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类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2021-01-20覃永晖杨光
覃永晖 杨光
[摘 要] 以乡村振兴为战略背景,分析当下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大学生为乡村振兴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景观园林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服务的意义,分析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影响未来可发展的一些因素,分析并提出当前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策略方针和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服务的保障方针,从而提高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大学生为乡村振兴进行创新实践服务的成效。
[关键词] 乡村振兴;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基金项目]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HNJG-2021-0165);2020年度湖南文理学院科技创新团队“泛湘西北地区城乡国土空间规划与建设”(校办通〔2020〕26号);2021年度湖南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GZD2017)
[作者简介] 覃永晖(1978—),男,湖南靖州人,硕士,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教育研究;杨 光(1985—),男,湖南通道人,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8-0009-04 [收稿日期] 2021-07-19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农村的社会开发将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该校地处湖南省常德市,是湘西北地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其土建类专业有土木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建类专业大学生到湘西北地区乡村开展创新性实践服务,不仅可以为乡村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景观园林等方面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而且还可以提高大学生和农民的就业率。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服务乃至毕业后到乡村进行创新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解决农村中存在的贫困问题,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在當前战略环境下,大学生在农村进行创新实践服务,引进农村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传播当前先进的科技,促使更多的农村人口就业,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是一种有效地提升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手段;在当前战略环境下,大学生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创新实践服务的活动开展,让原来是以散户为主的经济组织慢慢转换成了新型经济组织,进而优化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在当前战略环境下,大学生进行下乡创新实践服务,坚持服务三农,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输出以及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进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现状以及问题
(一)相关政策的问题
在当前战略环境下,吸引鼓励了非常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创新实践服务已经成了当下主流的就业方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选择到农村地区进行创新实践服务项目的开发与研究。然而操作空间不足,资金不充足,都不利于大学生进行农村创新实践。在这之外,自身的因素也有许多,如自身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也缺乏真正在农村进行创新实践服务的经验,因此无法保证农村项目的创新实践服务成功率。
(二)服务乡村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的问题
在目前形势之下,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农村创新实践服务的能力与思想需要从头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重新构造一个大学生农村创新实践服务的教育体系。土建类专业的目的是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够理解“三农”问题,具有能解决涉及国土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景观园林等方面的乡村规划建设的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分析解决土建类课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可以从事土建类的数据分析和相关建设。但是,关于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实现人才目标,教学计划设定的重复率很高。同时,专业有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有授课实践(实习)、集中实践课程、创新创业精神、品质开发四个部分。在以应用为方向的本科生的变化之后,课程被修正了,并且实行方案被加上了,但是在特定的实施过程中,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的执行课程有“强调”的状况。高校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的培养合作与对接还是不足;针对这一点,目前存在大量的传统教学,可能传统教学获取的知识,与当地,特别是农村的建设并不相符合。如果将每一个地区的建设,每一个地区的需求,以及当年也就是时效性的需求,目前当下应该解决的需求作为主要需求培养,有效并及时的输出一批转对口的创新型人才投入当地建设,那么问题会随之解决。
(三)地方高校师资力量的问题
从土建类专业应用方向的特点出发,教师对大学水平的人才培养项目应多加注意,加深对专业训练目标、课程培训目标、毕业条件的理解。为了使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之前,必须从事特定的实务经验、相关产业和领域的研究。但是,土建类专业的专职教师大多是年轻教师,其中大部分是缺乏在学校教学、实践经验、专业课程薄弱的实践指导能力以及缺乏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理解的教师。同时,缺乏专业职位高的人才、主要缺乏讲师的人才,也会导致土建类领域培养人才的教育、研究的先驱业绩。
(四)地方对政策的规范与引导力度的问题
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缺乏一个引导性的政策规范和引导。如果有一个好的、标准化的政策,以及一个规范指导,对于经验不足的大学生能更好地走到乡村建设中来,进而结合自己的土建专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人才比对,也就是供应方与需求方无法实现全方位的覆盖以及匹配。因为对农村地区的不了解,信息匮乏,不够深度的理解,无法寻找到一个最佳的供需结合点。如何发挥一个土建类专业大学生所拥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服务的作用,这些都需要了解到了真实情况,进行专业的解剖分析,才能做到最好。而不是盲目的输入人才,应该让每个人做到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匹配到最拿手的专业,为农村建设出一份有效的力量。
三、基于乡村振兴的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一)大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与创新
1.自主思考能力。在整个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培养一个能自主思考的能力,能自主创新的能力。目前形势来看,大学生的热情不够强烈,单单靠自己培养思想,培养创新热情,不足以引发农村的创新创业。
2.高校自身培养能力。我们需要高校本身具备一个培养农村创新实践的能力,从而来增强大学生的一个创新的热情,增强大学生到农村去创新的热情,创业的热情。
3.完整的职业生涯。需要对新生入手,进行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人生后续发展的指导教育,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那么学生到了大二时期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就业的指导教育,增强学生在学校农村创业创新的培训经历,能够自主识别,自主的、有效的创造机会。学生到了大三时期,注重创新思维的扩散,注重创新创业的教育,注重农村的创新项目,积攒实践经验。
4.落实方案。具体的方针是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技能的培训,创新的方法,案例分析,以及一些培训的讲座,相关的文化,农村与城市的联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引起大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进入校门就有该种思想,而不是突然灌输,应该先从方针指导开始,到实践操作做出报告,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建议
1.环境的改造。为了营造一个可靠的环境,一个可视的以及可发展性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周围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以及总体的趋势,顺势而上。地方的政府就需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一些,优化性的税收,简化一些程序上的审批等。营造一个全社会的趋势以及一个健康与良好的环境,增强大学生在农村的动力,强化大学生的思想动力。
2.实践平台的搭建。结合现有的资源,搭建一个大学生在农村创新创业的相关性专业性的实践平台。学生所在的大学,可以结合更多的社会上的资源,建立一个大学生农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基地,提供指南,提供帮助,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该项目的构成与方向。同时大学里的导师也与之进行匹配,全心全意引导大学生,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1.办学定位与教学计划。先确定学校的定位,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教学指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技能、能力教育和创新思维的相互结合。如果大学的教学计划不可以反映出当前需求,那可以确定的是,目前所教授的理论知识点,是陈旧且缺乏新意的。继续传授下去,教授与老师之间传递的大量知识就会变成无用的摆设,一个无用的轮廓,这和我们提倡的思维创新完全不相适应,这也对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职业往后的规划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阻碍。
2.课程建设。基于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模块构建的系统课题,应尽快更新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条件。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的方式不再是单单由教育专家或者是某些领域的引导者来指定,而是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例如农村地区,发达地区,根据当地的市场变化,企业,以及学生之间的需求指定,并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打造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提起,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扩散思维。提升受教育者对大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兴趣。
3.师资培训。为了深化理论知识和运用实践,应结合学校内外的教师一起进行。为了农村地区经济做出贡献,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专攻土建类的学生必须要有大学教师的指导。年轻教师缺乏实际能力真的存在很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大学和大学必须给年轻的老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进一步的研究、访问和目的的训练。大学应该定期把教师送到企业和校外,以保证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4.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重点的分析,企业管理需求的变化趋势;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指导下,大学生的着重培养不应该再单单只有简单的几个学科与课本的学习,而是要培养大学生适应目前乡村振兴所需要的知识网络能力。让学生的专业能力更加的突出,凸显出每个学生是独一无二的思考个体,每个人面对专业所能产生的,带来的特长已经反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学计划,可以充分地充足的考虑由供需双方共同地指定以及后期的监督。大学应该更加主动加强与人才需求方的合作,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同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变化而及时有时效性的调整课程,而且還需要以强化创新实践的技能为框架,主动并积极地推进具有该校特色的课程模式以及课程的体系。借助企业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服务能力培养模式的运作下,人才需求方的支持以及他们的参与最好起的是主导性的作用,从而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实践服务能力培养模式中把新模式的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5.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可以开展“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研究平台的社会事业活动。在以学校为主导的社会活动中,专任教师带领团队,选择优秀学生小组,在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情况下,进行贫困地区的社会调查。进一步加强大学和贫困阶层农业产业的深入整合,通过这种形式获得第一手信息,同时提高实际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6.培养效果的反馈和评价。当代学生需要引起他人对自我重视,时效性的重视就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校从传统的教学体系转向现代的教学体系。也就是新的形势,新的目标体系,然后发挥企业于高校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一个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促进了社会的平稳、高速的发展。
(四)政府、学校、银行、企业共同构建就业信息网络
1.顺畅的信息网络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政府部门、企业和机构、大学,都是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将其联系起来,那么它们就都会形成一个相互无关且散乱的个体。但是,这个共建的项目在单个企业或某个大学是完成不了的。这个项目需要强大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所以强大的资源关系网络,政府部门就成为该项目实施的关键。
2.确立大学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才培训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行政的主体,政府应该注意产业和产业的参与,而且需要通过立法逐步进行其管理。同时,用人单位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来为大学生做好培训。因此,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依靠供求方,还要需要积极参加的优秀政府和相关部门,并使其尽可能提供财政、政策支持。
3.从立法的方面提供一个保障。在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政府制定投资的政策来保障大学生创新实践者的创业。当前,企业与企业之间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切实感受到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性,需要联合起来给出大学生最优惠的制度。
4.学分制度与新政策。教育部门结合行业、企业和学校的需求,引进相关政策,加快了教育制度的改革并且引入学分的制度,通过这些方案,大幅度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学分制的加入也是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基本教育管理系统密切结合的一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需要大学实施开放的,新的教育管理课程,大学生可以根据特定的创新实践方向从而选择课程。
乡村振兴战略给地方高校土建类的学生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遇以及新的挑战与创新;我们需要加强建设社会服务的基础功能,发挥专业的本质,尤其是对农村的服务建设,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将创新实践教育,创新的培养带入到职业与技术教育里面去,借助大学生所具备的过硬基础素质,转化成该专业的现代职业人,为乡村的发展带来创新以及实质性的跃进。为农村地区提供高新技术以及人才输出,从而提高我国的土建领域科技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高新技术以及人才输出,从而提高了我国的土建科技发展。对整个乡村建设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有着不同的深度,一个创新的深度,只有具备这些才能算是一个在乡村地区中有效且完整的人才输出过程,包括后续自我本身和乡村地区长期建设的一个有效规划。
参考文献
[1]陳积光,李斌,陈乐求.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大学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项目化运作[J].云梦学刊,2014(1):122-124.
[2]冯浩雄,曾革.土建类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在校企合作中的培养改革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8):150-151+153.
[3]王颖,潘福婷,钟晨,等.应用型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毕业考核创新模式研究[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6):42-46.
[4]可淑玲,梁小勇,赵琰,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131-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