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危险区域的划分方法
2021-01-21宋宁郑园
宋宁 郑园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消防中心,北京102500)
危险化学品,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后,如不能及时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疏散危险区域内的群众,将危及现场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如2003 年12 月23 日,重庆开县高桥镇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罗家16H 井发生井喷事故,造成243 人死亡,疏散转移6.5 万人;又如2005 年3 月29 日,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液氯槽车大量泄漏,导致高速公路周边28 名村民中度死亡,350 人住院治疗,270 人留院观察,疏散村民15000 余人。
目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危险区域的划分方法主要有经验法、仪器测定法、理论计算法和计算机模拟计算法。
1 依据经验数值设置初始隔离区和下风方向防护区
1.1 初始隔离区和隔离距离
初始隔离区是指事故周围的区域。该区域内的人员可能吸入其蒸气而危及生命。初始隔离区是一个以泄漏源为圆心的圆形区域,其半径称为初始隔离距离。如图1 所示。
1.2 防护区与防护距离
防护区是指事故源下风向的正方形区域,该区域内如不进行防护,则可能使人致残或产生严重的不可逆的健康危害。其中正方形的边长称为防护距离。如图1 所示。
图1 初始隔离区和下风方向防护区
应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在取得现场危险化学品浓度检测值之前,可参照表1 数据(摘自《Emergency Response Guidebook》)设置现场初始隔离区和下风向防护区(表1 中未列出的危险化学品,可检索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运输部门编写的《Emergency Response Guidebook》一书)。并据此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和疏散现场周围的群众。
2 依据仪器检测结果划分危险区域
危险区域分为轻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和重度危险区。
轻度危险区:有轻度刺激,在其中活动能耐受较长时间,脱离污染环境后,经一般治疗基本能恢复;在该区救援人员可对群众只做原则指导。
中度危险区:有较重症状,但经及时治疗,一般无生命危险;救援人员戴过滤式面具,可不穿防毒衣,能够活动2-3 小时;该区是救人的主要区域。
表1 部分有毒物质的初始隔离距离和防护距离(m)
表2 部分有毒物质危险区域的边界浓度(mg/m3)[1]
重度危险区:有严重症状,不脱离该区,不经紧急救治,30分钟内有生命危险;只有佩戴空气呼吸器,并穿着防毒衣的人员才能进入该区。
经过侦检人员的检测,在取得了现场危险化学品浓度的检测结果后,可参照表2 的相关数据,迅速对事故现场进行危险区域划分,确定各区边界,进而采取相应的个体防护及群众疏散措施。
3 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划分危险区域
3.1 有毒气体、蒸气扩散浓度、危害区域计算。由于计算公式复杂、繁琐,不适宜手工计算,故在此暂不做介绍。
3.2 火灾、爆炸危害区域计算
池火灾热辐射危害范围计算:
Ri- 伤害半径
Q- 池火热通量(w)
Ii- 造成伤害的热辐射强度(w/m2),见表3。
表3 池火热辐射人员烧伤半径和设备设施破坏程度计算标准[2]
池火热通量Q 按下式计算:
Q- 池火总热通量(w);
r- 池火半径(m);
H- 火焰高度(m);
v- 燃烧速率(kg/s·m2)
η- 燃烧效率。
燃烧速率按下式计算:
Hc- 燃烧热(kJ/kg);
Hvap- 汽化热(kJ/kg);
Cp- 等压比热容(J/(kg.K));
Tb- 化合物的沸点(K);
Tc- 周围环境温度或液体温度(K)
火焰高度按下式计算:
ρ0- 周围空气密度,取值1.16kg/m3
g- 重力加速度,9.8m/s2
3.3 蒸气云爆炸冲击波危害范围计算
Ec- 爆炸总能量(J),Ec=Hcm,m 为爆炸物质量(kg),Hc为燃烧热(kJ/kg)。
Ci- 经验常数,与损伤程度有关。见表4。
表4 经验常数的取值
4 应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确定危险区域
应用计算机模拟计算软件,输入泄漏类型、泄漏源强、风力、风向、大气垂直稳定度等相关数据,由计算机通过数值计算并在地图上标出各区域的边界线,依此为参照划分各区边界,指导救援人员采取防护措施并疏散周边群众。
5 实例分析
下面以某高速公路液化石油气槽车侧翻泄漏事故为例,讨论现场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警戒、疏散工作的布置。
5.1 事故简介。2012 年10 月6 日,某高速公路一辆满载20吨液化石油气的槽罐车发生侧翻,事故导致2 人当场死亡。在随后的救援过程中,事故液化石油气槽罐车突然发生爆炸,导致现场3 名消防人员遇难。
5.2 设置初始隔离区和防护区。通过查阅《Emergency Response Guidebook》一书可知,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隔离距离至少应为100m,大量泄漏时,其下风向的防护距离至少应为800m。据此,初到现场的救援人员应立即以泄漏点为圆心,设置半径100m 的圆形区域为隔离区,也就是说要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高速公路实施双向封闭,禁止任何车辆进入隔离区。对于隔离区内的车辆和人员立即疏散清空,禁止无关人员逗留。同时,在泄漏点下风向一侧建立边长为800m 的正方形防护区,对于防护区内的人员应予以疏散,撤出危险区域。
5.3 技侦人员实地检测液化石油气的扩散范围及浓度,并据检测结果随时调整警戒和疏散范围(浓度高于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的25%的均为危险区域)。
5.4 假设槽车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发生蒸气云爆炸,根据(e)式计算得:
R1=68m;
R2=208m;
R3=497m;
此计算结果与现场人员的描述较为相近(距事故点500m处能感受到强烈的冲击波和热辐射),也与《Emergency Response Guidebook》一书中介绍的液化石油气槽车爆炸安全距离(18.144吨,安全距离608m)相近,说明此计算结果可以做为现场划定潜在危险区的依据。据此,若泄漏不能有效控制,有可能发生爆炸时,则应疏散半径为R2(也就是208m)圆形区域内的所有人员,以免遭到爆炸冲击波的伤害,半径为R3(也就是497m)圆形区域内的所有人员应采取适当的自我防护措施,以免被爆炸抛散的物体伤害。
6 结论
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事故后,救援人员应及时科学地划分危险区域,对于处于危险区域受到危险威胁的群众,要及时进行疏散或就地防护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