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观察

2021-01-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白蛋白肺结核

黄 琴

(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14500)

肺结核是国内较为常见的慢性的传染性的肺部疾病,主要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若未及时就诊治疗,人体抵抗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结核病变的情况,加重患者病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肺结核首次感染时,常见感染途径是人体在吸入带有活菌的飞沫,飞沫附着于肺泡从而引起病变,但结核病患者在感染者中数量较少[2]。结核菌在人体的致病性以及病变周期、范围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状态所决定,尤其表现在人体过敏性和免疫机能方面。结核菌的感染量与病患年龄、健康水平等状态密切相关,发病更是与人体的营养状态有着极大关联[3]。患者的病愈时间与身体的营养状况也有较大的联系,本文就饮食护理对费介乎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现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次选取的60例肺结核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38~69岁,平均(50.62±9.16)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71岁,平均(49.28±11.65)岁。根据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所有患者都采用正规化疗、治疗方式的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呼吸、卧床、用药等方面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提醒患者保持呼吸通畅,注重身心休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肺结核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和预防传染,叮嘱患者遵医嘱饮食和服药,鼓励患者咳痰并进行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内清洁舒适;还要针对卧床患者进行卧床护理,保持患者使用的床单、被褥的清洁、舒适,尽量为患者提供阳光充分且灰尘较少的生活环境[4]。

给予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主要有(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和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患者的机体康复。(2)化疗期间为患者提供精心饮食护理,刺激患者的食欲,不需要禁食、忌口,为患者提供多样化、荤素搭配的食物[5]。(3)提醒患者摄入充分的矿物质和水分,尤其是钾、铁、钠。(4)为患者每周进行体重测量,对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改善护理,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述饮食护理的健康教育知识,确保患者能够院内和院外都具备良好的营养饮食意识。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的血红蛋白计数、红细胞计数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情况。若是患者的血红蛋白男性小于130 g/L,女性小于120 g/L,红细胞计数男性少于4.5*1012/L,女性少于3.8*1012/L,身体质量指数(BMI)小于18.518.5 kg/m2视为营养不良,若各项数值均大于临界数值则是为营养状况正常。(2)对比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含量,数值越高,说明患者的营养状况越乐观。(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服药医从性,利用医院的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包括患者的服药情况、不规范服药情况以及服药态度等。将遵医嘱按时服药、检查且态度积极的患者定义为完全医从;擅自停药并且复查不及时服药态度消极的患者定义为不医从;状态介于两者之间为部分医从。以医从患者和部分医从患者的例数总和与患者总例数的比计算患者的服药医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饮食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进行分析处理,其中患者护理后的服药医从性采用%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患者营养状况和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含量对比采用±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况

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含量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含量,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含量,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血红蛋白(g/L)红细胞计数(1012/L)BMI(kg/m2)血红蛋白(g/L)红细胞计数(kg/m2)BMI(1012/L)实验组 30 101.21±7.64 3.26±0.28 17.28±2.63 139.23±12.15 3.57±0.32 23.46±4.89对照组 30 103.26±7.68 3.19±0.23 16.94±2.17 128.34±9.69 3.41±0.21 20.63±4.33 t-- 1.04 1.06 0.55 3.80 2.90 2.37 P-- 0.30 0.29 0.59 0.00 0.03 0.0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ALB、PA含量(±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ALB、PA含量(±s)

组别 例数 ALB(mg/L) PA(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30 31.26±4.03 37.69±4.21 160.24±19.63 193.15±26.19对照组 30 30.83±4.68 32.63±3.02 159.61±20.33 176.37±21.36 t-- 0.38 5.35 0.12 2.72 P-- 0.70 0.00 0.90 0.01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医从性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用药医从性,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服药医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服药医从性,实验组患者的服药医从率以1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医从性[n(%)]

3 讨 论

肺结核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点关注疾病,作为一种消耗性的慢性疾病,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对帮助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6]。营养作为医疗、保健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和环节,增强患者体质,保持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服药医从性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愈。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大多都需要靠摄取食物来获得。结核菌分布在人体全身器官,以肺部为主,患者若是有高热、咳血等症状则需要卧床休息,在保证睡眠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是战胜疾病的重要途径[7]。

本文通过分组研究饮食护理对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比对照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好,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各项数值在护理干预后都比对照组的数值高,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的含量数值也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数值,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用药医从性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医从性,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100%,比照组患者的医从率80%高,两组之间数值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实验组患者在医治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了饮食计划,叮嘱患者食用热量高、维生素和钙含量高的食物,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为患者病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肺结核患者提供精心饮食护理,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良好的营养进食健康教育,避免患者因疾病而导致身体机能减退,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到病愈效果,形成恶性循环。为了促使患者能及早康复,护理人员除了常规护理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饮食护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护理,确保患者摄入饮食中的水分、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高,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服药医从性,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既有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白蛋白肺结核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