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21-01-19贺扬东
贺扬东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历史学习的水平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加强。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历史课堂进行优化与改善,有效提升历史教学的质量,激发出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方法措施
历史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然而却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被动等现象,这些都为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历史学科所受到的关注与重视也越来越多,教育者更应该及时对历史课堂做出优化,在历史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历史素养分析
历史素养指的是学生在通过课堂历史学习、自主学习历史相关知识后获得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能力以及历史知识。换句话说,要了解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历史素养,就要看学生是否能在教师的指导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法以及自身独立的观点和立场,来分析、判断和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历史问题,并能够得出对应的结论或启示。《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分析与研究历史事物发展的进程,并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理性且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纳入课程目标之中
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长期合理的规划才能慢慢养成,因此,教师可以将其纳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将其视作历史教育升华改革的步骤之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看作是学生价值观、情感态度、基础知识、能力思维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关键的能力与思维品质,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特征,而这又包括了学生个人的历史价值观、对历史的理解、对历史的解释、时空观念等内容。如果教师将其纳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目标之中,就能够确保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直接渗透进日常教学之中,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二)改进与优化历史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与教育相关的理论层出不穷,它们在实际教学中经过了不断的论证与淘汰,其中,构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理论等教育理论得到了长期并广泛的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深入研究历史教学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综合分析历史教学的方式与理念。与其它学科相比,历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更为广泛,涉及到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因此,对教师来说,不仅要具备专业基本的历史素养与一定的教学水平,还要了解很多跨学科的知识。教师在分析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与基本脉络时,不一定要选择某一固定的、单调的方式进行分析梳理,而是可以从不同的标准、依据来进行分析与梳理。例如,历史问题性质影响、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人类文明进步更迭、历史进程发展特征、历史事件发展地点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积极应用情景教学法来加深学生的历史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思考,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反复的论证、细致的思考、深入的理解来体会到历史学习独有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用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技术成果,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现代文学、美术、电影中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描述,让学生对其的认识更为立体。学生通过观看这些相关资料,不仅视野得到了拓宽,还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科技发展的程度是怎样的,同时,也能从直观的影视、图片资料中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价值观与背景,这些都使得历史课堂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直观且轻松地了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构建出立体的历史知识框架,并在不断探究中形成自己独有的历史见解与观点,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加强对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检测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将目光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灌输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上,开始重视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并能够将其熟练运用。而这也就使得教师不仅要高质量地为学生传播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测,这样能有效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水平,使教育改革能够进一步落实与发展。在传统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这一步骤,对学生学习质量检测的方式少,频率低。因此,教师要提高对这一步骤的重视,并将学生评价作为检测学生学习质量中的关键环节,在评价、教学、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更加深入的纸笔测试题、课后作业等多元化的对学生评价的指标,做到全面、有效、客观地检测到学生真实的历史学习质量,并在此基础上灵活改进优化历史教学方式与理念,从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时,这一课主要讲解了英国在17世纪确立政治制度的由来,对当时的文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与分析。虽然通过书本知识与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但并不代表学生掌握得足够熟练与深刻。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丰富的的历史教学活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如知识问答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原本单一的检测手段得到了丰富与完善,学生的学习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学习体验得到了丰富,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常态,因此,学生也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在历史课堂中的参与感极低。而也正因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并没有形成对等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构建平等、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悦。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以鼓励的语言、宽容的提醒、关怀的目光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想说、会说,而不是只做教师的收音机。除此之外,教師还要尊重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客观现象,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或分层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历史课堂进行优化、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素养是教育改革要求的必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明显突破。作为教师,要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彭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学建议[J].教育现代化,2017(14).
[2]于晓丽.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
[3]闫生厚,张烈芳.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8).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