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线上教学模式

2021-01-20祁长兴王春美

关键词:考核教学模式过程

祁长兴, 王春美

(1. 沈阳师范大学 软件学院, 沈阳 110034; 2. 沈阳市第十五中学, 沈阳 110011)

0 引 言

自主学习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1-2]。线上教学是以网络以及相关软件资源为媒介来开展教学的教学方式,并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以录播课、直播课、自主学习教学资源以及线上答疑讨论等形式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3]。当前,受国内外疫情的影响,国内外高校和中小学普遍采用线上教学,教学效果更加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3-4]。由于线上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上明显区别于线下课程,很多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逃课、抄袭甚至上课时沉迷于手机等情况。本文针对学生的线上学习现状以及在线教学的环境特点,设计了一个在线上教学模式下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型,并对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资源的组织、教学模式的设计、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以及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后通过教学实践验证给出了最终的评价结果分析。

1 线上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型

线上教学依托网络平台并整合各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文献[2]给出了一个进级版的在线导教法,文献[5]建立了基于IT工作室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的体系模型。本文在融合以上思想的基础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融入线上教学实践,从入口和出口2个方向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直观的比较,建立了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型,并以教学过程作为考核学生最终成绩的主要手段,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型Fig.1 Training model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under online teaching mode

1) 入口:线上教学的人员组成包括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选用的网络平台为学习通、钉钉等;教学资源包括课件、音视频、电子版习题实验作业、教材、以及教案、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

2) 培养与教学过程:学生课前通过培训熟悉本课程的学习目标、纪律、考核体系和方法等,掌握线上平台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做好相关资源和栏目的设计,同时根据学习过程中反应的学情做出及时调整[6]。

线上教学的过程分为课前学习导入、学习基础知识、突破疑难问题、提升扩展、生成成绩等几个部分[2]。学生每次课前做好预习并对成果进行测试;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做好互动,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和提问让学生对当前内容有基本的掌握;针对本次课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讲解、互动、讨论以探究正确的答案,给学生以思考和启迪;采用案例教学、基于资源的教学以及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导引、分组讨论、关键技术研究、资料采集及整合等方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布置作业以及综合应用案例来扩展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根据平台设定的考核评价权重指标体系,在课程结束后得出学生考核结果。整个线上教学中更加注重过程的评价,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线上教学过程之中,注重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资源以及学习成果的计划、控制、调节和评价。[7-9]

3) 出口:通过线上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会查找汇总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 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首先,不断迭代重构线上教学设计,精心组织素材,丰富教学方法,每部分内容选取在企业中应用的实例以增加实用性来吸引学生,如IT类课程可适当增加一些IT届史料如知名程序员的成长经历来鼓励学生学习和创新,并与竞赛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课题融合,使学生学有所用,学知所用,以达到提升学习动力的目的。其次,迭代完善课程的考核方式,除了以平台为主的考核体系,还利用钉钉、QQ等平台考核学生的学习时长,起止时间等,并利用平台提供的直播视频功能即时查看学生的听课和学习状态,有时配以红包等形式,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克服溜号和逃课现象。最后,学习动力的培养,通过学习任务的派发,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线上辅导,不断增强个人学习自信。通过和家长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障学习时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的个人魅力、诙谐幽默等授课风格,对当前网络用语和学生流行潮流的了解等,都对学习动力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

2 教学应用实践

应用图1所示的模型,以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为例,在网络平台中设定了通知、签到、投票、讨论、课前练习、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验、课件、音频、视频、网络资源、测试等栏目。建立了试题库、作业资料库、音视频库等,存储了课程相关的课件和音视频资源。分类建立了相关网络资源库便于查询相关技术资料。其中,按照课程的进度安排了按章节课节的课件、音视频作业,并在视频、音频等资源上设置了任务考核点[10-11]。表1面向整个教学过程设定了最终成绩考核中各个组成的权重组成[12-13]。

表1 成绩权重设置Table 1 Score weight setting

3 结果与分析

通过13周的线上教学实践, 形成了学生最终的面向教学过程的考核成果。 图2是课前学习导入环节的自学检测平均成绩的变化趋势。 通过该图可以看出, 初期学生的预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均分只有70分左右, 随着课程的进行, 成绩有一个缓慢提升, 在第7周, 由于有重修学生的加入, 所以平均成绩有一定的下行, 但在随后又恢复了上行趋势, 表明阶段性的先学预习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图2 课前自学检测平均成绩趋势

图3 课堂练习平均成绩的变化趋势

图3是学习基础知识环节课堂练习题平均成绩的变化趋势。图中成绩呈现缓慢上行趋势,表明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图4是课后作业学生平均成绩的变化趋势,本环节题目难度加大,所以成绩略低于前面环节,但总体趋势还是在提升。

图4 课后作业平均成绩的变化趋势

图5 实践考核成绩的比较Fig.5 Comparison of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ults

图5是提升扩展阶段考核成绩的比较图, 本环节共设立3个课题: 第1个课题相对简单, 所以成绩相对较高。 后2个课题相对难度大一些, 最终成绩相对第1个要低。 表2是课程结课后的最终成绩在不同区间的人数及所占比例。 从数据来看, 80~90分人数最多, 其次是70~80分, 没有不及格的学生。

表2 成绩各区间段含所人数分布表

图6是成绩区间人数的分布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并且图中μ向右偏移表明本课程成绩相对理想[14-15]。

图6 课程考核成绩区间人数分布图

4 结 语

本文提出了线上教学模式下的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对“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设计和实践。通过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形成了本课程的基于线上教学的最终考核成绩。通过结果来看,达到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本研究的过程和结论可为以后混课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由于线上教学的时空关系,不能全年监督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专注程度,不能完全防止部分学生的“作弊”,这些都是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考核教学模式过程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内部考核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