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管高压旋喷洗孔、注浆法在砼灌注桩缺陷处理中的应用
2021-01-20曾庆友
曾庆友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1)
1 工程案例
某工程桩基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桩端进入持力层≥1m,采用后注浆工艺,桩长6m~18m,总桩数803根,设计要求实际孔深以持力层岩样为主要依据,终孔条件以设计桩长为主,以桩端支承土(岩)质要求为辅,可见该桩基为大直径嵌岩桩,以端承桩为主,各桩的有关参数见表1,典型地质剖面如图1所示。
表1 各桩的有关参数汇总表
根据钻孔揭露,将各岩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杂填土:杂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状,稍湿,层厚为4.30 m~5.90 m。
图1 工程典型地质剖面图
(2)素填土:土黄色、灰褐色,松散状,稍湿,主该层厚度为0.50 m~3.40 m。
(3)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状,稍湿,该层厚度为0.60 m~4.50 m。
(4)全风化砂岩:灰黄色、灰白色,含较多石英粗颗粒和云母,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厚度为0.50m~10.70 m。
(6)碎块状强风化砂岩:灰黄色、灰白色,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厚度为0.40m~10.90m。
(7)中风化砂岩:紫红色,层状结构,柱状构造,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为Ⅴ级,岩石质量指标RQD=40-60。该层厚度1.50m~16.25m,但均未揭穿。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和设计计算参数见表2。
表2 主要岩土层地基基础设计计算参数表
2 高压洗桩、注浆机理
2.1 升扬置换作用
利用高压、高速水射流切割土体,通入孔中的压缩气体把部分切下的土粒排出地面,以清除并排出加固段中的粘粒和粉粒甚至中细砂等,土粒排出后所留下的空隙由后来通过注浆的水泥浆液补充。
2.2 渗透充填固结作用
高压水泥浆能很好地充填冲开的沉渣部位和土粒的空隙,析水固结,还可渗透砂层、土层的一定厚度而形成固结体。
2.3 密实作用
高压水泥浆喷射流在破碎部位边缘产生一定的压密作用,使灌注桩体边缘部分的抗压强度高于中心部分。
3 工艺特点
施工机具设备简单,方便施工;噪声小、无污染。
研究表明,在砾石直径过大、含量过多及有地下水径流的地层和无填充物的岩溶地段,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而不宜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处理桩基缺陷[1]。
4 桩基检测分析
该工程基桩施工完毕后,进行低应变法检测时,发现部分桩的桩端时域反射信号为单一反射波,且与锤击脉冲信号同向,与良好嵌岩桩的反射信号不符,占比达34.8%(首批桩总数141根),考虑到该桩为短桩以端承桩为主,且单桩承载力较大,因而选取1根桩采用钻芯法,对同向反射明显的桩进行桩端性状核验。检验结果,桩端沉渣厚度30 cm,持力层为中风化砂岩,不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67#桩低应变曲线及钻芯法核结果
随后进行全面普查,普查结果表明,桩端为同向明显反射信号桩占比30%。为准确判定桩端性状进而保证工程质量,扩大了核验数量,共选取40根桩端反射同向明显桩进行桩端性状核验,有以下3种情况:一是桩端沉渣过厚;二是桩端混凝土出现严重离析;三是桩端入土深度未达到设计持力层。
所选取的桩端同向明显的桩核验结果中,桩端均存在不同程度缺陷(表3):62.5%桩存在沉渣过厚,12.5%桩存在桩端混凝土严重离析,25.0%桩存在未达持力层,且这些不同程度缺陷并不是单一呈现,有部分桩存在的缺陷是3种情况组合出现。根据桩基检测结果、地质报告和现场施工情况分析,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持力层的判定、清渣控制、混凝土浇灌质量控制和后注浆效果控制上存在一定问题造成。桩端的主要缺陷为沉渣过厚,厚度分布范围70 mm~2380 mm,平均厚度400 mm,其分布图如图3所示,这对于桩的承载力影响显而易见。
表3 40根桩的核验结果
图3 同向明显桩中沉渣厚度分布图(单位:mm)
为进一步验证低应变法判定桩端嵌岩性状的有效性,以对比另选取的10根判定嵌岩良好桩(桩端反向明显)进行桩端性状核验。核验结果为桩端沉渣厚度均≤50mm,桩端持力层均为中风化砂岩与良好嵌岩桩的判定相符,典型曲线及钻芯法结果如图4所示。
通过对比,可见该项目桩基采用低应变法进行桩身质量、沉渣及桩端嵌岩性状地判定行之有效。
5 加固处理方案及效果
5.1 处理方案确定
由于现场单桩承载力较大,且场地较泥泞、工期短,各工种交叉作业和场地受限,无法采用全面补桩的处理方法;现场桩端情况较复杂。因此,从技术、经济角度综合分析,决定采用桩端高压注浆为主、原位补桩为辅的处理方法,分步分阶段处理,消除桩端缺陷、沉渣对承载力影响,并增强基岩的整体性,以提高桩抗压承载力[2-3]。
图4 良好嵌岩桩典型的低应变曲线及钻芯法结果
5.2 桩端高压注浆处理方案
5.2.1钻孔、洗孔
根据该工程所存在的桩端缺陷布置注浆加固孔,注浆孔利用已有的钻芯孔,不足设计要求时再增加钻孔,所成孔的孔径不应小于110 mm。对桩底沉渣过厚及桩底离析桩的孔深,应进入中风化砂岩不少于1000 mm,对桩端未达中风化持力层桩的孔深,应进入中风化砂岩不少于2000 mm。采用二重管高压注浆设备进行洗孔,对桩端缺陷段进行重复高压水、高压空气旋喷洗孔,清除并排出加固段的粘粒和粉粒,甚至中细砂,以提高注浆补强的加固效果,洗孔深度同钻孔深度,同一取芯孔中的洗孔次数不少于2次。洗孔参数水压不低于30 MPa,气压不低于0.7 MPa,流量为5~100 L/min,提升速度为5cm/min;必要时,还应定点高压冲洗;同一根桩的注浆孔,均应进行洗孔,洗孔间隔时间不少于12h,洗孔结束标准为孔口返回清水为止(允许含有砂粒)。
5.2.2注浆
在每个钻芯孔中埋设2根DN15注浆花管,最深的注浆花管采用底部开孔注浆,其他采用侧向开孔,封孔采用预埋短注浆管注浆及返浆管工艺[4]。待孔口封闭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注浆加固,当注浆压力提高到2.5MPa,吸浆量下降并稳压3 min后即终止注浆,并采用间歇重复注浆,时间间隔为20 min,对桩底沉渣不满足要求的基桩压水灰比0.3的浆料,对桩底离析和桩端未达中风化持力层的基桩压的灰比0.6,浆水的泵压0.5~2.5 MPa,流量50 L/min,达到注浆设计压力(即2.5MPa)结束,如图5所示。
图5 桩端注浆图
5.2.3注浆效果验证
注浆处理后,桩采用静载法、高应变法、低应变法、钻芯法进行效果验证,原位补桩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效果验证。经验证,处理后的桩端性状得到明显的大幅改善,说明处理效果明显[5],处理后桩的验证结果参见表6,处理前后的对比参见图6~图9。
表6 桩端存在问题桩处理后验证结果
(a)处理前 (b)处理后
(a)处理前 (b)处理后
(a)处理前 (b)处理后
(a)处理前钻芯
(b)处理前高应变 (c)处理后高应变
6 结语
该工程施工完成后,由参建各方对所有工程桩抽取代表性的10根抗压桩、3根抗拨桩进行静载试验,检测结果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对803根桩全部进行动测试验,其一类桩达到94.8%,二类桩为5.2%,无三、四类桩。该结果表明,采用二重管高压旋喷洗孔、注浆技术处理砼灌注桩缺陷,全可靠,可有效提高桩基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