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探究
2021-01-18潘锦程
潘锦程
解决问题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新课改的实施又将解决问题教学抬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相较于其他内容的学习来说,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将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科学安排课堂教学顺序,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水平。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对此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1. 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授课方式缺乏创新。
2. 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类型丰富多样,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延续以往的教学经验,将问题进行分类讲解。一种类型的问题设计成一个教学任务,这种问题讲解方式虽然看上去省时、高效,但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是记住了大致做题步骤和答案,做题的时候生搬硬套,对变化的题目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3. 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许多教师采用题海战术,认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掌握解题技巧,这种方式虽然一时效果显著,但是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多样化探究
1. 设置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针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教师要想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设置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例如: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张老师和王老师一起去文具店买连环画作为节日礼物,张老师买的数量是两个人购买总数的70%,并且比王老师多5本,请问两人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此题目讲解完毕之后,教师紧接着提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王老师又买了10本,那么两人谁买的连环画数量更多?占总数的百分比是多少?”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有效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
2. 注重信息提取,强化学生分析能力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审题正确,那么整道题就相当于已经解开了一半。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强化学生对题目信息的收集和整合能力,要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善于寻找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知识合理运用到解题当中。例如:
工程队组织道路施工,其中用到的压路机前轮直径0.6m、宽1.5m,后面左右两轮都是直径为1.6m、轮宽0.8m。压路机在工作中每分钟前进4米,半小时后的压路面积是多少?
此题将数学和生活结合在了一起,通常压路面积只需要考虑压路机前轮的大小,但是本题中不仅告知了前轮的大小,还提到了后面左右两个轮的大小,学生很容易被这种多余的条件所干扰,影响思路。对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排除多余条件,只留下有用信息进行思考。
3. 利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一旦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就会无从下手。数学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画图分析法,指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从而更好地厘清解题思路,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例如:
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km。两人相约周末一起出去玩,周日早上9点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小林每分钟骑0.25km,小云每分钟骑0.2km,什么时候两人可以相遇?
这属于一道典型的路程问题,需要通过列方程式进行解答。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两段行驶方向的线段图将数字信息和文字信息一一对应,便可轻而易举地得出以下结论: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那么设两人x分钟后相遇,则可列方程:0.25x+0.2x=4.5,解得x=10,即两人10分钟后相遇。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解答,学生在运用数形結合解题的过程中,可将烦琐、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化和简单化,不仅加快了解题速度,同时也感受到了用数形结合方式分析问题的便利性。
4. 鼓励学生创新,探究不同解题思路
在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让学生通过灵活运用不同解题思路,来解决数学问题。在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与发现表达出来,总结不同解题思路的特点。同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出最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掌握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这可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来说,解决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数学思维能力,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开发区石予小学)
责任编辑: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