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对胃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快速康复(FTS)护理的应用效果

2021-01-20袁陵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胃癌康复统计学

唐 洁,袁陵芳

(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病率排名中,我国位于第一,占胃癌发病总人数的50%[1]。因为患病时患者难以察觉,大多发现病症时,已处于中后期,治愈难度加大,往往难以治愈,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该病的治愈率已得到显著提升。手术切除是胃癌最根本的治疗手段,也是根除的最佳方法,我们临床上主要采用淋巴结胃大部切除术,但造成的损伤也是巨大的,所以手术后往往恢复很慢,要是不注重护理的话,容易产生继发性感染,加重病情,产生其他不良的反应,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我们必须要提供有效的护理方法,近年来,研究发现,快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的费用,给病人的生活带来了希望。本文针对于此,将我院的40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进行护理,目的是了解这种护理方法对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汇报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的40位胃癌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各20例,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中选取的。对照组中男14人,女6人,年龄35~74岁,平均(52.5±13.2)岁,观察组中男16人,女4人,年龄38~76岁,平均(53.2±13.5)岁,两组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无心、肺、肝、肾等合并综合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协议,剔除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采取SPSS 20.0软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的差异进行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胃癌患者均按照相关的技术操作,在无菌的环境中,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手术前进行专门的健康宣教,做好呼吸道、消化道准备,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术前留置胃管。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伤口的护理,遵医嘱用药,进行心理疏导,予以饮食宣教,预防并发症等。

1.2.2 观察组

该组患者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快速护理理念,具体操作如下:①手术前的准备:医护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话语向患者讲述胃癌的发病原因、手术方式、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及可以达到的恢复预期,目的是让患者对该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轻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防止消极的情绪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恢复。手术前三天,指导患者进流质饮食,避免饮用凉水或进食冷食以免刺激肠胃,告知患者应对不良反应的方法,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练习床上排便、进行肺功能的锻炼,进行适量的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术前晚做好肠道准备,禁食禁饮12小时,术晨留置胃管;②术后护理:跟手术室护士做好床边交接,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患者未清醒时,协助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率,防止窒息及麻醉过度;患者清醒后,协助半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防止肺部并发症。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引流管情况,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折叠、牵拉、滑脱。指导患者进行咀嚼运动,促进肠胃的蠕动,加快胃功能的恢复。指导患者及家属顺时针抚摸患者的肚子,监测手术切口情况,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热、痛的情况发生,避免感染,切忌触碰手术伤口。为使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达到最佳,根据患者的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肠道营养支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前期以流质为主,尽量尽早的过渡到普食,使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术后当日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鼓励患者尽早的下床活动,如:站立、慢走等,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医护人员要时刻监督患者的运动安全,不断在恢复中增强锻炼。患者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情绪波动,医护人员在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沟通,运用专业的知识讲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介绍成功的病历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嘱咐患者家属经常陪伴患者,给予他们关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胃癌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后排便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使用表格的形式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护理满意度是计数资料以n(%)表示,数据采用t和x2检验,用(P<0.05)来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情况和护理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首次排气时间(d) 排便时间(d) 手术后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对照组 20 3.20±1.24 3.00±1.10 10.35±1.75 4.32±0.75观察组 20 2.75±0.85* 2.25±0.75* 6.25±1.25* 3.20±0.4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

比护理满意度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n,%)

3 讨 论

据统计,我国的恶性肿瘤中,胃癌位居首位,这种疾病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3]。胃癌根除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手术的切除,但手术后会对组织留下极大的创伤,手术后的恢复很慢,而且可能会产生继发性感染,同时可能产生其他的不良反应,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传统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重点在于顺利完成外科手术的治疗,手术后的重点放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不注重手术前的心理辅导,其具体的操作是:术前的健康宣教,术中配合医生完成各项工作,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术后预防并发症,进行伤口的护理、严格按医嘱用药,建议患者多吃富有营养的食物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医学上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快速康复护理(FTS)逐渐开始应用于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快速康复护理较传统上的常规护理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注重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使得手术前的准备更加充分,也使得手术更加顺利的进行和手术后患者快速的康复[4]。这种护理具体分为三块:(1)手术前的健康宣教,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紧张心态;(2)手术后加强锻炼和供给营养,提高恢复速度,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大大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能显著增强患者的营养吸收能力和提高免疫力,十分有利于胃癌患者的康复,减少患者的消极情绪。同时,快速康复护理能帮助患者在手术前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5]。因为由于各种原因,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往往会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然后导致各种消极情绪,比如:焦虑、失眠、多梦、紧张等,这些情绪的产生往往在手术中对医生的操作产生影响,快速康复护理一直将心理疏导作为重点,让患者提前了解疾病,减轻心理负担[6]。快速康复护理的宗旨一直都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护理,为患者着想,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

本次研究中,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的排气和排便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所用的时间短,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短了4天,大大减少了住院的费用,在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的满意情况也比对照组的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对于胃癌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是明显有用的,患者对快速康复护理也极为满意,极大的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可在今后的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癌康复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