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泰县城区道路绿化优化措施及其启示

2021-01-20王志武

福建建筑 2020年12期
关键词:隔离带行道树城市道路

王志武

(长泰县园林服务中心 福建漳州 363900)

0 引言

城市道路绿化以线的形式分布于城市,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园林绿地,以此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1]。道路绿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滞尘降噪、减少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创造美丽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道路绿化种植在道路两旁或分车带狭小区域,其生长受到土壤环境、生存空间、人类活动等多元因素的影响,生长状况相对较差。道路绿化存在着长势较差、偏冠、病虫害多发的现象,甚至出现植株死亡,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绿化效果,也体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给城市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城市道路绿化现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道路绿化内外因素间的关系,归纳出存在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今后长泰县的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长泰县城市道路绿化概况

1.1 长泰县地理气候

长泰县是福建省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结合部,南至漳州19 km,距厦门45 km,素有“闽南宝地”之美誉。长泰县地理坐标为北24°33′-24°54′,东经117°36′-117°57′,为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21摄氏度,气候温暖宜人,雨量较为充沛。台风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1.2 长泰县道路绿化特点

长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充分利用长泰山水相依特点,沿溪造绿,形成以各街头绿地和庭院绿化为点,以城市道路绿化为线,以公园绿地为面,以龙津溪溪岸绿化为带的绿地格局,并于2013年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县城建成区绿化面积143.25万m2,绿化覆盖率达38.01%,绿地率达28.65%。长泰县城区道路绿化主要由绿化隔离带和行道树组成,绿化带面积约29261m2,行道树共计5185株。由表1、表2可知,行道树主要有小叶榕

表1 长泰县县城区行道树情况统计分析

表2 长泰县绿化带统计分析

(Ficusmicrocarpa)、垂叶榕(Ficusbenjamina)、芒果树(Mangiferaindica)、大叶榕(FicusaltissimaBI)、盆架子(Alstoniascholaris(L.)R.Br.)、青皮木棉(Ceibapentandra(Linn.)Gaertn.)、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桃花心木(Swieteniamahagoni(L.)Jacq.)、紫荆(CercischinensisBunge)、秋枫(BischofiajavanicaBl. )、火焰木(SpathodeacampanulataBeauv.)等11个品种;绿化隔离带主要是黄金叶(Durantarepenscv.DwarfYellow)、福建茶(Carmonamicrophylla)、杜鹃花(RhododendronsimsiiPlanch.)、假连翘(DurantarepensL)、龙船花(Ixorachinensis)、彩叶扶桑(Hibiscusrosa-sinensis)等绿化品种组建的绿篱。同时,通过对县城区道路绿化进行统计分析,长泰县道路绿化还存在以下特点。

1.2.1单层结构为主,复层结构少

由于县城区早期规划道路宽度较小,在26条县城区主、次干道及支线中,有20条道路只种植行道树,且遵循“一路一树”的原则选择行道树品种,形成了以行道树为主的单层绿化结构。仅建设路、人民东路、武德路、人和路、迎宾路、顺和路等6条道路规划建设了绿化隔离带,隔离带绿化多以若干灌木品种规则地交替种植,并修剪成为规整的绿化隔离带,形成以行道树和绿化隔离带相结合的双层绿化结构。

1.2.2品种以常绿树种为主

长泰县县城区道路绿化以行道树为主基调,行道树品种选择以榕树、芒果树、秋枫、香樟等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大大增加了城市绿量,也决定了县城区以绿为主的总体风貌。这些常绿阔叶树种起到了很好的遮阴效果,为长泰县城区道路带来了绿荫,调节县城区道路的区域环境。

1.2.3经济树种、乡土树种居多

长泰县城区道路绿化品种多为当地的乡土树种,行道树主要有小叶榕、芒果树、大叶榕、香樟、秋枫、等品种;绿化隔离带主要是黄金叶、福建茶、假连翘、龙船花、杜鹃等绿化品种。作为当地长期的自然选择,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表现出较多优势,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常见病虫害的侵袭具有较高适应性和抗逆性,生长良好,易于管理,充分体现出经济性;同时,乡土树种作为本地常见树种,经历世代的文化更迭,融入了当地文化,赋予城市绿化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成了当地绿化特色。因此,乡土树种既是城市所在地生态系统中的基础树种,又能够节约城市绿化进程中的成本,利于城市绿化平稳、可持续发展[3]。

2 长泰县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绿化植物生存条件差

通过对县城道路绿化的调查发现,早期在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上普遍存在对绿化方面发展的超前思维不足等问题,随着道路绿化的不断发展,早期建设的树池、设施的配置、建设要求、预留的生长空间等影响、制约着当前道路绿化的正常发展。

2.1.1生存空间受限

植物根系的主要作用,是固着支撑植物体和吸收、运输所需养分及水分。植物根系随着树木生长而不断扩大,树木越高大,根往往越粗壮,在土中扎得也越深、越远。在长泰县的早期规划中,城市道路绿化行道树树池普遍较小,大部分的规格为1.0m×1.0m或0.9m×0.9m,绿化带宽度在1.2m~1.8m范围;人行道下布设各类地下管网,同时把树池以外的路面铺上了水泥砖、石板,甚至是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树池设计小、绿化带宽度小、路面硬化、设施的布设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植物根系的生长,挤占了植物的生存空间。另外,由于规划建设原因,长泰县城区行道树大多距离居民房较近,行道树树干距离建筑物多在2m~3m。由于受生长空间影响,行道树出现偏冠、脱杆高度高、分枝少的现象,树形美观度下降,影响道路绿化效果。如城南路的芒果树、人民路的小叶榕等。

2.1.2道路绿化配套设施配置不合理

部分道路行道树树池路沿石截面高度仅为15cm,埋深不足,难以引导苗木根系向下生长,根系浮于土壤表层,导致树池路沿石、人行道砖隆起。如解放路青皮木棉树、建设路香樟根系拱起人行道砖的问题。

2.1.3建设不够规范

种植基础作为绿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效果。现阶段的绿化建设项目中,土壤改良(回填种植客土)预算费用所占比例小,甚至许多建设单位在项目预算时剔除了绿化土壤改良费用,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水泥垫层清理不到位,甚至简单地将建筑废弃土壤填入绿化区域,没有使用标准种植土,苗木种植浅,进而导致绿化苗木生长不佳。

2.2 绿化层次结构简单

绿化隔离带可以减少车流之间互相干扰,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植物的绿色在视野上可以有效缓解疲劳。在交叉口,常用乔木作为交通岛上醒目的标志,还可为路口的行人遮阴。由于早期规划道路宽度有限,在县城区26条主次干道路及支线中大部分仅种植了行道树,只有6条道路规划建设绿化隔离带,未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功能性。城区道路隔离带受宽带限制,绿化多以若干灌木品种规则地交替种植,并修剪成为规整的绿化隔离带,总体体现出层次结构简单,没有形成乔、灌、草的多层次结构。简单的层次结构类型及单一树种模式,无法形成相互依赖、相互协同的整体效应,难以发挥结构生态功能,增加了病害、虫害发生的机率,甚至加剧了病害、虫害的蔓延。同时,简单的绿化层次结构仅体现了城市的绿量,而难以营造出道路绿化四季变化、景致各异的景观效果。

2.3 生产生活带来干扰破坏

道路绿化区域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居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人为干扰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给道路绿化带来严重的破坏和经济损失。如过往车辆对绿化带、行道树、路沿石的碾压、挤压、碰撞事件时有发生;肆意踩踏绿化带、折断树枝等不文明行为难以杜绝;临边的市政工程开挖、临时占用绿地等对植物根系、土壤物理性状和肥力造成破坏;在行道树树池放置重物造成土壤板结,甚至使用水泥混凝土覆盖树池;店面经营者为了不遮挡其门面和广告,肆意砍伐行道树枝干的违法行为。

2.4 自然灾害对道路绿化的影响

地处闽南地区的长泰县易受台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侵袭。雨水增强行道树树叶的黏附性和重量,减低了树冠的通透性,增加了风阻;降雨导致土壤松软,根系的牢固性减低;行道树长期生长在受挤压的空间而产生的偏根、偏冠等,导致行道树极易受恶劣天气的破坏,如图1所示。以2016年“莫兰蒂”台风为例,“莫兰蒂”给厦门带来严重灾害的同时,也导致长泰县城区270株行道树倒伏。

3 相关措施和建议

3.1 合理规划,改善生存环境

在城市建设、改造规划中,充分考虑城市道路绿化生态系统的建设,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宽度,为道路绿化多层次结构奠定种植基础。用发展的思维妥善解决地下管线建设与绿化建设这一矛盾关系,加快推进地下管廊的应用,集中铺设电力、通信、给水等市政管线,减少后期的开挖,降低两者间的互相影响。在考虑沿街建筑、行人通行等各方需求的同时,合理预留树池和行道树生长空间,为道路绿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保障。道路铺装采用透水、透气、环保的铺装材料,使土壤能够正常的水气交换,促进植物根系和植株健康生长。加大树池路沿石的深度,引导根系向下生长,减少树木根系对路沿石和人行道砖的破坏。根据植物生长需要,因地制宜对现有的树池进行改造。如将解放路树池路沿石规格(长×宽×高)由100×10×15cm加大为180×20×50cm,路沿石规格的加大既增强了路沿石整体的受力,也引导树根向下生长,减少对人行道砖的破坏。

3.2 合理配置,构建生态系统

多采用近自然景观设计,结合长泰地形地貌、结构特征、空间等,发挥植物景观组合、生态系统的作用。根据绿化植物特性合理配置树种,在乔木灌木中间加中层树种,增加植物层次和立体感,建设形成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结构的良好生物群落,利用生态系统中种群间相互依从、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结构生态功能,促进城市道路绿化健康发展。如高大的乔木植株为下层灌木和地被调节日照强度和时长;下层灌木和地被为乔木提供湿润的土壤环境;良好的土壤环境为微生物繁衍和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微生物不断分解有机物,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养分;如此循环反复,生态系统则可不断得到修复和发展。

通过选用不同科属、季相分明的植物品种的搭配,先从物理隔离上阻断病虫害传播,再在小范围内使用生物、化学防治开展病虫害源头防治,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目标。既提升城市道路绿化的效果,也提高了绿化树木的抗病力,减少化学药物使用,达到安全、经济、有效、美观的病虫防控目的。

3.3 加强监管,规范绿化施工

建立建设和管理有效衔接机制。建议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共同参与设计图纸评审,充分听取管理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和对应措施,从建设源头减少管养难题、消除社会矛盾,确保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建设单位、管理单位共同开展建设质量监督,严把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关、工艺关。

3.4 加强管养,提升养护水平

注重精细化管理养护。制定管护计划,科学安排施肥、修剪、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力求做到“工作精心、过程精致、质量精品”。提高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管护人员相关培训,到园林绿化管护有特色的城市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特别是应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设施,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使绿化管护向机械化操作、标准化作业管理靠近。

3.5 加强宣传,加大护绿举措

在全县范围加强爱绿护绿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爱绿护绿意识和绿化常识。通过设立宣传提示牌、志愿者文明劝导、新闻媒体刊发等形式开展宣传,营造爱绿护绿良好氛围,自觉维护城市绿地环境;为能够及时主动制止不文明行,共同维护城市道路绿化成果;强化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和监督,明确部门职责和管理措施,加大对擅自占用绿地、损坏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擅自修剪、移植和砍伐树木等违法行为的查处。

图2是长泰县城解放路树池改造前后对比照片,笔者以为,其优化措施效果可供参考。

(a)解放路树池改造前 (b)解放路树池改造后

4 结论

(1)在城市规划过程,充分考虑道路绿化植物生长空间、道路绿化配套设施、地下管线建管、地形地貌、城市空间等方面的长远发展,给予道路绿化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绿化设计过程合理配置植物品种,以达到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为目的,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构建发挥生态功能,才能充分发挥道路绿化功能和景观效果,促进道路绿化生态系统的理念在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中更广泛推广。

(2)加强建设和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绿化施工监管机制,加强绿化施工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加强后期绿化养护,促进城市道路绿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将管理过程发现的规划、建设相关问题及时有效反馈,真正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循环反馈机制,才能有力促进道路绿化健康发展。

(3)要加强爱绿护绿的宣传引导,以调动群众爱绿护绿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将爱绿护绿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道路绿化发展提供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隔离带行道树城市道路
造林中防火隔离带的设计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行道树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浅谈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