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时期“仁”的内涵与儒家成己之路演进

2021-01-19石学军朱阿丽

关键词:国语论语孔子

石学军, 朱阿丽

一、“仁”的本字及本义

学者对五种较早的“仁”的字源及字义进行了广泛研究。从“仁”字的本源来说,除许慎认为“”为仁的本字外,还有两种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为“仁”的本字。如刘翔认为:“仁字较早的构形为讹变为‘忎’,省变为‘仁’。”[4]159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为其本字。如廖名春认为:“仁”的本字是‘’。由于“人”与“身”通用,“”就写作了身”因形讹为“千”,就写作了“忎”。“”也可写作“ 伈”,后来因心简省为“=”,就变为从人从“=”。“许慎《说文解字》将简省符号=误解成‘二’,于是从人从=就变成了从人从二,伈就变成了‘仁’。”[5]66

从“仁”字的本义来说,有两种有影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仁”的本义重在调整人际关系,意思为人们之间的相亲、相敬、相爱。这种观点源自许慎及段玉裁。许慎《说文解字》释仁为“亲也。从人二”。段玉裁发挥了许慎的解释。他在解释“从人二”时引用郑玄的《中庸》说:“《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他又解释到:“按:人耦(偶)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1]365现代学者多赞同上述观点。如有的学者将“相人偶”解释为“以待人之道来互相对待,以待人接物所应有的礼貌和情感来表达敬意和亲爱之情”,进一步发挥了郑玄的“人意相存问”之意[6]。并认为“和“仁”字,“有着完全相同的涵义,传达着同样的信息”,“都是许慎所说的‘从人二’,它们要表达的都是‘亲也’的‘同类意识’”[7]。还有学者认为,“仁”的本字为“”,“从人从心,当是会心中有人之意。此‘人’当是指一般性的人,特别是指他人。心中有人,也就是爱人”[5]71。以“爱人”释仁虽然有违许慎及段玉裁对仁的解释,但仍属从他人或者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释“仁”;另一类观点认为仁的本义为关注自己。此类观点以梁涛为代表。他认为,“仁”的古文应为是一形声会意字。字‘从身从心’,即表示心中想着自己、思考着自己,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克己’‘修己’‘成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成就自己、实现自己、完成自己”[8]。

二、“尸二”与西周、春秋时期“仁”的禀赋、能力及外在形象的内涵

夷俗仁说明在较古的时代“仁”具有天性禀赋的内涵,在《尚书》中有记载。据《尚书·金縢》载,武王病重,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其理由之一就是“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记载:“尔元孙发也,不若旦也,是佞若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11]周公自述具有“仁若考”“多才多艺”等侍奉鬼神的能力。“仁”示周公自身具备的能力。

“仁”具备天性禀赋的内涵在《国语》中也有体现。《国语·齐语》载:“正月之朝,五属大夫复事。……桓公又亲问焉,曰:‘于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其罪五。’”“质”,韦昭注曰:“性也。”[12]234“质仁”即本性仁厚。齐桓公把本性仁厚作为选择人材的条件之一。这说明此处的“仁”同样具有禀赋的内涵。《国语·楚语下》载:“子西使人召王孙胜,沈诸梁闻之……子高曰:‘不可。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周而不淑。”[12]583叶公子高(即沈诸梁)认为子高“为人”“爱而不仁”,是不能被重用的几个原因之一。“为人”即为人处世,也带有一定的禀赋色彩。这说明“仁”具有的天性禀赋的内涵一直到春秋时期仍存在。

春秋时期“仁”还具有外在形象的内涵。《诗经·郑风·叔于田》载:“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这里用了“美且仁”“美且好”“美且武”三组词汇来描述春秋初期郑国“大叔段”[13]282。“好”,《说文解字》注曰:“美也,从女、子。徐楷曰:子者,男子之美称。”“美”,又注曰:“色好也。”[14]可见“好”在此形容“大叔段”的美男子形象。“武”,郑玄笺曰:“武,有武节。”孔颖达正义曰:“文武者,人之伎能。今言美且武,悦其为武,则合武之要,故云有武节。言其不妄为武。”[13]283“武”是用来形容“大叔段”打猎时的“刚劲英武之形象”。“美且好”“美且武”中的“好”“武”都与男子的外在形象有关,因此石超认为,“仁”应是形容“大叔段”的“‘可畏’而‘可爱’的气象”[15]37,此种观点可取。也就是说,春秋初期“仁”具有外在形象的内涵。这在《齐风》中也有体现。《诗经·齐风·卢令》载:“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卢重鋂,其人美且偲。”“美且仁”“美且鬈”“美且偲”是用来形容春秋初期齐襄公打猎的形象。“鬈”,毛亨传曰:“好貌。”郑玄笺曰:“勇壮也。”[13]349可见“鬈”是用来形容因头发浓密而具有的阳刚之美。“偲”,毛亨传曰:“才也。”郑玄笺曰:“才,多才也。”[13]349《说文解字》曰:“偲,强力也。”段玉裁注曰:“《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偲。’传曰:‘偲,才也。’笺云:‘才,多才也。’许云强力者,亦取才之义申之。才之本义草木之初也,故用其之义。”[1]370这说明“以‘才’训‘偲’,乃是借用初生草木的勃勃生机来比喻青年男子充满朝气而强壮有力的生命状态。亦即许慎《说文》所讲的‘强力’。”[15]38这说明“偲”是用来形容男子强壮有力的生命状态。“仁”与“鬈”“偲”并用,肯定是用来形容男子外在的阳刚之气形象。这与《叔于田》中“仁”的内涵相同。这说明在春秋初期“仁”具有外在形象的内涵。

三、春秋时期“仁”的多重道德内涵及外在属性

春秋时期“仁”已经具备了多重道德内涵,但这种道德内涵也多从外在形象和行为举止方面加以阐述,这在《国语》和《左传》中都有体现。

春秋时期“仁”的多重道德内涵。一方面表现为“仁”有时为一种具体的道德,有时又“被赋予了多重含义”[16]。《国语·周语上》载:“且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忠所以分也,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义所以节也。”[12]41“夫仁、礼、勇,皆民之为也。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12]85《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17]1408忠、信、仁、义或仁、礼、勇或孝、仁、知、勇并列,很显然仁是一种与忠、信、义、勇、礼、孝、智等处于同等的具体道德。然而春秋时期,仁又并非仅限于一种道德。《左传·襄公七年》载:“恤民为德,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参和为仁。”“参和”,杨伯峻注曰:“德、正、直三者和为一体。”[17]952仁又为德、正、直三种道德的聚合体。

“仁”的多重道德内涵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以爱为中心具有多重涵义。其一,爱人为仁。《国语·晋语一》载:“为仁者,爱亲之谓仁。”[12]257以“爱亲”“爱人”为仁。《国语· 周语下》又载:“言仁必及人……爱人能仁……”韦昭注曰:“博爱于人为仁”“爱人乃为仁也”[12]95-96。这与许慎对于“仁”的解释非常类似。其二,利国为仁。《国语·晋语一》载:“为国者,利国之谓仁。”[12]157以“利国”为仁。《左传·昭公三年》记载:“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景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乎!’”[17]1237-1238晏婴通过“踊贵屦贱”这一句话使齐景公“省于刑”,从而造福齐国百姓,因而被后人称为“仁人之言”。这里的“仁人之言”明显具有利国利民的内涵。其三,守礼为仁。《左传·昭公十二年》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17]1341这说明以“克己复礼”为仁,早在孔子之前即已存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盍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17]501-502冀缺夫妇在贫贱之时“相待如宾”以及“出门如宾”“承事如祭”,都与周礼的基本精神之一——“敬”相符,因而被称为“仁之则”。这说明仁具有守礼的内涵。其四,合道为仁。《国语·晋语二》记载太子申生之傅杜原款因受骊姬的迫害将被晋献公下令杀死,临死之时他派小臣圉转告太子申生说:“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不能深知君之心度,弃宠求广土而窜伏焉;小心狷介,不敢行也。是以言至而无所讼之也,故陷于大难,乃逮于谗。然款也不敢爱死,唯与谗人钧是恶也。吾闻君子不去情,不反谗,谗行身死可也,犹有令名焉。死不迁情,强也。守情说父,孝也。杀身以成志,仁也。死不忘君,敬也。”[12]290杜原款以至死不改忠君之情为志向,因而有“杀身成志,仁也”之语。由此可以看出,在杜原款看来,“杀身以成志”中的“志”即正道。所以此处的“仁”具有守道的内涵。根据《国语·晋语二》和《国语·晋语三》的记载,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晋惠公内得里克之助、外得秦穆公之助顺利即位。但他即位后,既违背事先许诺里克的赐予他“汾阳之田百万”[12]311的诺言,进而杀死里克;又违背秦穆公的割让“入河外列城五”[12]308的诺言,交恶于秦国,晋惠公弃信杀臣之举受到秦、晋正义之臣的指责。如秦晋韩原之战时,秦穆公认为秦是正义之师必然取得胜利,其理由是晋献公“杀其内主,背其外赂”。晋国重臣庆郑也认为秦晋韩原之战,晋惠公“忘善而背德”[12]327。结果此战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之后,如何处置被俘的晋惠公,晋公子挚主张杀晋惠公并且拥立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为晋君,其理由是“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12]328。此处的“仁”同样具备符合正义之道的内涵。

春秋时期的“仁”多通过外在的言行或举止以表现其仁的内涵。《国语·周语中》载晋国大臣郤至夸耀他在晋楚鄢之战中的功绩:“栾、范不欲,我则强之。战而胜,是吾力也。且夫战也微谋,吾有三伐;勇而有礼,反之以仁。吾三逐楚君之卒,勇也;见其君必下而趋,礼也;能获郑伯而赦之,仁也。”[12]81郤至自认为他在鄢之战中有勇、礼、仁三德。其中“能获郑伯而赦之”,是为仁。《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晋楚鄢之战中,“郤至从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乘,而俘以下。’郤至曰:‘伤国君有刑。’亦止。”[17]888在鄢之战中,郤至有机会俘获楚国的盟友——郑国国君郑成公,郤至却以“伤国君有刑”为由终止了俘获郑成公的行动。因此他把在对敌作战中有意释放敌国盟友郑成公的这种行动称为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齐桓公与田敬仲饮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17]220田敬仲在白天已经陪齐桓公饮酒的前提下劝谏他停止夜间继续饮酒的言行,被后人称为仁。《国语·齐语》载:“桓公忧天下诸侯。鲁有夫人、庆父之乱,二君弑死,国绝无嗣。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狄人攻邢,桓公筑夷仪以封之,男女不淫,牛马选具。狄人攻卫,卫人出庐于曹,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桓公与之系马三百。天下诸侯称仁焉。”[12]246诸侯之所以称齐桓公“仁”,是因为他帮助鲁国平定了庆父之乱,又存邢、救卫,给各诸侯国带来了巨大利益。由此可以此处的仁是指齐桓公所做的有利鲁、邢、卫三盟国君臣的行动。

四、孔子“仁”的道德修养涵义

众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之仁既有修身,又有爱人之意。修身重在成就自己的道德修养,是爱人的基础;爱人重在教化他人,是修身的发扬。这两者缺一不可,构成仁的完整含义。《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8]817“克己复礼为仁”早在孔子之前就有。“克己”,马融注为“约身”,朱熹则分别注为:“克,胜也。己,身之私欲也”[18]818-819。南怀瑾则注为:“克,就是剋伏下去,含有心理的争斗的意思。”“(克己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恶的思想、偏差、观念”[19]536-537。以上三种代表性的解释见仁见智。我们通过《左传》的事件可以得到证明。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灵王放纵奢侈,大臣子革引《祈招》劝谏他效仿周穆王克制私欲,然而楚灵王虽知此理,并为此斗争了数日,但克制私欲最终没有成功,因此招致乾溪之难。孔子引用“克礼复礼,仁也”来说明楚灵王如果克欲成功,必能免难。对此,刘宝楠解释说:“左昭十二年传言楚右尹子革,讽灵王以祈招之事也。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载。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20]262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克己”,既有约束自身行为的意思,又有战胜自身欲望的含义。不过,比较起来,朱熹与南怀瑾的解释更贴切。“克己”是要战胜自己的奢侈欲望,并且只有战胜奢欲,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社会规范,才能称得上仁,这也是“为人由己”的深层意义。

如何克己以修身?孔子给予颜渊的答复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朱熹注曰:“非礼者,己之私。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私胜,则动容周旋无不中礼,而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21]132朱熹把人的奢欲用“己之私”来概括,把礼的内核用“天理”来解释。由朱熹的解释可以看出,孔子主张以礼来约束人们的一举一动,以达到克制奢欲、提高道德修养的目的。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1]92“能近取譬”,朱熹注曰:“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于此勉焉,则有以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21]92可见在孔子看来,实践仁的方法是从自己做起。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换位思考,先要考虑自己所做的是否是别人想做的,自己不想做的是否是别人不想做的。要将心比心,从自我做起,然后由己及人。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之仁首先要求自己做到。《论语·里仁》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0]151-153《论语·卫灵公》则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631忠恕之道不但是孔子之道的核心,而且是仁的重要内容。刘宝楠说:“是故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立己达,忠也。立人达人,恕也。二者相因,无偏用之势。”[20]153此处的“忠”即克己,要求自己提高道德修养。“恕”,则侧重于教化他人。《荀子·法行》记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22]537在君臣、父子、兄弟三大关系中,孔子要求自己先要成为忠臣、孝子、敬兄的榜样,才能要求别人,这显然是用推己及人的思路释恕。也就是说,即使仁思想中要求别人的恕,即通常所说的“爱人”,也要求自己首先做到,这是孔子仁的思想的重要特征。

五、战国时期思孟学派对“仁”的道德修养涵义的发扬

《郭店竹简·五行》记载:“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23]3-4魏启鹏解释说:“《通典》卷五十三引《周礼·地官·师氏》马融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行、简文‘德之行’,含有修身之义。行之于己,正心修身也。……德不内形于人,其所为所行非德之行,而仅属执行、奉令而行,犹《孟子·公孙丑上》所指‘人役也’。”[23]5《五行篇》为思孟学派的作品。它充分发挥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中的“克己”思想,并用“德之行”与“行”来区分。“德之行”,是指克己修身,即内心有德。“行”则指德表现出来的行为。只有内心有仁德,表现出来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仁。如果内心没有仁德,只有仁的行为,则很可能是阳奉阴违。

“成己”意义上的“仁”在《郭店楚墓竹简》的其他思孟篇章中同样有明显表现。这可从与以孝释仁、仁的由己及人的思路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其一,以孝释仁。以孝释仁起源于《论语》。《论语·学而》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0]6-7有子把孝悌作为仁德的根本。而孝在《论语》中首先是一种道德修养。《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0]48-49这是从养父母之身的基础上,论述要对父母有敬爱之心,从而指出养父母与养宠物的区别。《论语·为政》又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0]51这是论述养父母之心即养父母的精神的重要性,要使父母精神愉悦。《论语·学而》载:“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0]27这是从养父母之志的角度论述孝。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都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由此可以看出,《论语》中以孝释仁,即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阐发仁的思想。

《论语》中以仁释孝的思想在《郭店楚墓竹简》中得到体现。《郭店楚墓竹简·六德》载:“子也者,会埻长材以事上,谓之义,上共下之义,以睦□□,谓之孝,故人则为[人也,谓之]仁。仁者,子德也。”[24]171此处又提出了“仁者,子德”的观点。正如梁立勇所言:“简文将‘仁’释为子德,并不是要以这六者的社会地位来比拟六种德目价值的高低,而是要将这六种德目的内涵特征与君、臣、父、子、夫、妇六者对应联系起来。在儒家看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要高于以包括君臣关系在内的社会其它一切关系。”[25]《郭店楚墓竹简·六德》又载:“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为昆弟绝妻,不为妻绝昆弟。为宗族疾朋友,不为朋友疾宗族。”[24]171《六德》的作者强调血缘亲情高于以君臣朋友为代表的社会关系,而血缘亲情中,除父母之外,子德最重。“仁者,子德”,不但将“仁”的内涵与“子”对应起来,而且还说明仁在圣、智、仁、义、忠、信六德中的地位仅次于圣德,地位非常高。《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载:“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施,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无隐德。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古者虞舜笃事瞽盲,乃戴其孝;忠事帝尧,乃戴其臣。”[24]123-124“孝,仁之冕”,这是思孟学派的新观点。“冕”,许慎释曰:“大夫以上冠也。”[14]156孝为仁之冠,可见孝在仁德中的重要地位。《唐虞之道》大力宣扬舜的孝道,这与二十四孝中舜孝感天地的故事有类似之处,这说明此处的“孝”不仅只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而是与内在的孝德修养密切。

其二,由己及人。强调由己及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修身的重要特色。《论语·颜渊》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0]505又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20]505-506“政者,正也”“子欲善而民善”,都强调了率先垂范作用的重要性。这在“仁”中也有所体现。《论语·雍也》载:“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0]249我们发现,仁的由己及人的修养方式在《郭店楚墓竹简》中也有记载。《郭店楚墓竹简·淄衣》载:“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也争先。故长民者,章志以昭百姓,则民致行己以悦上。《诗》云:‘有觉德行,四方顺之。’”[24]78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也争先,同样是由己及人的道德修养模式。又载:“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道,岂必尽仁。《诗》云:‘成王之孚,下土之式。’《吕刑》云:‘一人有庆,万民赖之’”[24]78禹立三年百姓尽行仁道,是因为禹为百姓做了好的垂范作用。更为难得的是,《郭店楚墓竹简》强调仁的出发点是内心。《郭店楚墓竹简·五行》载:“仁,礼义所由生也,四时之所和也。和则同,同则善。颜色容貌温变也。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中心悦之焉,迁于兄弟,戚也。戚而信之,亲。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24]102“仁”产生于“以其中心与人交”。“中心”即内心。又载:“以其外心与人交,远也。”[24]102“外心”与“中心”相对,用“中心”与人交往,会使人“悦”;用“外心”交往,会使人“远”。“中心”与“外心”的对比,凸显了真心或诚心的可贵。基于“中心”的仁,是道德修养的起点。由此而发的“仁”必然会对百姓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国语论语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妈,你好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