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方法
2021-01-19曾艺雄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并融入趣味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以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和合作互动,使学生在相互分享与借鉴的同时,提高学习有效性,进而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9192(2021)33-0022-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反思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在学生参与度及主动分析与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并以新课程改革精神为引领,探索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这本身就是生本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体现。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发展规律,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就不会产生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必须分析学情,关注学生的兴趣点[1]。
例如,“网络改变世界”一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劣势,提高辨别网络陷阱的能力,养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而不顾及学生的兴趣点,就会使学生陷入被动听讲的局面,而学生对理论性的说教并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如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网络解决问题的相关事例,以突出“网络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这个主题:学生在课外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利用网络随时与教师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作业,也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进行交流与互动;学生在预习环节,可以搜集名师讲课视频进行预习,并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在课堂学习时和同伴开展集体讨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网络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来创设情境,如人们利用网络交友、学习知识、查询资料、购买物品、求医问药等,这些都展现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办事效率。在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时,教师同样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如某学生由于沉迷网络,彻夜玩手机,致使眼睛出现疾病而影响学习;有的人过马路时还一直看手机,引发交通事故。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进行理论性说教,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使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仅能获取知识,还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进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2]。
二、培养问题意识,提高探究动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问题意识,能够根据学习内容主动提出问题,从而产生探究动机,增强探究意识。
例如,在教学“关爱他人”一节时,教师展示了一则案例:一位老奶奶去眼镜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女士推开了眼镜店的大门,进去后并没有把手松开,而是等老奶奶进门后才放开手。老奶奶十分感激,连声向这位女士道谢,女士说:“没关系的,我的奶奶跟您年纪差不多,我希望当她进商场时,也有人能够为她开门。”教师讲完这个故事后向学生提问:“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通过深入讨论,认识到在社会中,人们应互相关心,关心他人就等于关心自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主动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究。例如,在教学“法不可违”这一节时,在课堂一开始,结合学生对违法行为没有深入认识的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如“什么是违法行为?”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根据教材中表述的“违法”的定义,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他们也认识到一些看似是小事却属于违法行为的情况往往被人们忽视。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对“违法”有了明确的界定与认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提出问题:“违法与犯罪有什么不同?”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讨论,对“违法”与“犯罪”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提问,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3]。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合作互动,集思广益,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供学生探究和讨论: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了特殊保护吗?有哪几部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怎样获得法律的保护?公民依法维权的方式有哪些?维权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在小组中的探究会更加深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
又如,在教学“公民的权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创设情境后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刘与小李去逛超市,可是超市的保安怀疑他们偷了东西,要带他们去派出所,并进行搜身。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李或小刘,在这种情境中,怎样保护自己的公民权利不受侵犯?学生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与讨论问题,他们的探究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促进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熟练应用。此外,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延伸到课后,如在教学完“善用法律”一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关于法治意识的社会调查,调查人们在受到侵害时,是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在调查中,学生需要合作分工,做好记录,写出调查报告等。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实现知识的建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旖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5.
[2]劳婷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2017(04):130-131.
[3]吴佳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时政教学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培训,2017(06):60.
作者简介:曾艺雄(1976.1-),男,福建龙海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