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荣:让薄壳山核桃鼓起农民钱袋子
2021-01-21周宝良裴义红
■周宝良 裴义红
“帮农民致富,为国人加油”,是李永荣探索薄壳山核桃栽培的初衷。退休后,他站到了人生“新跑道”上,坚持20年研究、栽种、推广薄壳山核桃,绿了荒山薄地,富了农民兄弟。
李永荣,江苏省薄壳山核桃良种基地主任。获得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人物称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苗木创新领军人”等荣誉。创建的薄壳山核桃基地,被省林业局确定为“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被省老科协确定为“薄壳山核桃良种科技示范基地”。“薄壳山核桃”荣获省、市级著名商标。
南京市六合区东南,有座灵岩山,因“山无锐锋,岩峦层耸,四面如一,岩际常有‘灵瑞’”而得名。
灵岩山上到底有啥“灵瑞”?当地老百姓只听传说但从未见过。倒是灵岩山脚下山北村的1000多亩薄壳山核桃,每逢收获时节便硕果累累,不仅出油率高,食用也很方便,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村民们高兴地说:“育种基地的主任李永荣就是这里的‘山神’。漫山遍野的山核桃和良种树苗,才是真正的‘灵瑞’。”
结缘薄壳山核桃
李永荣今年82岁,毕业于南京林学院,在连云港花果山云台林场一直做到场长兼党委书记,因其贡献突出,省里多家单位要邀请他,但对花果林木情有独钟的李永荣,选择了南京中山植物园。
1998年,李永荣退休,收到不少单位抛来的“绣球”;远在联合国工作的女儿,因常驻美国、瑞士等地,也希望父亲能前去养老。但李永荣没有答应,他从多方渠道获悉:我国一年要消费3000多万吨食用油,但国内只能满足三分之一,其余要靠进口。有些国家便在原料上任意抬价,甚至卖有问题的转基因大豆。李永荣不会种植大豆,但知道不少木本植物可以出油,他决定用专业和技术,“帮农民致富,为国人加油”。
原产于美国的薄壳山核桃,又叫碧根果,果仁含油量达70%以上,在我国还未形成产业化。这种果木不仅果子能出油,树干也是优质木材,一举两得,利于农民增收。于是,退休20年来,他便只做一件事——专攻薄壳山核桃。
站在人生“新跑道”上,他首先研究攻克薄壳山核桃在我国难以成片成林规模化种植的技术难题,先后检索了我国至今关于薄壳山核桃种植研究的论文、专著158篇,收集了美国1905年以来出版的英文版原稿47部、论文400多篇;每年与合作伙伴从我国生长多年的2800棵实生结果树上跟踪采收果实,积累果质数据1.6万多个,制成瓶装标本编号至1200、盒装种子标本256个;在全国首次探索出城乡生态园林绿化、林果兼用林、生态复合以及果园林高效栽培等薄壳山核桃产业化模式。
李永荣招揽了本科、硕士、博士、副研、正研、硕导、博导等科技人才42人,形成一个梯度接力的科研团队。他一年365天,除了清明回老家给父母扫墓,其余时间都交给了薄壳山核桃。2008年1月,成立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培育优良品种、推广种植。如今,公司获知识产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6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外观设计专利3个。
栽在薄地上
我国人多地少,且国家有18亿亩耕田的红线。推广薄壳山核桃,既要致富农民,又不能与粮争地。李永荣决定将薄壳山核桃栽种在土地贫瘠、农民贫困的地方。
山北村是南京市六合区的贫困村,山脚下的坡地及部分土地长年抛荒。李永荣决定在山北村建立薄壳山核桃良种培育和栽种基地,承包薄地、荒地近1200亩。
通过宣传,农民知道栽种薄壳山核桃的好处很多,但育苗期和挂果期太长,见效慢,一时难以接受。李永荣团队在良种上攻关、在育苗上使力,终于将育苗周期从3年缩短为1年,且成活率达95%以上,原本13年至20年才进入丰产期的薄壳山核桃被缩短到6年至8年,对其产业化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为落实国家和省加快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将发展木本油料作为“精准扶贫”项目的要求,李永荣团队探索不止。2013年,基地与镇江南山茶林研究所合作,在南山划出120亩茶园试验薄壳山核桃与茶树间栽,在全国开了“茶果间作”先河。随后,李永荣又探索出薄壳山核桃与油用牡丹“油赏结合”的双油料复合栽培模式。
精准扶贫、富裕农民,是李永荣探索薄壳山核桃栽培的初衷。取得一系列成果后,他毫无保留地向外推广。泗洪县是江苏省重点扶贫县,屡次栽种薄壳山核桃都难以产业化。李永荣闻讯,选择当地最贫困的西南岗建立示范点,改良土壤、无偿提供树苗,使成活率大大提高。如今,泗洪县扩大栽种面积,已达到8.3万余亩。
江苏海岸线长,滩涂多、面积大。李永荣带领团队探索薄壳山核桃如何在盐碱地上生根结果,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培育出适宜盐碱地栽种的树苗。在连云港到南通一线的沿海滩涂上,已试栽4000多亩。此外,他还在浙江、安徽、河南、山西、江西、湖南和新疆等省区建立薄壳山核桃示范园162个、面积5.8万多亩,为当地脱贫致富增添了活力。
“咱的钱袋不薄了”
李永荣研发栽种的薄壳山核桃,栽一地富一处。每逢收获时节,农民都喜滋滋地说起一桩桩靠薄壳山核桃致富的故事。
——山北村副主任吴本友说:李永荣主任在我们村建立薄壳山核桃良种培育基地,获益最大的就是当地村民。24个农民成为基地职工,每月领固定工资。李主任还一次性拿出200个岗位,让50岁以上的村民当季节工,按劳取酬,最多的年收入4万多元。
——山北村74岁独居老人黄宗均说:2012年起,我家山地和部分土地都承包给李永荣种薄壳山核桃,每年5万多元固定收入。李永荣还安排我干些简单的活,一天工资几十块!
——盐城市亭湖区农民仇祝华说:李主任带我到基地参观,送我良种树苗。我回家后就把种棉花的几亩薄田改种、培育薄壳山核桃树苗。仅两年多时间,单冬春出售树苗收入就达10多万元,这比种植棉花的收益高多了。李主任真是我的“活财神”!
李永荣20年研究、栽种、推广薄壳山核桃,绿了荒山薄地,富了农民兄弟。但他觉得奉献的还不够,年过八旬的他,已早早写下遗嘱:“捐遗体供解剖,献器官供移植,骨灰用于植树造林,回到一生热爱的大森林中,享受最美好的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