域洪 峰情况做好消能池布设工作在小流域水土保持過程中,沟渠的坡度和宽度 可能对泄洪产生影响,基于此,如果处于雨季,则需要根据山洪出现时间 展开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和实际的洪峰出现时间来严格限制沟道的宽 度,并严格限制沟道转弯处的角度,以此来降低泄洪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安 全问题。但是许多沟道的深度和宽度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改变,此时 所设置的消能池也将发生转换。斜坡式消能池的使用虽然成本较低,但反 复冲刷后,就会对其造成破坏。为此,需要设置堰式消能池,并确保上游 和下游池壁入土的具体深度,避免出现透水层,应重点关注设施建设标准。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小流域开展水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 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治理活动。但是就现阶段的小流域治理现状 来看,依然不容乐观,存在治理方法传统、没有做好护岸修复工作等等。鉴于此,一定要科学应用水保工程,最大限度提升小流域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东阳. 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研究[J]. 居 舍,2019(8):2.

[2]王平. 小流域水土保持中的梯田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研究[J]. 陕西 水利,2016(6):2.

[3]王禹生,田红. 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计算方法研究─-以铁瓦河小流 域为例[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18-23.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水土保持
长庆油田低产低效油井维护性作业频次的治理对策的探讨
目前消防产品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