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2021-01-20唐河县上屯镇农业服务中心张俊帅

河南农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果穗分蘖生育期

唐河县上屯镇农业服务中心 张俊帅

一、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唐河县上屯镇柳庄村,面积0.67 hm2,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前茬作物小麦每667 m2平均产量为480 kg。

(二)试验品种

试验鲜食玉米品种2 个,分别为京科糯609 和京科糯2000 k。

(三)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大区设计,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种植面积0.335 hm2。

(四)试验过程

试验于2020 年7 月4 日进行机械播种,与大田普通玉米播期间隔25 d 以上,播种前精细整地,深耕细耙,达到土壤细碎、土层疏松。随整地每667 m2施48%复合肥(16-16-16)50 kg、硫酸锌0.5 kg。等行距播种,行距61.5 cm,株距31.4 cm,每667 m2种植密度3500 株,播深3~5 cm。播后适当镇压。

播后因土壤墒情不足,2020 年7 月5 日浇透墒水1 次,以利出苗。7 月8 日出苗,9 日齐苗,出苗率95.5%。7 月14 日叶龄4 叶1 心,雨后进行了查苗补栽。7 月18 日6 叶期至6 叶1 心期进行了间苗、定苗,每667 m2留苗3454 株。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结合追肥进行深中耕1 次。追肥分2 次进行,第1 次在7 月22日叶龄7 叶时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尿素12.5 kg,第2 次在大喇叭口期(8 月8 日)雨后进行,每667 m2追施复合肥5 kg 和钾肥6.25 kg。试验发现2 个品种分蘖较多,其中京科糯609 分蘖株占20%,京科糯2000 k分蘖株占90%,8 月2 日人工去除分蘖和多余的分苞,每株只留最顶苞。整个生育期内共浇水2 次。7 月18日每667 m2用40%阿维·毒死蜱乳油50 mL 兑水喷雾防治苗期玉米螟。8 月11 日每667 m2用5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0 g 兑水喷雾防治蚜虫。采收前20 d 未施用农药。9 月14—20 日玉米成熟时及时采收计产。

(五)田间观察及考种测产

播种后,观察记载甜糯玉米品种生育时期、植株形态、抗倒性情况。鲜穗采收前,每品种在地块前、中、后各随机取1 点(前、中、后样点距地头5 m 以上),每个样点量 10 个行距,在10 行之中随机选取 10 m 双行共取30 穗进行考种,测量果穗长,穗粗、秃尖长度等。测产方式是每个品种单独采收,剥除玉米苞叶后,称鲜穗质量,计算出产量。

二、结果与分析

(一)植株性状表现

由表1 可知,2 个品种植株均为半紧凑形态,综合性状好,未出现倒伏和折断现象,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京科糯609 株高253 cm,穗位高107 cm;京科糯2000 k 株高231 cm,穗位高106 cm。京科糯609 空秆率0.9%,双穗率28.4%;京科糯2000 k 空秆率1.3%,双穗率49.1%。

表1 甜糯玉米试验品种植株性状比较

(二)生育期表现

由表2 可知,2 个品种从播种至采收鲜穗的生育期为74 d。

(三)果穗性状表现

由表3 可知,京科糯609 平均穗长19.9 cm、穗粗4.8 cm。京科糯2000 k 穗长21.4 cm,穗粗4.6 cm。京科糯609 秃尖较长为3.62 cm,京科糯2000 k 为0.55 cm。穗粒穂轴均白色。籽粒半马齿形,粒深分别为1.0 cm和0.98 cm。京科糯609 适口性好,甜度较高。

(四)产量结果

产量结果(见表3),从测产的情况来看,京科糯609 和京科糯2000 k 每667 m2产量分别为887.7 kg、1 018.9 kg,均达到了丰产的目标。

三、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京科糯609 每667 m2产量为887.7 kg,香甜适口,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不足之处是秃尖较长,长达3.62 cm,可能与2020 年的播种期有关,建议2021 年继续试种,进一步观察。京科糯2000 k 每667 m2产量为1 018.9 kg,丰产性好,果穗大而均匀,籽粒黏香,秃尖小。通过初步试验,2 个品种均适宜在唐河县种植、推广,实际栽培中可根据市场需求和茬口适当调整播期。

由于京科糯2000 k 分蘖较多,占整个生育期内的90%,在试验中我们保留333.5 m2京科糯2000 k 的分蘖,进行观察记载。结果表明保留分蘖与去除分蘖在植株性状、生育期、果穗性状均相同,但产量上不及去除分蘖的。试验说明,在甜糯玉米栽培上,要及时去除分蘖,以减少养分损耗,增加产量。

表2 甜糯玉米试验品种生育期

表3 甜糯玉米果穗性状及产量 2019 年9 月15 日

猜你喜欢

果穗分蘖生育期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玉米新品系合17-7003的组配及表现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多管闲事的邻居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2014年峄城区花生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