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TO工艺中蒸汽-甲醇过热器失效原因探究
2021-01-20雒建虎
雒建虎
(神华新疆化工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831404)
依据我国多煤少油的基本国情,煤制烯烃工艺应运而生。此工艺是石油、天然气、煤炭三大原料制备低碳烯烃流程中的一个分支,是通过原料制备甲醇,然后甲醇再经循环流化床反应制取低碳烯烃混合气的一种方法。近年来,甲醇制烯烃的项目在国内大规模建设,甲醇及聚烯烃市场走向良好。众所周知,目前甲醇制烯烃工艺主要有UOP的MTO技术、中石化SMTO技术、大连化物所DMTO及DMTO-Ⅱ代专利技术、神华SHMTO工艺等。在甲醇制烯烃工艺中,甲醇是需要在过热态进入反应器内进行反应的,而甲醇过热器作为非常关键的用来过热饱和气相甲醇的换热设备,如果出现问题,装置将无法满负荷运行,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造成装置乃至全厂停车。本文所述的SHMTO工艺中,甲醇过热器使用U形管式换热器,自原始开车以来,持续异响并出现泄漏,多次造成装置生产波动。下面将对该换热器的异响及泄漏原因进行分析。
1 情况简介
对于甲醇过热器,每种工艺设计各有不同,如SHMTO工艺使用中压饱和蒸汽与甲醇换热的卧式U形管换热器、DMTO技术采用产品气与甲醇换热的立式固定管板换热器(管、壳程压差小)、UOP的MTO技术采用水蒸汽与甲醇换热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等等。如果该换热器出现泄漏,生产就必须进入低负荷运行状态,虽然部分饱和态气相甲醇可通过加热炉过热,但加热炉在设计上只是开停工阶段短时间使用,长期运行存在较大风险。
1.1 SHMTO工艺甲醇进料流程
约40 ℃的MTO级液相甲醇从罐区送至MTO装置,经4台换热器预热升温后,进入4台汽化器,使用蒸汽和汽提气将甲醇蒸发;饱和态的气相甲醇再经蒸汽-甲醇过热器进行过热,温度达到200 ℃(设计值,实际达到120 ℃即可)以上时,进入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进行反应,生成低碳烯烃混合气。
1.2 蒸汽-甲醇过热器
某SHMTO装置共设置2台蒸汽-甲醇过热器,主要作用就是确保气相甲醇达到进反应器前的温度,进而使催化反应正常进行。
蒸汽-甲醇过热器采用并联工艺流程,正常运行时2台同时投用,管程介质为中压饱和蒸汽,壳程介质为饱和态气相甲醇。该换热器采用卧式U形管型式,设计特点为:入口设置防冲挡板,以尽量减小气相甲醇进入换热器壳程时对管束U形弯的冲击。蒸汽-甲醇过热器结构示意见图1,工艺参数见表1,结构参数见表2。
1—管箱;2—蒸汽入口;3—管板;4—甲醇出口DN900;5—筒体;6—U型管束;7—甲醇入口DN800;8—防冲挡板;9—圆环形(U形弯处)+竖直单弓形折流板;10—凝结水出口
表1 蒸汽-甲醇过热器工艺参数
表2 蒸汽-甲醇过热器结构参数
1.3 存在问题
自2016年9月装置首次投料以来,该换热器一直存在异响、泄漏等异常情况。以下针对上述异常情况进行探讨分析。
2 问题分析
2.1 异响及分析
某SHMTO装置投料试车时,发现蒸汽-甲醇过热器存在异常刺耳噪声。2017年经过2次检修,对管束进行修复,异常声音仍未消除。2018年大修时更换新管束(长度缩短至4.5 m,U形弯取消防冲挡板,其余材质及结构均与原管束相同)后,运行中还是存在异响。
2.1.1 振动频谱
2017年1月,针对振动及异响,委托一家公司对该换热器进行了振动检测,得出如下结论:振动分析频谱与近场噪声频谱高度一致,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频率主要集中在 400~502 Hz,同时振动烈度与噪声强度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考虑换热器的内件结构状况和内件安装刚度等特性,该公司认为,振动与噪声过大及波动的原因是,换热器入口防冲挡板的固定支撑刚度过低,流体冲击防冲挡板和所在的支撑拉杆而产生颤动。经设计院及制造厂共同研究后,同年5月、7月两次对入口防冲挡板进行了改造,但投用后仍未见好转迹象。
2.1.2 原因分析
1) 设计
蒸汽-甲醇过热器设计与操作参数对比见表3。
表3 设计与操作参数对比
该换热器振动、异响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根据振动检测报告及两次改造后运行情况,分析认为是以下6个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a) 壳程入口线速太大
设计线速可按式(1)计算得出:
V=Q/(ΔS×ρ)
(1)
式中:V——线速度,m/s;
Q——质量流量,kg/h;
ΔS——流通截面积,m2;
ρ——密度,kg/m3。
其中:满负荷时单台换热器甲醇进料流量Q≈120 974 kg/h;
面积ΔS取U形弯处O形折流板内空隙面积,即:
ΔS=S1-S2
(2)
式中:S1——O形折流板φ800内环面积,m2;
S2——环内换热管所占流通面积,m2。
故
S1=3.14×0.82/4=0.502 4 m2
由O形折流板外径φ1.292 m可计算出总面积为S=1.31 m2;由上述计算可知,O形折流板φ800内环面积S1为0.502 4 m2;总换热管数量为1 098根(549根U形管)。根据面积比可概算出环内换热管根数为419根。由换热管规格(φ25 mm×2.5 mm)及根数可估算出环内换热管所占面积S2=0.205 6 m2。
故
ΔS=0.502 4-0.205 6=0.296 8 m2
通过克拉伯龙方程
PV=nRT=(m/M)RT
(3)
式中:P——压强,kPa;
V——体积,L;
n——气体物质的量,mol;
R——玻尔兹曼常数,J/(mol·K2);
T——绝对温度,K;
m——质量,kg;
M——气体质量,kg/mol。
及查理-盖吕萨克定律
V1/T1=V2/T2=恒量
(4)
式中:V1、V2——分别为两种不同工况下的体积,L;
T1、T2——分别为两种不同工况下的绝对温度,K。
可计算出气相甲醇在进料工况下的密度ρ≈3.4 kg/m3。
所以
V=Q/(ΔS×ρ)
=120 974/(0.296 8×3.4×60×60)
=33.3 m/s
在实际运行中,2台换热器甲醇存在偏流,根据蒸汽用量可知,换热器A负荷比换热器B大1/4,流速更高。
查阅《化工原理》表6-9所示的管壳式换热器内常用的流速范围【1】,壳体气体流速宜选取3~15 m/s。而实际介质流速已远超过此值,因此,这也是诱导振动的根源所在。
b) 换热器设计结构存在缺陷,壳程入口正对着管束U形弯,大量气相甲醇从环形折流板中间的换热管缝隙穿过,直接冲击管束。
c) 中压饱和蒸汽在换热管内换热过程中出现蒸汽-凝结水两相流,产生连续的水锤。
d) 折流板设置不合理,存在死区,导致换热不均匀。
e) 换热器维修时管束吊带将局部管子压弯。
f) 共振。
2) 制造
设备从安装后首次投用就出现异响,通过实物与图纸对比,认为振动与制造无关。
3) 操作
设备操作中未出现超温、超压等情况,认为异响与操作无关。
4) 维修
设备维修时,需要用高压水清洗管束外壁。由于管束吊装不规范,以及竖直单弓形折流板的设置,吊装时,靠近U形弯这一侧的管束外侧换热管被吊带勒弯。后续的几次拆检发现,被压弯的换热管中有几根出现了剪切磨损及断裂的情况,并且折流板上的孔洞被磨损扩大。这也证实了换热管确实存在一定的高频振动。
换热管束在抽出后还有一个现象,即U形弯处部分内侧的弯管冲破外侧的弯管挤出来(见图2),产生了交叉接触,说明换热管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同时也印证了以上几个因素。
图2 U形弯处变形
5) 小结
大流量气相甲醇进入换热器壳程后,直接穿过O形折流板中心,经管束U形弯处换热管间缝隙通过。管束在U形弯处排列紧密,相互之间间隙很小,且投用热介质后,换热管的伸长量不一致,导致U形弯处部分弯管突破外围弯管,使换热管之间间隙变得更小,很多管子相互紧贴。强大的气流使U形弯管之间产生碰撞,同时管内又存在两相流,换热管在内、外环境共同诱导作用下产生振动,导致管子与折流板之间发生相互碰撞并产生磨损。
实际诱导管束振动的不是入口防冲挡板,而是气流的流通路径。气相甲醇在通道中具有高流速、短行程的特征,再加上不合理的折流板设计,使得流道路径存在死区,导致振动、异响较大。由此可见,设计应该是主要原因。
2.2 泄漏及分析
从投料试车开始至今,MTO装置因该换热器泄漏,开工加热炉共间歇运行5次,累积时长超过800 h,期间装置只能低负荷维持运行,不仅影响反应产品分布及装置平稳运行,还会造成燃料气消耗、设备损耗、检修费用增加、公司效益下降等等影响,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造成装置紧急停车。
2.2.1 现场检查情况
首次全厂大检修时发现:换热管在U形弯处发生变形;换热器A有16根换热管泄漏,换热器B有2根换热管泄漏;管板目测检查,发现蚀孔;换热管表面有积碳现象。2018年5月,换热器管束泄漏量开始增大,同年7月大检修时更换新管束(相同材质,管束长度缩短至4.5 m,U形弯处换热管之间采取了加固措施)。更换新管束后,换热器分别在2019年1月、3月、5月3次发生泄漏并导致无法继续运行,又各检修1次。在此期间拆检时的异常情况有:换热管存在砂眼、管子表面凹坑、管板漏点、上半部分管束管子外表面严重积碳、管束水平中分面附近换热管表面可见诸多蚀坑现象等等。
2.2.2 原因分析
1) 现象分析
根据以上拆检管束的现象进行如下分析:
a) 换热管砂眼
个别换热管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在较高温度、压力的中压饱和蒸汽作用下出现砂眼。
b) 换热管表面发现腐蚀凹坑
壳程介质为气相甲醇。查阅GB 338及相关文献可知,粗甲醇中约有百种杂质,主要包括:有机酸、醇、醚、酮、脂【2】等,不可忽略的杂质有甲酸、乙酸、甲酸甲酯等。有关文章指出:在精甲醇温度低于100 ℃时,设备可以选用碳钢材质;粗甲醇温度若低于75 ℃,设备也可以选用碳钢材质,但若高于100 ℃,则会对碳钢设备造成严重腐蚀,而且温度与腐蚀程度呈正相关。很多实际运行案例中,也发现粗甲醇对碳钢的腐蚀性很大【3】。对于MTO级甲醇来说,主要杂质与上述分析相似,主要有乙醇、正丁醇、异丁醇、戊醇、丙酮、辛烷、甲酸甲酯以及其他杂质等,酸度(以甲酸计)约为0.000 9%(质量分数),甲酸甲酯约41 mg/kg,水分为5%~7%(质量分数)。实际检测液态甲醇的pH值约为5~6,呈现弱酸性。
从MTO级甲醇的分析数据中,未发现存在氯与硫,推断造成腐蚀的应该是有机酸。虽然MTO级甲醇原料中有机酸含量很低,但对于装置满负荷时242 t的甲醇进料量,在换热器局部死区还是会出现累积浓缩。
本文所述的甲醇合成装置自产甲醇中,甲酸甲酯含量约为0.01%~0.04%(质量分数),甲醇中的微量甲酸在换热器极少数流通困难部位累积,浓度不断增加。经4.0 MPa、270 ℃的中压饱和蒸汽加热,0.25 MPa的气相甲醇从104 ℃被加热至190 ℃。甲酸甲酯在接近200℃的温度以及甲酸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成为甲酸【4】,而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水解反应。再者,有机酸浓度的不断升高,也会推动正反应的进行。在满负荷连续进料的情况下,水解反应持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有机酸不断被浓缩,对10号钢材质的换热器局部造成腐蚀,同时,点蚀在自催化作用下,腐蚀速率不断加快,在局部形成蚀坑,随着时间的推进,最终导致换热管腐蚀穿孔。
气相甲醇最终出口的反方向靠近壳体位置,以及折流板的非流通通道区域,介质几乎无流动,近似静态,所以容易形成累积,而实际发生腐蚀的部位也刚好在此区域(见图3)。
图3 死角腐蚀情况
c) 管板漏点:腐蚀+冲蚀
某SHMTO装置共有7台汽包,包括反应器外取1台、再生器外取1台、反应器中压蒸汽发生器4台以及新CO余热锅炉1台,设计工况共产生中压饱和蒸汽约110 t,汇合并经CO余热锅炉过热段过热后并入全厂管网,其中一部分经减温减压器并入低压蒸汽管网,另一部分经减温器降温后供给该换热器管程。
产汽的7台汽包上水均为除氧除盐水,水中带有的微量盐类基本在汽包中被脱除排出,汽包水以及所产饱和蒸汽的pH值控制在7~9。查阅文献可知,蒸汽及凝液腐蚀基本源于氧和二氧化碳【5-6】。而该换热器中整个换热过程为无氧环境,蒸汽及凝液不会造成酸腐蚀。另外,发生碱腐蚀的条件为局部高温热点加过量游离碱【7】,而蒸汽及凝液中无游离碱,所以该换热器管程也不会发生碱腐蚀,故可排除管程侧介质腐蚀。
通过观察腐蚀孔洞发现,蚀孔呈现内部腐蚀空腔大、外部洞口腐蚀范围小的特点,可基本判断腐蚀过程为由内到外。
换热管与管板胀接的缝隙为腐蚀提供了有利条件。 有机酸在管子与管板缝隙中浓缩,腐蚀原有管子与管板角焊缝并形成穿孔(见图4)。一旦穿透,蒸汽将从管程漏入壳程,在约3.5 MPa压差的推动下,腐蚀孔被冲刷得越来越大,并冲刷周围换热管。同时高压力的蒸汽进入壳程,也会影响气相甲醇的流畅通过,造成汽化器后气相甲醇压力升高,使甲醇进料受到影响。
图4 管板腐蚀情况
d) 管束上半部分换热管表面存在积碳
来自罐区的液相甲醇里含一些长链烷烃杂质,可通过采样做组分分析得出,也可简单地通过采样后观察纯净度以及静置后检查是否有析出物(这与甲醇合成装置合成塔催化剂等相关)来大致观测。这部分杂质在换热器内滞留并经高温蒸汽加热后,其组分分解碳化,并堆积在管束外表面,形成黑色堆积物。
2) 从结构上判断
折流板的设计使壳程介质流道存在部分死区,因此,缺口处无布管相比布管设置要好一些,且防冲挡板设计在壳体上较为合理。另外,振动作用下,发生变形的换热管与折流板相互剪切摩擦产生磨损,加剧腐蚀泄漏。
3) 对比类似温度换热介质的U形管换热器设置
C4烯烃转化装置的OCT预处理器再生气预热器(以下简称预热器)为中压过热蒸汽与低压氮气换热的卧式U形管换热器,现将二者就以下方面进行对比:
a) 材质不同:预热器管束使用15CrMo,管板使用15CrMo;
b) 折流板型式不同:预热器采用缺口无布管的水平双弓形折流板,流体流通分布更均匀,不会存在流道死区,且入口无直接冲击某一部位的情况,氮气以更合理的流通路径通过管束,振动较小;
c) 蒸汽采用过热蒸汽:预热器使用的过热蒸汽温度远大于被加热介质,因为温度高、温差大,所以无冷凝情况发生,换热效果更稳定,换热管内无两相流;
d) 防冲挡板设置位置:预热器的防冲挡板设置在壳体入口内的壳体上,相比设置在管束上,效果要好一些。
4) 制造
在工艺操作参数均在设计范围内的情况下,管束设计使用寿命为5年,而实际使用7个月后,管束就出现了泄漏的情况。管束失效与制造有一定的关系,如少数换热管与管板胀接效果不佳等问题。
5)操作
在运行过程中, 工艺操作参数超出设计范围, 如: 在温度、 压力未超出设计范围的情况下, 蒸汽设计使用量为11.65 t/h, 而实际使用量为13 t/h,泄漏后蒸汽使用量甚至最高达到了16 t/h。
在实际运行中,换热器一旦发生小范围泄漏,就会造成温度波动,导致操作频繁变化,如换热器管程凝液罐满液位、换热管内积液,使得换热效率迅速下降。温度、压力的变化以及操作人员的判断失误导致的错误操作,都会加快设备局部腐蚀、失效。
3 措施建议
3.1 换热管选材
设计选型之初,未完全考虑到MTO级甲醇中微量有机酸带来的影响,所以需要根据实际介质及工况,选用等级较高、具备耐腐蚀性能的钢材作为换热管材质。
3.2 结构布置
优化换热管、折流板布置及入口防冲档板形式,避免死角,使介质流动状态更均匀【8】。
3.3 换热管质量
制造厂提高采购质量,加大抽检分析力度。
3.4 制造质量
确保管子与管板的胀焊连接可靠。
3.5 积碳
尽量减少MTO级甲醇中杂质的含量;同时,降低高温介质温度也可以减缓结焦情况。
3.6 操作
调整优化操作,吸取经验,出现异常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4 SHMTO工艺蒸汽-甲醇过热器改造
4.1 换热器结构型式改造
蒸汽-甲醇过热器一直是某SHMTO装置运行的设备瓶颈之一。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设计院对该换热器重新进行了设计,由U形管式变更为固定管板式(筒体不设膨胀节),2019年大修期间实施改造。
4.2 换热管材质升级
实际改造中,将换热管的材质由10号钢升级为S31603不锈钢,应对甲醇中的杂质。
4.3 高温换热介质更改
将原管程介质自产中压饱和蒸汽更改为低压过热蒸汽,并重新进行核算,确保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满足原始工艺要求。
4.4 改造后的运行状况
经过改造后的新换热器,运行平稳,虽然气相甲醇温度较原中压饱和蒸汽换热后的温度(170~200 ℃)低,但也可以满足甲醇制烯烃反应的进料温度条件(130~150 ℃)。目前该换热器已连续满负荷运行超过12个月,运行状态良好,无振动异响及泄漏。
但有文章曾提到,管束材质更换为1Cr18Ni9Ti后仍有腐蚀情况发生。还有文献指出,ASTM 316L管束在残余应力和200 ℃弱酸性环境下会发生应力腐蚀,同时碳含量超标的316L管材会发生晶间腐蚀【9】。因此,除了增加材质本身的耐腐蚀性能外,制造过程及管材质量也要严格把控,否则同样会有腐蚀情况发生。所以,实际效果还需要长时间的运行来检验。
5 结语
换热器的结构设计和介质选用很重要,同时粗甲醇的确会对碳钢造成腐蚀,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很多甲醇净化装置还经常出现硫化氢腐蚀的问题【7,10】。所以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高级别材料,但同时也需要一并考虑制造质量和经济实用性,节约投资及使用、维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