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的运行维护与故障分析
2021-01-21恩和高智杰董刚
恩和 高智杰 董刚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十分快速,电力行业发展也十分快速。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电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故障问题会影响电 力系统的运行,因此必须完善电缆故障,并提高其自身的强度要求,从而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另外电力系统的运行影响的是群体用户,包括个人与商业等 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完善电缆运行迫在眉睫,必须结合故障诊断技术,制定有效的运行维护措施。其次在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并做 好电缆线路的日常维护,出现异常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电力电缆;线路运行;检修技术
引言
电力电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而当电力电缆发 生故障时,却很难排除其故障发生的地点。因此,在电力电缆的运行中,需要加强检修工作,通过满足运行技术要求,借助专业的检测仪器,使故 障及时得到解决,保障电力电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1 电缆故障问题分析
1.1 电缆质量瑕疵
对于高压电力电缆而言,如果其自身存在质量问题或者瑕疵,很容易 引发故障问题。具体而言,高压电力电缆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电 缆容易受潮,影响其绝缘性能,进而导致击穿事故。因电缆质量问题而引 发故障,对设备以及人身安全都会产生威胁。
1.2 超负荷运行
用电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高压电力电缆难免长期超负荷运行,由于 长期暴露在室外,特别是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超负荷运行,电缆就会产生 大量的热,加速老化、绝缘性能降低,不仅影响其服役期限,而且容易发 生击穿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值得一提的是,若运行环境条件非常 的恶劣,而且有腐蚀性的气体或者高温热源,则会影响电缆保护层的性能,大幅度提升隐患发生概率。
1.3 绝缘老化
电缆设备运行条件较为恶劣,电能与热能在运转中会共同作用于电缆 材质,电压冲击还会导致介质消耗,最终引发物理性能的变化,导致电缆 自身的绝缘性能的下降。从电网运行大环境来看,当前生产生活对电力依 赖性的增加,是导致绝缘老化加速的关键诱因,这种大规模的用电需求给 电缆长期超负荷运行埋下了隐患。负载电流的通过本身会促使导体发热,而集肤效应又会将其汇聚到介质表面,当遇到用电高峰区间或季节时,这 种异常升温就会更加显著,电缆发生绝缘老化,甚至被击穿的现象也就应 运而生。
1.4 断路与接地故障
断路故障主要是由输电线路工作中,某个位置出现断路导致电流连接 不通,最终形成严重的故障问题,其原因主要是线路连接不良导致,或者 某些线路搭接时断开引发的接触不良,该故障必须及时展开处理,否则会 引发更加严重的电力事故。接地故障属于较为明显的故障问题,一般是由 线路出现与大地相连接的情况导致,主要是人为或自然环境因素造成,如 果出现接地故障该区域会对周围物体形成放电,因此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 故,也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同时也要加强日常维护与监测,尽量避免 该故障的发生。
2 电缆接地故障的排除技术
2.1 低压脉冲发射法
低压脉冲发射法是一种无损故障排除法,操作过程不会导致电缆接地 异常,对电缆本身性能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它利用了低压电流脉冲宽度 较窄的特性,测试时专业仪器会向目标电缆传送低压脉冲,当发现线路中 存在故障点以及接头时,借助反射原理回到仪器接收系统,由于不同部位 波形存在差异,反射时间也存在先后順序,因此可以通过波形测量实现故 障点判定。通过对上述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在实质上是一种 将电缆中的故障发给电缆系统从而提升诊断效率。反射波幅值也是该方式 中重要的判别依据,当电脑接收到反馈回的脉冲信号时,正负波形基本都 可以证明该处存在故障点,但若该波幅值较小,则说明故障极有可能出现 在中心接头,低阻异常是其关键特征。高压电缆接地故障排查实践中,低 压脉冲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普及应用范围很广。
2.2 零电位测量法
对于零电位测量法而言,其主要运用对象为长度相对较小的对地短路电缆,再利用一段完好无缺的对比线缆,将两条线缆并联在一起,并且在 线缆中布设电源,从而形成两条并联电阻丝。两条线缆对应点间电位为零,通过实验电缆、地面之间电位的测量,即可确定待测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微伏表一点接地,而另一端在实验电力电缆上 移动;操作人员需认真观察电表示数,非故障区电表移动时示数一直为零。探测故障点以后,电表示数变化,此时待测电缆点即为故障点。在利用该 种测量方法时,一定要确保两条线缆参数基本一致,实验电缆确定为裸铜 线,利用蓄电池或者干电池,试验电压以 6V 为宜,测量电表线缆与实验电 缆之间应当完全接触,这关系着故障测量精确度。
2.3 电容电流测量法
在高压电力电缆运行中,不同相芯线间均由电容存在,而且电容均匀 分布。电容电流测量法,即按照此种现象确定故障点位置。在测定过程中,故障电缆起始位置施加一稳定电压,每段线缆测得电流电容后均进行标示,如 I1、I2 以及 I3 等,确保电压稳定后,在电缆末端位置继续测量电容电流,并标示电流电容。一旦发现整个电力系统中可产生变化时,通过求得的电 流电容比值,可初步判定电缆故障点所在的区域。根据电容公式,确定线 缆电容、电流成正比,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缆长度之间成反比关 系。在确定故障点时,可通过比值来判定具体故障位置,从而对故障点进 行精准定位。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电压一定要保持稳定,精确读取电流表 示数。
2.4 电缆烧穿法
电缆烧穿法在高阻故障中应用较多,实践中专业设备面向目标电缆输 送直流负高压,作用于故障位置生成电弧,并使其绝缘介质发生碳化,借 助碳化点低电阻的特性,就可以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故障点定位了。电缆烧 穿法对技术要求较高,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金属性短路,反而阻碍故障点 排查工作,整个烧穿过程耗时较长,对人力物力需求较高,并且,当故障 排查完成后,电阻恢复又会形成新的难题,使用步骤较为繁琐,因此一般 不推荐,只有当声波法或同步法无法完成击穿目的时,才会考虑这一方式。不过,电缆烧穿法在观测电压泄露等方面还是有特殊作用的,通过对数据 变化情况的分析,可以间接掌握高压电缆运行状态,为接地故障预防提供 依据和导向。因此在接地故障较为复杂、解决难度较高的场景中,也可以 考虑使用电缆烧穿法,从而保证电缆设备的有效的应用,降低高压电缆接 地故障发生概率,为电力企业的经济创收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保障社会 效益的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电缆故障问题的查找并非易事,无论是理论还是工程实践 层面,均需继续深入研究和解决技术难题,加强故障检测与综合防范。一 方面,要严把试验以及验收关,基于技术指标的要求对新装电缆设施进行 试验与验收;另一方面,要加强电缆巡查,利用在线监测软件等实时监测 电缆运行状态,最大限度降低电缆故障率,从而确保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 稳定性。电缆属于电力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基于电缆运行环境条件分析,其难免会发生故障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思想重视,合理选择故障诊断方 法,快速定位故障点,及时进行诊断处理,为高压电力电缆系统的稳定运 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勇.论高压电力电缆线路故障测距原理与保护措施[J].科技经济导 刊,2018,26(28):61-62.
[2]陈子豪.信息化背景下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原因分析与试验方法[J].内 燃机与配件,2018(03):159-160.
[3]李浪.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内江科技,2017,38(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