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舆论认同差异化及其根源
——基于CGSS数据调查的实证分析

2021-01-20钟镇江彭剑啸

社会科学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政治化议题态度

钟镇江,彭剑啸

(广西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一、舆论与公众舆论研究

在现有的成果中,作为舆论研究的主流学科,政治学倾向于分析个体内在的人格特质会对舆论形成产生的影响;传播学则重点关注外部信息如何影响受众行为[1],二者各具特色又各有不足,我们有必要先从两种学科视野中梳理公众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再构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传播学:工具导向的起源

19世纪美国芝加哥学派就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传播理论框架,他们主张舆论研究要以社会互动论为发端,从社会结构、机制到聚焦每个具体的社会人,将揭露个体经验内化的形成方式逻辑作为研究终点。芝加哥学派影响了舆论实证主义流派,如帕克、李普曼都将媒介视作影响个体态度的首要因素,后者提出媒介通过制造与现实差异的虚拟环境来左右公众认知[2],公众舆论依赖于媒介且可被操控——工具化导向初露端倪。功利性色彩在20世纪经济危机后尤为突出,利益集团对控制传播媒介改变舆论氛围的探索影响了研究风向,如拉斯韦尔的符号操控论[3];卡尔·霍夫兰的士兵说服试验[4]等。国内研究大多始于20世纪70年代,出于社会治理对稳定的极高追求,学界倾向于从社会环境中构建出解释舆论合成路径与引导其与社会方向一致的生成机制,如刘怡君等对舆论系统过程进行仿真研究以探索舆论社会预警功能[5]、李宛嵘分析自媒体中意见领袖的领导作用以提出政府舆论场域中如何维护政府形象[6]等。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传播学领域的舆论研究从多种维度探讨了公众舆论从概念到可量化测量的可能性,但都未走出对舆论概念解释,或演化模式研究、舆论引导的基本循环,未能摆脱舆论研究的功利性色彩,新社会环境中的舆论研究基点并没有本质变化。

(二)政治学:工具导向的发展

19世纪后几乎所有的政治理论研究都将“公众舆论”纳入其中。阿尔蒙德提出“政治文化”[7],即“政治体系的心理倾向”,政治系统运转的输出需形成政治文化才成为结果,然后经过政治文化反馈,形成新的政治目标输入,“反馈工具”是舆论政治化的主要功能。政治体制特色决定舆论功能,健全舆论监督机制是我国政治舆论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学界注重结合时代特色讨论提高治理效能,如靳德涛认为“群体极化”等会使得舆论削弱政策的公共性[8];陈云青提出新时代传统媒体应通过挖掘社会深度议题凸显自身权威性价值来发挥社会舆论监督职责[9]等。总体而言,西方注重政府通过保护个人自由权力来换取特定的政治输入;国内则倾向于探索舆论监督对社会稳定的效用,本质上也是挖掘公众舆论对政治系统的反馈功能。

综上,在传播学或政治学视域下,研究集中于舆论形成、引导与控制以及反馈功能等工具性价值的讨论,而忽略了对舆论本体的逻辑解释。笔者认为,舆论研究根源是理解主体与客体关系,即公民与议题互动方式,认同分歧产生舆论的原因。认同行为差异背后的机理是什么?面对多个议题时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公众的判断与选择?这些问题将在本研究中进一步分析。

二、研究基础、实验设计与数据选择

(一)研究基础:社会认同与分类

社会认同是在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积极区分作用下的建构,每一过程都是认同的产生和巩固[10]。其中,社会分类既包括心理,也包括生活水平等现实意义上的概念,同类个体享有共通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倾向;在社会分类的基础上,个体通过社会比较来感知差距,且倾向于夸大自身所属群体的优势;同时与其他群体接触时希望得到认可的迫切感可解释为积极区分。基于泰弗尔的观点,我们尝试以社会分类为基点分析个体认同差异是否产生于对群体价值的保护,即不同的个体特征是是否影响其对社会舆论议题的认同选择?

(二)研究假设

本文选取多个代表性议题进行分析,包括政治环境评价与社会环境发展两个方面,涉及政府职能、社会公平、法律援助等9个具体议题。具体解释变量,根据社会个体的一般类别特征选取了政治化程度、社会化差异、生活满意度三个方面。

1.公众舆论差异化。微博、博客等网络自媒体的出现显著提高了社交互动性,同时增强公众舆论的同质化与差异化倾向。同质化可视作个体被分类的结果表现,同时意味着可能存在多元的类别“分化”,类别上价值差异应该是舆论分歧的重要根源,因此我们提出猜想:

H1:中国公众对舆论议题认同存在显著分化现象

2.政治化程度、社会化差异、生活满意度。研究中解释变量包括公民政治化程度、社会化差异以及生活的满意度。个体在社会中自主或被动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是根据身份与社会活动,因此公民在舆论场域中的个体特质也可通过这两个方面来体现。其中政治化程度可以表现个体政治身份与意识形态特点;社会化差异与生活满意度可表现社会性身份与行为特征,假设其会对公众舆论认同态度存在影响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2:公民政治化程度影响其对舆论议题的认同态度

H3:公民社会化差异及生活满意度影响其对舆论议题的认同态度

(三)概念操作

1.舆论议题。研究选取有关政治环境评价与社会环境发展的9个相关议题。其中前者选择政府职能、政府信任以及法律援助,后者选择社会信任、性别平等、社会道德、社会公平、社会组织作用和贫富分化,议题覆盖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涵,对舆论认知深度与议题选择广度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2.身份与社会活动特质。政治化程度我们选取了政治面貌与议题接触的影响;社会身份差异主要选取了学历身份、性别作为参考,二者都是包含特定分值区间的定序变量。此外,社会活动特质通过公民选择接受舆论信息渠道、个体社交频率、“您觉得自身生活是否幸福?”“您觉得社会是否公平”等问项来获取公民社会化差异的因子。

(四)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根据研究需要采用2015年的调查数据,共包含10968个有效样本。此外该年度的调查问项除了包含有关社会主流舆论议题,还在基础信息部分等记录了可以作为划分公众社会类别依据的问题,答案基本符合认同态度的分布逻辑。同时2015年CGSS项目采用了多阶分层抽样方法,覆盖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478个村居,能够有效反映我国公众对舆论议题的普遍态度。

三、公众舆论的认同差异与分析

(一)舆论认同差异

通过STATA软件对议题调查结果总结,得到在社会关系、性别平等、政府职能范围、道德约束、社会公平、贫富差距、社会组织作用、法律援助与政府信任9个议题中公众认同度的分布(%):①非常不同意:2.94、8.66、7.9、16.11、3.6、0.63、8.41、3.71、1.51;②比较不同意:17.43、32.88、36.44、33.55、19.49、7.4、30.58、22.98、12.53;③说不上同意与否:16.09、14.59、21.95、22.08、10.7、5.34、27.58、26.74、23.25;④比较同意:56.02、35.03、25.9、20.49、54.24、28.06、12.76、17.77、44.31;⑤:非常同意 7.04、8.17、4.7、4.97、10.55、17.5、2.34、1.03、4.56,此外在贫富差距议题下有4.82%、35.46%分布在不同意与同意。通过观察所访样本的认同度分布,发现对于同一个议题,各个认同程度段人数比例差异较大,其中最大差额人数比例达到将近54%,最大差额中位数为20%;不同议题之间同程度段的人数比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别,最大差额比例达到将近35%。综合而言可以显著看出公众认可在舆论议题中存在明显分化。

(二)差异根源分析

通过对认同差异的描述分析,基本证实了H1。为探索差异分化的影响因素,我们构建了相关的logistic线性回归模型。因变量包括社会关系、性别平等、政治职能范围等9项议题;解释变量为政治化程度、社会化差异、生活满意度三个方面,具体包括政治面貌、教育、信息来源、社交频率、幸福感、社会态度,同时将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中,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见表1。

表1 舆论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体来看,三个解释变量对所选取因变量均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与方向上存在着相当差异,我们将对这些因素与每一项议题的交互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政治化程度解释变量包括政治面貌与教育程度。回归结果显示,政治面貌在6项议题中对态度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影响,在“社会关系”“政府职能范围”“社会道德约束”三个议题中,政治面貌越接近共产党员,越认可“社会大多值得信任”“政府可以干涉公众言论以及个人行为要迎合社会道德方向”等类似观点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度(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0660、-0.0651、-0.0526),这表明政治面貌差异在社会与行为评价的舆论态度中具有显著影响。此外,教育程度越高在社会关系中会越认可人际间是可信的(0.0198),同时支持政府应当干涉个人言论(0.0346)、公众对社会道德有职责(0.0526),但对社会公平的态度、贫富差距判断以及社会法律援助评价等影响并不明显,且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不支持在我国成立强大的工会组织(0.0797)。这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众,越愿意相信社会人际交往处于良好状态,教育程度对社会公平、政府言论等不显著我们猜想可能是因为知识水平越高则对敏感方面的意识表达可能越少,同时在更了解国情的基础上对当下社会组织的作用持保留态度。

分析发现,按照接受信息来源方式划分的个体的态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控制议题变量后,除个别议题(两性平等、社会公平与法律援助)以外,“网络信息”对各项认同影响最为显著;控制信息来源变量后,在社会类议题中,网络信息对议题均具有显著影响,且接触网络越频繁的公民越倾向于认为社会关系并不友好(-0.1130),社会贫富差距极化(-0.0802),抗拒男强女弱的看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0.2616),而认可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0.822);在政治类议题中信息来源分类对舆论认同差异的影响就呈分散化趋势:在政府职能范围上,依靠报纸、广播等途径获取信息对该议题认同有一定程度的影响(-0.0487、-0.0551、0.0417),经常听广播与看电视的公民则更愿意相信政府(0.1416)和社会是公平的(0.0950),经常看电视则更认可社会法律援助十分落后(-0.0843),这表明在当下网络已经成了对社会舆论影响最广泛和深刻的信息渠道,以互联网作为主要信息来源的公民对社会舆论的参与度更高;同时,在关于政治议题的讨论中,影响力在各个信息渠道中的分布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网络上获取的信息与官方政治信息可能出入更大,通过报纸等传统渠道获取信息的公民越容易认可主流的政治舆论态度。

研究还发现,除了社会贫富差距与社会法律援助两类内容外,社交频率对其他舆论议题也有解释力:与邻居交往接触更多的公民对社会人际关系更倾向持积极的态度(-0.0455),对社会公平(0.0450)与社会组织也抱有肯定的看法(0.0755);与邻居以外朋友接触更多的公民对议题参与的范围更广,对政治与社会态度较为消极,认为政府应更多干预(-0.0360)以及保有公民道德指责的权利(-0.0361),却对政府信任度不高(-0.0398)。因此,以社交接触频率来区分公众还是对舆论认可分布具有普遍上的意义的。本文所涉及的生活满意度变量包括幸福感和社会态度。首先,幸福感是公众生活满意度的综合体现,生活幸福感越强烈的公民,越愿意相信人与人之间可相互信任(二者影响极为显著,回归系数达0.2802),越认可法律建设成果的(0.1057)同时,也更希望减少政府对公民生活的干预(-0.0994);而对社会态度越温和的公民,虽然对社会人际关系(0.4088)与政府法律建设(0.0673)的也保有积极认可,但在面对社会公平话题时,却容易持有负面态度(-0.2242),总体而言,幸福感与社会态度倾向相似的公民在舆论认同上态度基本总体保持一致。

综合来看,政治化程度、社会化差异、生活满意度这三方面因素对公民在政治、社会舆论议题中认同态差异度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政治化程度因素方面,政治身份在舆论认同内的影响范围有限,但在可行范围内其影响力是显著的;教育程度在公众舆论认同态度中也不发挥决定性作用,有影响力与否在9个议题中的分布几乎各占一半;社会化差异在社会类议题的影响要强于政治议题,但并不表示政治议题中社会化差异影响不值得重视,在3个政治议题中该方面因素的显著性依然较高。在信息来源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网络是当下对公众态度影响力极强的信息渠道,经常接收网络信息的公民在社会舆论认同度上更多元化。政治类议题下,信息渠道差异分化不再具有明显特征,而是散化到各个议题中去,一般而言,接触传统媒体更多的公民越认可主流的政治态度。最后,社交接触频率则表明广范围的社会交际更能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态度。而公众幸福感与社会态度产生了相似的影响,这方面变量的影响较为稳定,呈现明显的类别分布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公众在社会中依据不同特质条件的分类——政治化程度、社会化差异以及生活满意度等——确实会对本身对舆论议题的认同产生显著的影响,社会认同理论对公众舆论认同行为差异具有解释力。

四、结语

我们用社会分类的逻辑对公众舆论出现明显的态度分化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但从结果中我们仍需意识到,公民对舆论议题的认同分化预示着社会意识层面上存在着多元的观点,多样化的意识辩论如果能保持在理性的范围内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与之相反,对其引导不当的结果同样不言而喻,这值得政府重视。

猜你喜欢

政治化议题态度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石油:石油是否在走向政治化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腐败的人情成因及其批判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