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2021-01-21张玉涛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6期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分析

张玉涛

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房屋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当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房屋建筑施工来说,不仅需要 提高施工及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制订施工计划。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应用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其质量的好 坏程度,都将会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这也就要求相关工 作人员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并促进其向 更好的方向发展。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1.1 混凝土混合比设计因素

对混合比的设计也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针对不同材料所制定的混 合比也不同。混合比对混凝土的承重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 在配置混凝土的时候,应充分了解各种参数以及水泥的型号,以确保整体 工程的质量。同时,在配制混凝土的时候还需要添加一些外加剂,合理选 择外加剂的数量和种类。

1.2 混凝土结构裂缝因素

质量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通常没有空洞和缝隙,也不会在较大外部压 力的干扰下影响建筑施工质量,除此之外还会具备理想的平稳性和抗压效 果。不过当前所使用于房屋建筑施工的混凝土,其表面经常会产生裂缝,从而造成混凝土承压性很差,并且结构也不是很完善,因此降低了建筑物 的使用寿命。而产生裂缝的原因在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施工技术运 用不当,没有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造成施工期间温差过于明显,最 终产生裂缝。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技术

2.1 钢筋搭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框架结构时常常用到钢筋搭建技术,为 了进一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确保钢筋搭接安全。钢筋搭 接施工过程的重点有两个:第一,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标准规范要求进行 施工,搭接钢筋时应当选取最合适的搭接方法,从而保证钢筋的稳定性以 及安全性,进一步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第二,在进行钢筋搭接 时,经常会应用焊接技术,因此还应当有效提升焊接工艺技术水平,从而 有效预防接口的地方出现裂缝。

2.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是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由 于混凝土材料的塑性,需要在浇筑之前做好模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特别 是需要模板工程可以承受相应的混凝土材料重量和冲击,需要结合钢筋的 配置情况进行模板施工设计。而我国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 于整体建设进度的要求较为严格,对于细节的把控则不够,特别是辅助工 程的建设。例如,对于模板工程这类措施性的临时配合施工项目的重视不 足,特别是对于模板材料的把关不严,为了节约材料成本,部分模板破损 后仍然未及时淘汰,这就为后期的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发生麻面、 漏浆等质量问题留下了隐患。另外,在模板工程完工后,浇筑房屋建筑混 凝土时,容易发生模板位移和损坏,从而给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3 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具体实施阶段,其中应用振捣技术最为普遍的方式有:①混凝土坡脚;②混凝土坡顶;③混凝土坡道中间。只有很好地完成这三 部分的振捣,才能完全发挥振捣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所以,在开 展这三项工作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要在施工以前准备相 应的预设性工作; 第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振捣质量必须要与建筑工程标 准要求一致,从而全面发挥好振捣棒的作用,通过对振捣棒的有效利用来确 保混凝土振捣作业可以得到有序地开展。通常情况下,振捣棒在混凝土下方 5cm 时是处于最佳状态,而对于混凝土建筑而言,间距通常是 40cm 为最佳; 第三,在进行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在有效的时间内将振捣棒插入,之后在拔 出时刚好相反,是缓慢地将其拔出。如此一来,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便可 以使其密实性得到保证,进而可以开展抹平混凝土表面施工程序。

2.4 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在对房屋建筑施工期间,混凝土浇筑施工,主要是把混凝土浇筑到相 应的模具上,并直到混凝土产生塑化。混凝土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技术复杂,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控制,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裂缝的情况。因此这就要求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将灌入模具时的温度以及浇筑的范围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另外,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全面检验支架、预埋件等器件的 质量,要在保证它们质量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混 凝土坍落度主要取决于施工的实际状况,通常墙、梁、板要保持在 16~18cm 的范围内,这样便能达到泵送和浇筑的标准。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以 混凝土浇筑速度作为标准,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避免产生施工冷缝。 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还要保证混凝土下料时,能够匀称地洒落到混凝土的 每个部位当中,下料高度要控制在 2m 的范围内,这样混凝土便不会产生离 析现象。若大于 2m 则要使用溜槽,在进行浇筑期间,还要委派专业工作人 员查看模板,如果存在跑、漏、胀膜的情况要马上予以有效的处理,此外 还应将钢筋放在合适的位置。

2.5 养护技术

作为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而言,浇筑完成后的养护环节是确 保质量的重要内容,需根据风力、温度和承载力等要求进行专门的养护方 案制定和调整实施。而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单位而言,常常不够重 视养护环节,认为浇筑完成后就是时间问题,从而错失了最好的質量保障 和养护时机,造成后续的混凝土裂缝和质量问题,降低了模板的周转实效,甚至造成模板损坏的损失。对于进行及时的表面整治也错失时机,造成房 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外部光滑性和观感较差的后果。

3.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对策

3.1 控制好混凝土技术的施工环节

在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有密切的交流。 首先,精确测量模板的强度和尺寸等,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其次,核实预埋件钢筋的数据,保证正式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再次,对模板内 部做好清洁工作,确保原材料的配比合理。最后,遵循材料的浇筑工序,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做好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同时,要注意做好混凝土施工 后期的保养工作,运用浇水和覆盖薄膜等措施来保证房屋的质量。

3.2 积极优化工序步骤科学水准

细节决定成败,建筑工程项目的平稳健康开展落地,有赖于诸多专业 性业务模块的联动整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为其中的重要基础环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优化相关工序步骤的总体科学有效水准,这是因为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所涉及的工序步骤具有很强的上下游联动属性特征,为此就需要站在更为宏观长远的角度看待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这种 方式将安全至上的理念融入到相关具体工作的内涵当中,在不知不觉当中 实现预期目标。作为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拆模时间和维护时间 一定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因为过早拆模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损坏,从而延误 维护时间,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各种不同的裂口,从而影响土木工程建设 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工作,使之能够得到科学的合理控制。 要做好混凝土的冬季养护工作,防止由于温差而产生裂缝,应及时的进行 温度的测量,依据具体的情况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在整个混凝土浇筑施 工中,都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做好混凝土质量与强度检测工作,是 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房屋建筑进行施工期间,混凝土施工技术极为关键,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对于施工人员来讲,要掌 握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使施工的顺利开展,进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志钦.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 (14):13+16.

[2]赵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4):50-52.

[3]吴登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198.

[4]李琪.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 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3):22.

[5]施恩.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 饰,2019(32):31-32.

猜你喜欢

混凝土建筑工程分析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分析:是谁要过节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回头潮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