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类型初探

2021-01-20周坚ZhouJian

建筑遗产 2020年3期
关键词:山墙教堂贵州

周坚 Zhou Jian

郑力鹏 Zheng Lipeng

中国近代天主教堂作为近代西方宗教文化渗入中国的代表性建筑,近30 年来一直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早在1992 年刘晓光就对沈阳南关教堂的形式、结构、施工及历史意义进行了研究[1];2002 年刘先觉、许政撰文《澳门的宗教建筑》[2],研究了天主教在澳门的传播历程、当地天主教堂的建造风格及其对城市形成的影响;2007 年王莉、杨豪中在其论文《清末民国陕北天主教教堂建筑研究》中,考察了陕北近代天主教教堂地域分布情况[3];2015 年田林等发表《鲁南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研究》一文,对近代鲁南天主教堂建筑的分布和建筑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4]。

西南地区近代天主教堂研究也取得不少成果:2003 年龙彬撰文《重庆近代天主教堂研究》,介绍了重庆天主教堂的修建历程及类型[5];2012 年单军、吴艳以《滇西北偏远地区多民族聚居地天主教堂比较研究》,探讨了这一特殊地区的“地区性”“民族性”和“文化多样性”对建筑形成的影响[6];2016 年侯实发表论文《西南近代天主教堂建筑平面布局类型与演变》,将该区域建筑平面归纳为三种类型,并揭示了其形成原因及演变规律[7]。

综上所述,20 世纪90 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界对国内近代天主教传播和教堂修建历程,教堂的特征、类型,以及影响教堂形制的各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是针对贵州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的学术研究尚不多见。由于地处西南腹地、远离中央,贵州在历史上接触西方先进经济、文化、科技的时间晚于其他省份,使得贵州近代天主教堂的建筑类型呈现出与其他省份很大的不同。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可充实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术研究内容,丰富贵州地域建筑类型。本文以贵州现存或有史料可寻的26 座近代天主教堂为研究对象,尝试根据仪式空间、有无标志性的高耸钟楼、教堂造型是否倾向于当地民居形式等特征,对贵州近代天主教堂的建筑类型进行分类,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究其与贵州当时文化、经济、技术的关联性。

1.贵州近代天主教传播及教堂的建造

1.1 近代天主教在贵州的传播概况

天主教在贵州的活动记录最早见于清初,但传教活动很少,几乎都是传教士和教民在民房内秘密进行。自巴黎外方传教会从耶稣会手上接收了贵州的教务后,天主教的活动就一直由他们负责。1845 年2 月1 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对天主教弛禁,天主教传教士才可相对顺利地进入贵州,进而可以购买土地建造教堂[8]350-351。但是由于天主教的教义与当地传统思想文化差异较大,官僚士绅和黎民百姓对其都有抵触,天主教在贵州传教历程异常困难。时任贵州巡抚何冠英、提督田兴恕就曾联名向各府、州、县发出密函,要求对意图传播天主教淆惑人心者,以外来匪人看待,随时驱逐,或借故依法处置[8]352。1861 年发生青岩教案;1862 年发生开州教案,法国传教士文乃尔(M. Neel)被处决;1869 年、1884 年发生遵义教案;其他地区也教案频发。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以后,随着举国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的浪潮,天主教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逐渐被接纳。民国时期贵州的上层官僚、开明士绅、地方精英以及平民百姓才开始逐步熟悉和接纳天主教,这一时段天主教的发展非常迅速,到1946 年贵州全省教徒达5 万之众[8]354。

1.2 贵州近代天主教堂的建造

清政府正式批准对天主教弛禁之前,贵阳教堂就是传教士与教徒秘密集资在猫猫巷(今陕西路)购得的一栋民房[8]349。1847 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派白斯德望(Mgr Albrand)来贵州[8]351,于1850 年在贵阳修建了第一座天主教堂(图1)[9]191。其造型是纯“本土”形制,主入口立面为当地汉族民居封火山墙样式,圣坛背立面采用圆弧形山墙,正门为石过梁支撑的平开门,窗是木格方窗,条石的墙基,侧门的半圆形顶与贵州本地汉族民居折线形门顶类似(图2),是贵州传统建筑元素的组合,若无十字架看不出它是一座教堂。但该教堂又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因为贵州本土没有这种在山墙上开大门的单体建筑。由此可见,从一开始白斯德望就采取了务实的传教理念,不修建一座完全异类的建筑刺激当地人。随着天主教在贵州的信徒不断增加,贵州才开始修建引入西式元素的教堂。1865 年修建的贵州镇宁城关镇天主教堂是传教士在贵州修建的第二座教堂,建筑入口立面为硬山山墙,开三扇大门,每个门头都带有明显的哥特式尖券,其上各有圆形木花窗一个,礼拜堂的侧窗亦为哥特式尖券窗,教堂后端是硬山实墙(图3)。资料显示,该教堂与1866 年修建的贵阳南天主堂都引入了西式教堂空间及造型元素。也是从这时开始,贵州的传教士开始在自己的传教区域内修建教堂。

当时,贵州也创办了多所修院,修院设有经堂供修生使用(经堂一般不对外供教徒使用)。1854 年教会修建的鹿冲关修院、1920 年修建的安龙教区景家冲拉丁修院,及其后的安龙童贞院、天神母后圣母院、石阡监牧区拉丁小修院、贵阳圣心女修院等都设有经堂。这些修院经堂,或设于修院中面积较大的房内,不独立成栋;或单独修建。单独成栋的经堂对贵州近代天主教堂类型中第三、四类的平面形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根据现存鹿冲关经堂、史料记录中的安龙教区景家冲拉丁修院经堂,以及对老教友的采访可知,这类独立的经堂平面为长方形,圣坛多为半圆形或多边形,屋面以攒尖顶与礼拜堂硬山顶结合[10]。

2 近代贵州天主教堂的类型分析

根据教堂外观是否倾向于当地民居形式、教堂仪式空间中有无突出的多边形圣坛、造型中有无高耸钟楼,以及钟楼的形制等要素,可以将贵州目前有史可寻或仍然存在的26 座教堂划分为5 种类型(表1)。

第一种类型教堂形制倾向于当地民居。由于早期传教在民居中进行,贵州教堂有一部分就一直沿用民居形式,仅在后续发展中引入了一些西式装饰元素(图4)。这类教堂或将堂屋辟为礼拜堂,耳房作教会医馆、学堂或传教士居所;或将礼拜堂居于建筑一侧,在山墙面辟门,另一侧作神父居室、医馆等(图5)。也有将礼拜堂与传教士住宅、学堂、医馆分开独立成栋修建的,礼拜堂入口开在建筑明间,西式装饰元素也集中于明间所在立面,屋脊正中灰塑精美花式,其上立十字架。代表作是1868 年叶临爱(M. Esslinger)修建的青岩天主堂。该教堂小巧玲珑,西式壁柱将入口立面分为三间,明间并列开两扇门作为教堂主入口,门上为三扇尖券小窗,次间所开三扇尖券形窗略大;屋檐上通长塑精美的镂空花式,花式间塑AVEMARIA(万福玛丽亚)字母,两端轻盈向上反翘,正中塑卷曲类似花草的精美纹饰,中间包裹着书写 “天主堂”的匾额;屋脊正中塑镂空花式,其上立十字架;此外其他形制与当地民居相差无几(图6)。除了这类教堂,贵州极少有教堂入口开在明间一侧,其余四类教堂入口大门大多开在山墙面。

图1 白斯德望1850 年修建的教堂(图片来源:罗力提供)

图2 贵州砖砌封火山墙的民居(图片来源:周坚摄影)

图3 镇宁天主教堂(图片来源:同图2 )

图4 镇远周大街教堂(图片来源:同图2 )

图5 第一类天主堂平面图(图片来源:周坚绘制)

第二类教堂前后都是牌楼或山墙式立面造型,侧边开角门。教堂平面呈长方形,四列柱将平面纵向分为三部分,中厅宽且高,侧厅窄且低。圣坛正对主入口,高于室内地坪几级台阶(图7)。自1850 年白斯德望设计修建第一座教堂开始把大门开在山墙面,即把民居原本的左右山墙变为前后山墙、内部空间保留长方形,这种设计后续虽有变化,但前后牌楼或山墙、内部空间呈长方形的形式却保留了下来。代表作是陶汝仁(M. Solignac)建于1902 年的石阡天主教堂(图8)[11]101。教堂前后为高大华美的牌楼样式,主入口立面牌楼为庑殿顶四柱三间九楼式样。屋顶翼角轻盈向上反翘,檐下叠涩出挑,砌菱角牙子并绘满山水花鸟。三间的门均为石过梁支撑,门两侧是整料石块;门头为多层线脚的尖券,明间门头绘圣家避难埃及的宗教故事,次间绘表示祝福、平和之意的羊和鹿;门上各有圆形木花窗一个,中间大两侧小,周边绘花式,中间圆窗两侧灰塑狮子一对作辟邪保一方平安,其上书“天主堂”三个大字。该建筑采用“人字形”屋架支撑屋顶,外围砖墙,最外圈柱子用大型梭形铁钉将柱子与砖墙连接固定在一起形成整体。中厅、侧厅屋顶原为木制连续的小穹窿顶(惜被破坏):并排木板插入肋条中固定成半圆形穹窿状,肋条再插入木柱,外用木箍和灰塑遮盖,木箍和灰塑雕、绘各式花纹,而肋条的交汇处则用一个下端彩绘的圆形短木构件固定和装饰,短木上方挂在平行于檩条的枋上,即穹窿由枋和柱共同承担(图9)。穹窿上以传统的檩、椽等组成两坡屋顶,外铺小青瓦。外纵墙每面有10 扇哥特式尖券窗。教堂入口牌楼造型源于贵州百年前汉族祠堂、会馆的外围墙入口,只是尺度和局部造型不同(图10)。其他几类教堂的牌楼造型与此同源。

第三种类型是牌楼或山墙立面与重檐楼阁式钟塔相结合的式样。这类教堂与前两类教堂有很大不同,其平面为巴西利卡式,侧边开角门,在长方形基础上凸出半个多边形作为圣坛,教堂入口两侧有楼梯通向二层(图11,图12)。仪式空间更接近西式教堂,并且在圣坛上方建有重檐楼阁式钟塔,钟塔造型虽与西式教堂钟楼不同,但是向天界升腾的寓意是一样的。1875 年建造的贵阳北天主教堂是这一类型的代表。当时因教徒逐渐增多,必须扩大礼拜堂面积(19 世纪70 年代贵阳教民已经达到2 000 人),第三任主教李万美(Mgr. Lions)遂委派法国传教士毕乐士(M. Billouez)设计、修建。该教堂是解放前贵州规模最大的教堂,也是贵州教区主教坐堂,长40 m,宽18 m,檐高14 m,空间比当时贵州传统的殿宇还要大数倍[9]209-210。圣坛上的楼阁式钟塔高32 m,逐层缩进,样式仿贵阳甲秀楼。教堂入口正立面为四柱三间七楼的牌楼形式,庑殿顶,由明间向次间逐层低下,翼角轻盈向上反翘。牌楼上布满了山水、花鸟、人物彩绘和浮雕,屋脊上亦满布花鸟,灰塑精美吻兽,正脊对称灰塑两条游龙含着祥云,云上立宝瓶、铜十字架。牌楼的明间和次间各有大门一扇,门头带有明显的哥特式尖券,门上各有圆形木花窗一个。教堂外纵墙每面有哥特式尖券窗12 扇(图13)。内部以哥特式教堂形制为主,三跨的敞厅中间高两侧低。各跨均为哥特式尖顶,原为“人字形”木屋架,2004 年维修时换成混凝土结构。礼拜堂西端为向外凸出的半个六边形圣坛,既是满足宗教的仪式空间,也是支撑其上的楼阁式钟塔的基座。从受力角度相当于塔是从地面直接建造的,若无凸出的半个六边形而单用木梁是没办法托起四层楼阁式塔的。钟塔亦为六角形,正中开大门,门头也是哥特式尖券,其上有圆形木花窗。四重青筒瓦攒尖顶,宝顶上装十字架。

表1 贵州近代26 座天主教堂类型及简况

续表1 贵州近代26 座天主教堂类型及简况

第四类教堂大多为单层,主入口是牌楼或山墙式样,其面积小者仅为两列柱的单厅(图14),大者平面为巴西利卡式,圣坛为半圆形或多边形。与前三类不同的是,这类教堂没有高耸的钟塔,仅装饰一些小砖塔或小木塔,以攒尖顶与礼拜堂硬山顶结合,或采用其他装饰手法处理圣坛与礼拜堂屋顶的结合。贵州境内各县份的小型天主教堂多为此种类型,例如建于1866 年的惠水天主教堂。该教堂仅为两列柱的单厅,主入口是传统硬山山墙,正中只有尖券大门一座,门顶两侧各有六边形窗一扇。入口山墙两侧各有一个仿墓塔的六边形砖塔,砖塔三重檐,逐层缩进,覆筒瓦。墙面砌菱角牙子与砖塔一二层檐连为一体,侧墙每面有五扇半圆形券窗,一侧有角门。圣坛为突出的有两扇半圆形券窗的五边形攒尖顶造型(图15)。

第五类教堂仅有一个孤例,即1875 年法籍传教士吴培善(M. Roux)主持修建的镇宁天主堂(图16,已拆除)[11]110。该教堂的平面、立面与第二类教堂相似,但塔的体量、形状异于境内其他教堂,是贵州全境唯一建有仿哥特式高耸尖型砖塔的教堂。是一对砖塔分别建于圣坛两侧,底部为四边形,每边有两扇连续的哥特式尖券窗,上部砌成多边形收进为尖塔。

3 五种类型教堂成因研究

3.1 文化因素

天主教作为西方思想与文化的重要形式进入贵州,对当地传统信仰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面对当地人对西潮冲击的激烈反应,传教士采用了柔和策略,极力融入当地文化、生活,例如着装本土化等。对他们而言,首要任务是传教,在贵州全境发展信众,保持教徒人数不减少[12]69,在这个过程中不宜用一些和当地文化完全对立的事物来激化矛盾,为此,当时的主教白斯德望设计并修建的第一座天主教堂就完全采用贵州本土建筑的元素,继续沿用民居建筑作为传教场所也是这一策略的体现。随着天主教在贵州境内传播的逐渐深入,教会势力的日趋加大、教徒人数的增加,传教士开始在教堂建筑中引入西式宗教文化元素,于是“中西合璧”的教堂开始在贵州全境出现,前述贵州各类教堂的形制、修建时间等可为辅证。

续表1 贵州近代26 座天主教堂类型及简况

图6 青岩天主教堂(图片来源:纳光舜提供)

图7 第二类教堂平面图(图片来源:周坚绘制)

图9 穹窿细部大样(图片来源:同图7 )

图8 石阡天主教堂(图片来源: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漂移的视线:两个法国人眼里的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101 页)

图10 石阡县万寿宫围墙入口大门(图片来源:周坚摄影)

由于贵州早期传教在民居里秘密进行,清政府正式批准对天主教弛禁以后,仍有部分教区沿用民居作为传教场所(第一类教堂),只是逐渐开始引入一些西式元素与民居区分:有的将门、窗改为半圆形券、尖券,有的装饰西式壁柱、卷曲类似花草的镂空雕塑、圆形木花窗等。

第二类前后均为牌楼或山墙式样的教堂形制在贵州最早见于白斯德望修建的教堂,其脱胎于贵州汉族民居式样,更易为百姓所接受。此类教堂在贵州多地均有出现,后续空间因教徒人数增加而扩大,前后立面也由当初朴素的山墙演变为绘有山水花鸟,羊、鹿等动物,以及灰塑狮子、麒麟、大象(吉祥保平安)等传统题材的牌楼,或是变为带有爱奥尼涡券等西式元素的华美山墙,并引入了西方天主教堂半圆形或尖形拱券的门或窗、圆形花窗;室内则引入连续小穹窿、半圆形或尖形拱顶等元素。

续表1 贵州近代26 座天主教堂类型及简况

图11 贵阳北天主教堂一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同图7 )

图12 贵阳北天主教堂二层平面图(图片来源:同图7 )

图14 第四类教堂平面图(图片来源:同图7 )

图13 贵阳北天主教堂(图片来源:罗力提供)

图15 惠水天主教堂(图片来源:周坚摄影)

第三类教堂根据目前的史料,最早为贵阳南天主教堂。这类教堂的圣坛引入类似宗教仪式空间的凸出的多边形,并且修建了向天界升腾的钟楼。华丽的圆形花窗,尖形拱顶、尖券形门窗都被强调。贵阳及周边地区是天主教会势力最大的地方,教徒众多,主教亦在贵阳,因此有实力修建这种既保留当地传统建筑文化又突出西方宗教文化,具有较大体量的地标式“中西合璧”教堂来彰显天主教会的势力。这种类型在1875 年修建贵阳北天主教堂时达到了极致。

第四类教堂的形制最早见于贵阳鹿冲关修院的经堂(图17,1916 年重建)[9]195。作为培养神职人员的修院经堂,它更早采用了西方宗教仪式空间和局部西式造型。经堂开始为教徒与修生共用,后来成为修生专用,另建圣母升天堂供教徒使用[9]207。这类教堂大多为单层,入口形制与第二、三种类型类似,圣坛为半圆形或多边形,以攒尖顶与礼拜堂硬山顶结合。由于教堂建造技艺简单,所需钱财较少,迅速在传教地区较偏远、教民人数较少、经济拮据地区流行起来。

第五类教堂是贵州境内最接近哥特式造型的教堂,其修建者吴培善(M. Roux)19 世纪60 年代来到镇宁传教,恰逢太平军失败不久,镇宁百姓或死或逃,仅剩三家,吴培善便成为镇宁最老的居民之一,在当地极具威望。后来的地方官员也敬他三分,他“征服”了全县三分之一的人[12]68,因此在其修建教堂时可以在物力、财力、技术允许的范围内,极大程度仿哥特式教堂,而不引起百姓的反感。

3.2 经济因素

19 世纪末的贵州土地贫瘠,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生产力低下,当时修建教堂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外津贴、教案赔偿、教徒捐献等。但彼时教会经费也紧张,据文献记载,1849 年到1859 年10 年间,罗马教廷外信部拨给贵州教会的经费每年约18万法郎[9]191;1860 年中法签订《北京条约》,中国政府赔偿给法国天主教在华损失,均摊到贵州教区仅5 万法郎[9]199。这些经费对于贵州教会开展工作杯水车薪,加之当地教徒又贫穷[9]210,当时连修建教堂的砖都非常稀缺,传教士们或是从全省各地的小砖窑购买,或是与修院的学生一起自己烧制[13]。后来针对贵州的教案,清政府赔偿教会白银共计7 万两[9]207,虽然较之以前财力有所增加,但是分到省内各传教区域仍然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是没有财力、物力修建高大的西式教堂,只能在过去教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面积或西式造型装饰。同时,贵州交通闭塞,省内河道落差大,不宜行大型货船,交通以驿道马车为主,直到1926 年周西成任贵州省主席,才开始着手兴修近代化马路[14],因此当时的近代化建造材料极难由国外或诸如上海等先进省份运达当地,只能采用当地材料,雇用当地工匠进行教堂修建。

3.3 技术因素

19 世纪末,贵州及周边省份的建筑都是以传统木构为主,工匠所受的建造训练无法完成石制的大空间结构,于是传教士设计了既能满足宗教仪式,又能用当地传统建造技艺完成的,带大量地方做法和部分西式元素,符合建筑使用功能的教堂。在贵州境内的五类教堂形式中,第一、二、四类数量最多,散布于全省,其营造技艺并不复杂,只要传教士要求,各地工匠基本上都可完成,在修建时还运用了本地区的传统装饰技艺,使教堂的入口立面,小砖、木塔,各式彩画、灰塑极具当地特色。这三种类型选择哪一类更多是看教区的财力和传教士的选择。

第三类教堂数量很少,主要集中在以贵阳为中心的黔南地区,这一类教堂要修建高耸的楼阁式钟塔,不光花费钱财多于上述三类,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而贵阳当时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力中心,教会势力、资金,以及教徒自身财力相对省内其他地方都要强些,本地工匠大多掌握牌楼、楼阁式塔的建造工艺,在财力到位的情况下修建此类教堂得心应手。而砖塔的修建技术也早为贵州工匠掌握,镇宁天主堂仿哥特式尖塔不过形式不同,技术上并无困难。

4 结语

从1850 年第一座天主教堂建成到1949年以前,贵州近代天主教堂上述几种类型都未发生太大变化。作为物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力”载体,它们的产生是西潮与传统信仰文化相互妥协,以及当时贵州经济、生产力等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作为一种传教士设计、当地匠人修建的“程式化”建筑,它们在特殊时代、特殊地域被当地信众接受,进而演化成一种极具贵州地域特征的建筑类别。

图16 镇宁天主教堂(图片来源:贵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漂移的视线:两个法国人眼里的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0 页)

图17 鹿冲关修院经堂(图片来源:同图15 )

猜你喜欢

山墙教堂贵州
陈沛捷 庄绿妮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绿山墙的安妮(五)
绿山墙的安妮(四)
绿山墙的安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