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与孵化器的开放式创新
2021-01-20陈曦
文/陈曦
纵观过去十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市场格局加速转化,在商业战场上,有企业在掉队,更有后浪居上,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
与外部快节奏的市场变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企业内部迟缓、僵化的创新方式。组织架构复杂、决策周期长、试错成本高……导致大企业难以快速识别并实践创新机会,但归根到底,其症结还是完全依赖内部研发力量的封闭式创新模式本身。如何打破这种闭环,面向社会乃至全世界进行开放式创新,已经成为如今大企业要钻研的重要课题之一。有先见之明的大企业已经在尝试与外部优秀资源合作,而作为创新创业的摇篮—孵化器在这场“开放式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企业跟孵化器的关系
孵化器好不好,要看和大企业有没有强关系。大企业和孵化器的关系非常重要,传统孵化器跟大企业之间的连接太少了,所以孵化器一定要去“抱大腿”,一个孵化器如果没有几个上市公司作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很难玩得转。同样,大公司也需要孵化器,需要搭建平台和渠道,或者机制,形成共同体。在共同体里,大公司、小公司、孵化器形成紧密利益关系,以市场化的角度和手段,通过利益关系来绑定这些机构,形成各种交互。
大企业需要孵化器。大企业想找一些新产品、新技术、新团队,甚至一个新的可并购的小公司。怎么去找?它当然可以用自己传统的渠道去找,也可以去大海捞针,但是它也可以用孵化器来找。因为好的孵化器里面,可能同时有50个可以作为候选的并购以及合作的企业,所以它找到一个好孵化器,就等于一下子找到了50个潜在的合作伙伴或者并购对象,但是需要好的孵化器。
孵化器也需要大企业。寻找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大树”是很重要的。一个孵化器就是一个微型的创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不只局限于孵化器自己的空间,它是一套体系、一些关系、一种机制。所以这样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只有小草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批大树,孵化器再提供阳光雨露,形成一个生态体系。各种形态、各种规模、各种阶段的企业都有,才构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以往很多孵化器不在乎或者不重视跟大企业的连接,所以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
为了孵化“产品”的出口。孵化器孵化的产品是高成长性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出口可能是大企业,被“包养”是一种很好的出路,被大企业并购是很多小企业非常好的出路。
可以“反求”筛选孵化对象。大企业想要这些东西吗?孵化器应该怎么做?如果大企业想要世界上还不存在的某种新技术、新团队、新商业模式,该怎么办?孵化器可以根据需求去反求,了解大企业的需求之后,孵化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资源去找到好苗子,经过培育然后卖给大公司,这就是反求。
为了寻找“金主”,购买服务、捐赠、投资。企业可以作为孵化器的购买方,很多孵化器特别是欧洲和美国的孵化器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一个是购买服务,购买孵化器的服务。另外,大企业可以给孵化器捐赠,既可以抵税,还有很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孵化器可以承诺所孵化出来的高成长性的企业,优先供给大企业合作、投资、并购。大企业可以投资,70%以上的孵化器是民营企业,也需要融资,大企业有可能是孵化器的投资人。所以大企业和孵化器是相互需要的。
大企业为什么需要孵化器?
大企业办的创孵平台,可以叫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开放创新中心等等,我们在此处统称孵化器。
为什么大企业要创办运营孵化器?一是企业需要整体转型,例如海尔要从一个家电制造商转型成为产业生态系统提供商,整体转型,整体转变成一个大孵化器。那海创汇是什么?是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抓手、一个支点。未来海创汇可能变成海尔的项目资源的一个入口,而整个海尔就变成一个大孵化器。
二是大企业的开放创新,在技术上面,如果真的面临中美脱钩、全球市场分裂,企业的研发能力、产品迭代能力一定要极大地提高,因为抄和买都不容易获得了。例如华为这样企业前面已经没有参照物,只能靠自己,所以需要有很强大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呢?
虽然大企业有一套自己的创新研发体系,但这远远不够,还可能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所以开放创新就变成一个时髦的词汇,真的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机构、公司都在做开放创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外边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里边的人(研发人员和企业其他人员)可以和这个平台上的机构发生各种互动。所以,这个平台用孵化器的模式来做是最合适的。孵化器相对于一般的技术转移和技术转化的平台来说,它还涉及企业的衍生,企业的成长,企业和平台的股权关系、利益关系等等,所以孵化器更能直达市场的本质。因此,大企业愿意用孵化器模式来实现它的开放创新的战略目标。
三是满足新业务的需求。每一个企业都希望有在卖的产品、正在研发的产品以及未来可能发展的新产业,那么新业务怎么来?一方面在自己内部去衍生出来,另外一方面用孵化器这种模式,如果能找到十倍、百倍于自己内部衍生速率的一些苗子和小公司,大企业肯定是会非常乐意。所以大企业愿意用这样一个孵化器平台,去培育一些自己未来的新业务。当然也可能有另外的考虑,比如把未来有可能颠覆自己的机构、创业公司,从摇篮期就纳入麾下,增强自身竞争力,而不是让其成为潜在竞争对手。例如海尔很早就开始人单合一,并鼓励扶持内创业,因此有大量的内创业发生。据我所知,创办海创汇其中一个理由和目标,就是用这个平台去集中协调资源,帮助内创业的几千个创客。所以大企业需要用一个孵化器来帮助内创业的这些人、机构、项目在这个平台上更好地发展。
四是创新创业文化。大企业往往有大企业病,所以要想持续保持或者获得新的竞争力,内部一定要有创新创业文化,很多时候因为惰性开始战胜进取心,自己无法创新了,就需要一个嵌入体内的异类,来激发母体机制的创造、创新和创业能力。
五是企业社会责任,除了创造就业机会,大企业还有一种社会责任—帮助小企业、新创的企业。所以大公司需要自己办孵化器来承担或者显示这种社会责任。
大企业办什么样的孵化器?
每个企业都不一样,大企业办创孵平台的动机也是分层级的,满足这些不同层级的动机或者需求,就形成了不同的孵化器。
一是摆样子的孵化器,我认为现在有一批大企业办的就是这样的孵化器,因为政府要求它办,或者社会形象需要它去办,摆摆样子,或许能够展现其企业社会责任。
二是外部孵化,这个平台独立于母体之外,跟母体的关联也不多,但是由于有了招牌,有了大企业的品牌吸引力、投资可能性和并购可能性,所以这个平台虽然外挂,但是也会有很好的吸引力,外部的很多创业者、小公司会聚集到这个平台上来。
三是双向孵化,既孵化外部的创业者,又孵化内部的创业者。由于会涉及内部的创业,这种孵化器跟母体会有比较紧密的连接。
四是嵌入式孵化,像小米生态链这样,整个孵化器平台嵌入母体之中,它跟母体是完全一体的,是母体的一个部分。孵化器和母体里面的各个部门、各个板块、各个业务线可以实现无缝衔接,就到了一个很好的状态。
五是最强的一个状态,是大企业的“孵化器化”。像海尔这样,本身变成一个大孵化器,这不是广义上的孵化器,只是狭义上的孵化器。海尔主要盈利不在于自己的技术,不在于满足人终端需求的产品,而在于孵化、培育一批好企业,还在于培育一个个新的原来不存在的产业,这就是大企业的孵化器化,企业本身就变成一个孵化器。
大企业怎么办孵化器?
摆样子、嵌入式、孵化器化等等,大企业创办运营孵化器不管想做成什么样子,都要看自己有什么,所以一是资源导向,例如一个50年的大公司,要搞清楚历史怎么来的、积累了什么资源、现在有什么资源是最强的。二是定位,要做成什么样子?摆个样子很简单,随便找几个人手、开个咖啡馆就有了。外部孵化相对比较简单,会孵化器基本运营的人都可以干。双向孵化和嵌入式孵化,则需要大企业内部做很多调整。
要做好大企业创孵平台,首先要回答几个问题:一是“双创”平台的特色是什么?特色是来自创孵平台母体吗?二是创孵平台有多大的市场价值,包括现金流、现金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三是大企业办的“双创”平台为大企业做了什么事?带来什么好处?回答不出这些问题,就无法进入大企业的主流,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创造了这个平台之后,要利用企业母体的资源去做事,整合内外部资源,给这些企业—不管是内创业还是外创业的企业提供服务。为了孵化平台能充分利用母体机构各部门(财务、人力资源、法务等)的资源,母体必须要做一些组织和机制上的改变。比如人力资源部门可能就不只是管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问题,还要去管创孵平台的人力资源的问题。生产线不只是生产自己的产品,还要创造一些冗余来给平台上的在孵企业使用。如果没有做这些改变和调适,“平台利用母体的资源”,就是一句空话,不管故事讲得多么动听。
案例
海尔海创汇:一个大企业的“孵化器化”
海尔集团的“双创”模式,可以算作上文提到的大企业孵化器化的代表案例。如今的海尔人,既是员工,又是创客;如今的海尔,既是有围墙的工厂,又是面向全球创客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从海尔员工到全球创客,海尔和海创汇承载了4000余个创业项目的梦想。
海创汇平台的孵化成绩非常亮眼:2家上市公司,4个独角兽,21家瞪羚企业,孵化小微企业68个,总估值600亿元。
雷神科技,这个起初只有三个创始人的小微公司,从最初的电竞硬件拓展到现在的电竞生态,五年来,雷神科技已经成长为国内电竞硬件第一品牌。如今的雷神科技年收入21亿元,估值17.5亿元,年纳税近5000万元,跻身新三板创新层,创业团队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160多人。
悟空医疗,该公司2017年加入海创汇平台进行加速。两年时间里,悟空医疗已为全国三分之一的马拉松赛事提供急救设备和服务,且在2019年获得浦发银行批复的500万元信用贷款并获得了A轮融资,估值从500万元上升到1.5亿元人民币。
云世纪,作为一家为无人机提供空中导航及自动飞行解决方案的平台,加入海创汇后在市场拓展、资源共创、产业对接方面均获得加速。在海创汇的资源支持下,云世纪完成了与中建八局、龙湖等企业订单的签约,云世纪平均单月收入也由100万元增长至1000万元。
据统计,创业项目从天使轮到A轮的成功率大约在10%,而从天使轮到C轮的成功率大约是1‰。在海创汇的创业平台上,从天使轮到A轮的创业孵化成功率达48%,是行业的近5倍。新物种繁多的海创汇天然具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性,同时也拥有抵抗风险的强大能力。据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当下,海创汇平台50%的创业企业依然实现着逆势增长。同时,通过创业,海创汇带动全社会就业达220万人次。
依托海尔集团的品牌和资源,海创汇正在成为吸引创业资源的磁石。据统计,海创汇平台共汇聚了3大类9小项29种创业服务资源,涵盖了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渠道、创投等全产业链条,可以根据创业项目所在的不同阶段、不同产业、不同需求精准赋能。海创汇将这样的孵化总结为“有根创业”。
基于这一模式,海创汇又在青岛打造了山东省首家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器,为企业提供“产业+导师+资本”的精准加速模式,以“大企业赋能为基础的高成功率”为核心,依托产业资源、投融资、培训三大支持平台层层推进生态服务。根据计划,未来五年,这一加速器将实现服务青岛1.2万家优质企业,助力千家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形成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生态。
海创汇对资源的开放,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逐步辐射至全国。“有根创业”模式也在武汉经济重启的过程中发挥了助力作用。在“封城”期间,海创汇启动了“武汉加速”活动,让武汉的创业者足不出户线上融资,带动全国数百家投资机构及大企业共同线上支援武汉:200多个创业项目踊跃报名,28个项目参加线上路演,超过50%的项目获得了资源深度对接,有近10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其中,海创汇聚合资源,通过三周云路演和两周云尽调,在4月初以云签约的模式,对华引芯、众向科技等武汉项目进行了云投资,以资本为武汉灌注“双创”活力。
在全球化方面,海创汇的海外布局已经覆盖以色列、美国、加拿大、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以色列,海创汇与当地知名医疗孵化器Trendlines达成合作,并对接海尔医疗资源共建医疗实验室。在美国,海创汇与著名孵化器PlugandPlay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引进先进技术和项目。而在北欧,海创汇以芬兰为起点,建立与北欧各国在新能源、清洁能源、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合作,并形成了双方初创企业路演交互的社群经济模式。如今,海创汇已经将孵化触角拓展到全球11个国家、28个城市,聚合212名全球创业导师。来自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等15个行业的4000多个创业项目正在海创汇平台“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