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2021-01-19杨伟宏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问题情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物学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初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探索初中生物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该教学方式运用于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使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问题情境;初中生物学;生物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3-0028-02

引  言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则处于教学从属地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和枯燥性,导致学生对初中生物学不感兴趣,参与性不强,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生物学教师开始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即引导学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问题情境教学法运用的原则

(一)目標性原则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要确定教学目标,且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突出教学重难点,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1]。

(二)可行性原则

教师在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设置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答案,同时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在问题情境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成就感,进而对生物学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并主动投入到生物学学习中。

(三)程序性原则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时,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生物学知识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上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一)创设“全课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引导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教学实践证明,一个良好的引导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路紧紧跟随教师。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问题情境要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同时要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比如,在教学“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人类的起源是女娲造人,所以,女娲是人类的始祖。而在西方国家,他们认为人类的起源是上帝造人,所以,他们信奉上帝。那么人类到底来自哪里呢?”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积极回答,如有的学生说人类是由大海里的单细胞生物演变而来的,有的学生说人类是由猴子变的,还有的学生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此时,教师可让学生结束讨论,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人类是由类人猿逐渐进化而来的。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对生物学教材的学习,借助真实的论据证明“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课堂尾声,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以下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在人类诞生之前,地球上已经存在高等智慧生物活动的迹象,而且他们的文明可能远超目前的人类文明。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相关论据,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本质上来讲,初中生物学属于生命科学范畴,是自然科学中的一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基础的生物学知识,还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生物教材,设置递进式问题,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强化思维模式,逐步探索问题答案,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例如,在教学“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搜集整理北方的土地资源、气温条件及气候的变化,然后汇总北方植物的特征,再让学生分析和整理长江以南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及植物的特点。学生经过对比后发现,我国的北方四季分明,植物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森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而长江以南则不同,由于四季变化不明显,植物四季常青,而且森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最后,学生总结出植物的生长与地域的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并且植物的生长依赖一定的环境。在递进式问题情境中,学生会逐步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既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又锻炼了思维能力。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开放式问题情境,就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学生需要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在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固定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探索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积极讨论,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3]。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光合作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光合作用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哪些?学生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自主探究教材内容并进行详细的讨论。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系统的论证,使学生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完善思维,进而加深对其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四)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探索生物学知识,也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预防传染病”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遇到的传染病,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传染病主要有哪些症状?我们应如何有效预防它们?由于学生对这些比较熟悉,所以,在讲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时,他们都能积极参与,纷纷提出预防传染病的相关建议。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運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知欲,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等有促进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文玉,唐贇.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困境及解决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08):245-246.

[2]梁日发.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28.

[3]安学萍.初中生物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亚太教育,2019(07):135.

作者简介:杨伟宏(1974.7-),男,福建连城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学问题情境
自主学习 识“微”见远
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