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21-01-21朱璟琳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

朱璟琳

摘要:以往的建设项目中,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建筑物都采用混凝土現浇施工模式,但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预制混凝土结构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混凝土浇筑的纯施工内容越来越少,因此,预制施工技术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预制构件建筑工程和 施工技术的应用,是绿色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要,加强对预制施工技术的分析和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预制房屋;施工技术;研究应用分析

1 装配式建筑结构概述

预制构件主要用于建筑企业在房屋建筑中采用的混凝土组合施工技 术,即采用混凝土构件,通过工厂加工生产的形式,用于混凝土主体结构 的梁板等材料,也可直接预制组装楼梯、阳台等结构。预制和制作运输时,采用专用卡车,材料和构件以统一的速度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可运 至指定位置,然后配置预留传力杆和预留孔,然后进行灌浆浇筑作业,构 件一起独立使用,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构件,达到了建筑结构的强度标准。预制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和综合性能,从而促进厂房的建设。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大板结构房屋,其结构体系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房屋非常相似,墙板、楼板、楼梯等构件 大量预制墙板、楼板、楼梯,通过少量混凝土浇筑连接,效率相当高。但 长期使用后,易出现渗漏、楼板开裂、结构整体性差、抗震性能差等问题,逐渐被现浇混凝土结构所取代。但随着近年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增多,国内许多企业通过消化吸收,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改进施工的新技术逐 渐形成。

2 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应用优势

2.1 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

通常,预制建筑构件在工厂提前完成,生产的构件包括梁、柱、墙等 结构,完成这些构件的预制可以整体包装运输到工地,最大程度减少模板 的使用,此外,在施工中采用预制建筑施工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 少混凝土、钢材等材料的使用,减少建筑材料采购的投资,提高施工企业 的经济效益。

2.2 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

由于预制构件由相关企业生产,最后运输到现场安装,这种现货安装 比传统的施工现场生产灵活得多,工作量大,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也少。许 多预制构件是由机械设备而不是人工制造的,这使得许多工作更加安全。

3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1 快速施工和科学管理

采用预制施工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避免人为操 作失误造成工期延长。为了实现预制建筑工程的快速施工,必须保证所有 材料和其他资源的充足,同时保证足够的预制时间,以实现更完善的施工。同时,要控制决策、信息传递等诸多因素,避免返工现象。另外,为避免 影响施工效率,可采用联合施工的方式进行协同施工。

3.2 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储存

在各类预制构件的运输过程中,应制定完善的运输方案,分析各种施 工环境,制定完善的运输设计方案。有效规划运输时间、运输过程和运输 路线,有效运输运输过程中尺寸和形状异常的预制构件,制定有针对性的 防护措施。在选择运输应用车辆时,应合理分析和选择各运输部件的基本 规格。做好运输过程中上下的安全防护,提高运输车辆的稳定性,防止车 辆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惯性的影响而运动不均匀和歪斜。在各种预制构件的 存放中,应设计相应的方案。在制定方案时,应注意合理选择支架和有针 对性的保护措施,以加强构件的安全性。构件的存放场地应清洁平整,有 良好的通风、排水措施,避免水对构件质量的威胁。

3.3 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操作

浇筑混凝土构件前,施工人员应彻底检查与其相关的混凝土构件模具,确保模具质量符合工程设计标准和混凝土浇筑要求。并对混凝土构件的钢 材成品进行仔细检查,钢材成品通过检验合格后,在操作前涂刷隔离剂,然后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和高度,确保混凝土均匀完成。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全面 监测。一旦发现构件变形,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予以纠正,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所有构件浇筑工作完成后,构件表面应平整,腿毛表面应符合 维修管理要求。

3.4 预制剪力墙、窗、板等构件安装施工

预制施工技术在许多建筑结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预制剪力墙、窗 户和叠层板。在预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该技术,在螺栓等构 件的基础上,不同的预制构件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预制构件,在这个过程中,预制剪力墙构件的安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构安全性 和间距之间的预留是合理的,以确保后续可以顺利插入钢筋,并可以使用 螺栓将其与其他建筑结构连接,还要注意预制构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位置 是否合理,还需要用螺栓将其与工程主体连接在一起。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窗是重要的建筑结构之一,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选择最 佳的模板类型,在预制模板时,应使用螺栓将模板与施工主体固定,要对 模板位置做出合理调整,选择合适的连接构件,以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在 预制施工过程中,预制复合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对整体安装和安装位置进行合理控制,不断调整其安装位置,从而达 到最佳安装位置,此外,由于复合板相对较弱,因此为了防止损坏,必须 保护层压板。

3.5 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技术

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时,采用湿式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完成放样和现浇 施工,并进行梁、板、墙的吊装施工。如楼板混凝土浇筑期间,应插入预 留的叠合现浇层。同时,在浇筑期间,混凝土应就地浇筑,下部位置应通 过铁件固定。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预留适当的滑动空 间。在吊装施工期间,还需要干燥系统。吊装过程如下:放样后进行柱、 梁、板、墙的吊装施工。预制构件的施工安装,还需要对尺寸、尺寸允许 偏差和检验方法做出严格控制。

3.6 部件验收

预制构件制造商应按照技术要求和合同要求生产产品,并确保产品质 量。产品鉴定手册上应标明重要的技术参数,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应提供安 装说明。部件制造商的质量规范应包含部件数量、产品数量、制造商名称 和生产日期,并应由检验员签字。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后,工程人员应及时 检查施工情况,对材料进行全面检查,监理公司可对货物进行验收后方可 运至施工现场。检查和验收包括采购部件的型号,如生产日期、生产公司 和验收人员。还需要对每种类型的构件进行全面标识,以检查构件的问题 部位、补强口的尺寸,并检查这些位置的数量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以检 查构件的外观是否有偏差。工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还需对预制构件产品 的质量文件进行检查,做好验收工作,重点检查混凝土结构强度的相关文 件。

4 结论

预制结构体系是当今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结构体系,其施 工工艺更为高效,既能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又能合理控制施工成本,预制技术更符合中国绿色建筑环保的发展理念,促进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春.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 施,2018(12):121-122.

[2]杨年喜.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绿色科技,2018(18) :169-170.

[3]席金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现状与问题研究[J].建筑施工,2018,40(06):899-903.

[4]孙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 (22):2-3.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有效对策分析
桥梁预应力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
探讨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墙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
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应用探究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分析
试论关于水利工程冬季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