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因生命教育而焕发光彩

2021-01-19郑飞雨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生命是成长成才的基点,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高中语文教学又是生命意识教育的良好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所以,许多人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格,渗透生命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文章立足于语文教学实践,分析了高中语文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如何通过生命教育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光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命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3-0044-02

引  言

爱默生曾说:“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的最终任务是发展生命,完善生命,让个体实现生命价值。为了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生命教育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生命教育,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如何借助生命教育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为学生生命增值呢?

一、语文生命教育的意义

《论语》有云:“未知生,焉知死?”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热爱生命是成就自己,服务社会的根本。所以,从古至今,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活着,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也是困扰了无数思想家的一个宏大主题。生命教育是以生命意义、生命意识、生命智慧为主的活动,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使其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从而使他们将现实生活与个人生命价值观相结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1]。生命教育是一种育人教育,它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关乎人自身价值的实现。生命教育的重点是通过生命教育、反思和管理,让每个人成为最真实、最优秀的自己,促使个体生命与天地形成和谐共处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课程中含有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忽视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导致其成为传统语文教学的短板[2]。素质教育背景下,现代教育逐渐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生命教育也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如今,生命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验证。聚焦“生命、生存、生活”,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是语文教学的使命,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肩负起生命教育的责任,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路径

(一)立足教材,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广泛,涉及历史、政治、文学、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艺术性和文学性[3]。此外,教材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发掘教材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在生命教育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生命[4]。

例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不仅讲述了刘和珍的生平及遇害经过,还塑造了一位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的烈士形象。刘和珍的生与死的抉择,让人想起了一个古老的话题,那就是生存与死亡。生存固然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但是,死亡往往更能考验人性,更能凸显生命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存与死亡”作为切入点,整理相关的背景素材,结合1926年3月的“大沽口事件”“三一八惨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开展生命教育:生命固然重要,要珍惜生命,但对国家、人类命运进行终极关怀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价值,树立珍惜自身生命和关怀国家命运的意识。

(二)开展自由讨论,深化学生的理解

高中语文教材虽然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是,教材中的许多内容较为复杂、深奥,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缺少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就很难从中汲取营养,无法达到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样,生命教育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生命教育中,要想让学生形成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情感和心理,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发展学生的生命认知。课堂讨论是学生较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促使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获得认知的有效途径[5]。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

例如,《小狗包弟》一文中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赤子之心。这种至真至纯的情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并非所有人都和巴金一样有敢于解剖自己、拷问自己的度量和勇气。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文过饰非的案例,让学生以“文过饰非与做真实的自己”或“纯粹的生命与投机取巧”为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人性的需求等问题,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

(三)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是生命教育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关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学更加人性化。同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求,聚焦生命、生存和生活,让学生“阅读”生命,思考生命,“表达”生命,积累对生命的感悟,促使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并重发展。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中一些有趣的内容,如郑伯请烛之武“出山”时,烛之武为何请辞,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烛之武面见秦伯后主要抓住了哪一点去说动秦伯。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沟通的知识与技能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灾难突发时的人道主义精神、责任感、国家观念等,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阅读《左氏春秋》《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名篇,使他们了解生命中可能经历的各种苦难,欣赏在苦难的泥沼中盛开的生命花朵,进而思考生命、反思生命、感恩生活。

(四)引入课外活动,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堂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实践才是学生增长才干、掌握真理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将课堂内外结合起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比如,在教学有关自然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动物园、植物园、生态绿地等,使其树立保护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的意识,认识到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教学有关人文、民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演讲、表演、写作的形式挖掘民族生命中的亮点,将其以独特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培養学生的生命意识、民族情感和文化观;在节假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走进社区、养老院进行社会服务,并制作调查问卷,让学生从社会角度探讨一些有关生命的问题,如健康、养老、扶贫、敬老等,从而使他们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客观看待生老病死的现象。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引导家长将生命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重要性。

结  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由语文教学的属性决定的,也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端正对生命教育的态度,深入研究生命教育课题,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冯海英.生命教育: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3):108-110.

[2]林美燕.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2019(12):62-63.

[3]张瑞.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05):62-65.

[4]盖京菊.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J].华夏教师,2018(29):27-28.

[5]魏雪艳.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9(64):47.

作者简介:郑飞雨(1975.5-),女,福建仙游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