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新年献词:风雨兼程知马力,砥砺前行开新篇

2021-01-21《水利学报》编辑部

水利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水利发展

2020,在风云莫测中艰难度过;2021,在复兴冀盼中如期到来。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搅乱了新春的祥和。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战疫,共克时艰,使国内疫情得以基本平息,工作生活重返正轨,但外防输入压力依然巨大。进入汛期,暴雨频发,江淮流域多地雨量高达常年同期数倍,部分河湖出现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我国长期建成的防洪体系经受了考验,功效显著,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与时代发展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短板。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谨向全体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业界同仁和各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心情舒畅,阖家安康,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2020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防控与霸凌封杀的内外压力,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了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水利水电行业稳步前行,水利科技水平持续提升,在一些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凝聚几代人梦想与智慧的国之重器三峡工程于2020年10月完成了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周年来,累计调水超394亿m3,1.2亿人直接受益。《水利学报》注重围绕“十三五”期间水利重大科技攻关、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突破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近5年来优先选登以解决实际水问题为导向的优秀论文,其中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论文就发表了252篇,占此期间全部论文的32%,展现了水利领域的优秀成果与创新进展。

2021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迈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路,我国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经过数十年快速发展,在全球环境变化与大规模城镇化的驱动下,我国水问题及其风险特征日趋复杂,水安全保障要求大为提高,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压力与挑战。近年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相继启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五大国家战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精心布局。如果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是以三大城市群来打造区域优势互补、重点突破的强大动力源,那么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则更注重探索上中下游协调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绿色发展新路子。中国水利学会为之成立了流域发展战略专委会,《水利学报》第9期刊发了《流域发展战略2020年特辑》,与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合作,邀请知名院士及长期研究黄河的专家学者撰文,集中探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热门问题,报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受到广泛关注。

历经风雨见彩虹,自主创新赢未来。实现小康目标,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安全就成为最基本的需求。水安全不仅涉及防洪安全、供水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也关乎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要构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就必须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需求驱动,加强水利重大科技问题研究与成果转化。放眼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及水循环演变、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水利水电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流域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协调发展、跨学科交叉融合等领域,已成为水利科研的重点与难点。2020年本刊联合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继续举办了“水利学科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重点方向交流了水利科技创新进展与需求,对于凝练“十三五”水利科研成果、把握“十四五”科研选题有重要参考价值。今后这些关乎水安全保障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攻关成果,也将成为本刊的重点择稿方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水利学报》将与时俱进,矢志不移,在新时代治水思路下积极探索为水利科技创新服务的办刊新模式,发挥学科齐全的综合性优势和学科交叉的创新性优势,搭建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密切与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的联系,记录与传播水利科技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为水利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做出新贡献。

《水利学报》编辑部

猜你喜欢

水利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信息化
水利宣传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