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丁文江科学思想观
2021-01-18孟广斌
【摘要】本论文探讨的是丁文江的科学思想以及他在我国现代科学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影响。作为一位科学家,丁文江对科学有其独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他的科学思想已经渗透到了他思想的其他方面,比如历史、政治和文化等众多领域,进而形成一种科学哲学理念,具体来说就是,丁文江用科学的标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衡量一切事物,科学上升为对他的价值信仰。因此,丁文江在中国近代科学主义和科学思想的传播中占有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丁文江;科学思想
丁文江科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丁文江科学思想背景
一、“玄科论战”的时代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英国人利用大炮攻击中国,给清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使清朝的腐朽统治日益动摇。在两次失败后,国人开始反思,进而得出是“器”不如人的结论,即技术、武器不如欧美国家先进,于是有了国人的第一次觉醒,提出了“中學为体,西学为用”的振兴口号,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登上历史舞台。
然而,在武器装备、人员数量均明显优于对方的情况下,甲午中日海战的爆发,使得洋务运动最大的成果“北洋水师”灰飞烟灭,清王朝再一次遭到沉重打击,人民更加水深火热,洋务运动也以失败告终,于是有了国人的第二次觉醒,“制不如人”,即国家的体制不如别人先进,应当废弃封建王朝,建立民主共和的体制,才能使国家走向富强。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他与张勋复辟的闹剧、军阀混战多年,并没有使中国变得富强。反而使得国家日渐羸弱。在此迷茫的时候,有了国人的第三次觉醒,“人不如人”,即民智不如别人,在此背景下,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新文化运动”,旨在打破旧思想,启发民智,建立科学、民主的新思想。
在此期间,新文化与旧文化猛烈碰撞,在激烈的讨论中,“科玄论战”成为了重要的论战之一。在第一次世界战争结束以后,中国派梁启超先生,也是中国观察组成员赶赴欧洲,他对战争过后的欧洲各国的思想状况表达了一些观点,他在《欧游心影录》书里提到,以这场人类灾难性的战争为例子,他认为在现代文明中科学万能论破产。张君劢在清华大学做关于“人生观”的演讲时,他提到了科学不能完全解释一种人生观,学生应该重新思考科学的价值含义。他演讲的思想立即引起了科学派的抵制,于是科学派旗手丁文江首先发文称张君劢的观点为“玄学鬼”,并引发了一系列围绕“科学和人生观”讨论,后人称之为科玄论战。
二、国外达尔文思想改革
1898年百日维新之后,丁文江认识到中国所存在的危机,与所有爱国青年一样,丁文江开始寻找打破腐朽体制的救国救民之路。在其恩师龙研仙先生的引导下,他的目光并不仅仅滞留于中学,西学的璀璨光芒早已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丁文江于1902年,东渡日本开始了海外求学的道路。两年之后,随着中国形势的变化,国内爱国救国气氛逐步高涨,受此影响,丁文江于1904年转赴英国留学。初抵英国时,丁文江就读于林肯郡司堡尔丁镇的中学,开始对西方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在1911-1919的8年时间里,丁文江积极投身于教育、办学和科学研究中,对推动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中国的地质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国地质研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1919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英国科学家欧内斯特发现质子,质子的问世是世界科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中国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德先生”和“赛先生”对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发起了冲锋,“五四”运动的兴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不仅仅是一场爱国的政治运动,更是一场解放思想的运动,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思想带到了中国,科学的思想、语言的革新、民主的意识、打破封建的三纲五常等接踵而至。从“五四”运动以后,丁文江的科学思想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而是延展向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领域、政治领域、信仰体系等多方面。因此,1919年成为丁文江科学思想的分水岭。
第二节丁文江科学思想体系
一、科学思想的体系
1923年2月14日,张君劢做了人生观的重要演讲。他认为科学是通过合理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相同对象解决问题具有单一性和客观性,而人生观更注直觉、心里等因素,是人的主观意识所操控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两者虽不完全对立,但有其的对立属性,科学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生观。丁在君则认为他的太过保守,对科学有所了解,但不深入。于是当年4月12日,丁文江发表《玄学与科学》一文,。阐述其观点,“科玄论战”正式开始。
其后陈独秀、梁启超、胡适等双方辩手多次展开辩论,丁文江作为科学派更是出版了《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玄学与科学的讨论的余兴》、《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三篇长文对其开始了博弈。他把自己的观点用文章完全阐述起来,展示了自己的科学观点。
二、科学与人生观
丁文江对科学持高度认可态度,并提出“科学万能”这个观点,为此,对于张君劢提出的无法借助科学来解决人生观问题这个观点,丁文江显然并不认同。丁文江对科学万能进行阐释,指出这种万能体现在使用方法上,从知识层面上来说科学方法是万能的。丁文江认为科学是一种认识方法,它具有普遍性特点,它所涉及的范围从自然界的万物,到社会人生,都没有任何的限制。社会心理现象属于人生观的一种,更不能脱离科学研究的范围。他认为人生观和科学观是不可分离的。
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反驳张张君劢“精神科学与物质科学对立”的观点,丁文江指出:“我们所知道的这些物质,其实是在感官接触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然后通过概念的推理而形成的。”科学就是研究这些概念的推论。为什么我们要把精神科学和物质科学分开?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分?说什么科学方法不能支配纯粹心理现象都是无稽之谈。”通过这样的观点来反对张君劢把社会当中用科学能解释的问题神秘化,把人生观问题排开在科学之外。
论战里,丁文江只是说明了科学能够推演人生观,就是人生观不应该脱离科学而单独存在,并未对科学反映人生观的本质联系进行说明,这就让他的反驳有点例证不足。
三、科学的方法论
丁文江对科学进行深入解读,在其看来科学并非是由某种和方法相关的数据来界定,同时他也指出,科学数据和人们知晓的各类事物都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在积累相应的知识之后,能转变为其思维活动中的概念。科学是一种吸收知识的方法,这是科学自身的最大特点。他明确指出,不管是科学的万能也好,还是科学的普遍性,或者是科学的贯通也罢,都是因其方法而非材料。丁文江提出的方法论观点,能为人们在开展科学实践过程中提供指导。丁文江对科学方法论进行归结,从中得出一些规律。首先,丁文江认为科学的基本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科学主要就是描述,而这也是科学的基本目标。丁文江对此专门指出:“科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把外界事实进行分类,得出这些事实的秩序。在分好类之后再想到简单的公例。”丁文江认为应把科学定律理解为多数人的经验主义分类,且该分类是通过合理的逻辑总结出来的。丁文江认为科学的方法论并不能和一种自然体系相提并论。以欧洲国家为例,在工业技术形式的发展中科学知识被普遍运用其中。丁文江认为实验室中的科学理论并不能知道实践中的工业发展。其次,丁文江认为科学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方法论。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的是丁文江阐述的科学方法也存在缺陷。他的这些论述出现支撑缺位问题,和物理学和化学等基本科学的一些科学思想不符合,如物理定律与经验主义就出现不符合现象。可见,分类的科学方法论存在反例等挑战,所以并不能完全说明科学,就像物理化学等基本定律一样,这些方法论可能会存在于科学理论的范围之外,但是这些理论不一定会对科学产生影响。这类定律虽然使用理论、概念作为理论的依据支撑,但这些概念的有效性和直接观察到的经验并没有直接联系,它们在系统中具有的这些功能非常重要,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丁文江对科学方法有自己的解读和理解,并把它界定为一种归纳逻辑,尽管他也认可演绎法,不过,他坚持认为演绎须在归纳基础上实现,而推论则是在经验基础上实现。他过于强调归纳逻辑,并没有意识到演绎在科学中的重要性,对于科学抽象和理论分析这方面比较忽视。最后,丁文江认为科学与道德价值可调和,他还提出相应的调和方法。在他看来,“科学是教育和修养的工具,且是最好的工具,而学科学的人,除了具有勇于探索真理的能力之外,还需具有爱真理的一颗诚心。”他希望通过教育的途径来有效的传播科学,帮助人们有效地完成和平和谐的普遍目标。
四、科学与信仰
丁文江认为,人类道德必然是随着科学思维的发展而进化的必然结果,他提出了“科学方法无所不能”的思想。丁文江提出,人类和动物一样,天生具有宗教性。这是出于人类对生存的渴望而固定下来的,是人类所面临的不可预知的事物所造成的。在科学和信仰的问题上,丁文江的理论缺陷主要在于,他从抽象的角度来看人,他夸大了宗教中提到的心的作用,将动物的特征直接与人类社会进行了比较。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群体学习”概念。丁文江的科学体系不是泛泛而谈的科学,而是以实证主义为原则,全面具体地探讨科学的哲学基础、科学知识的来源、科学的功能性、科学与逻辑的关系等。他的理论包括整个科学技术哲学,展示出了对科学的理解较为深入。他经常把政治与社会人生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胡适,《人生有何意义》,九州出版社,2013.
[2]于保红,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中国思想界的一场大交锋,纵横,2013.04.
[3]李乾明,公式主义批判与作文童心的回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11.
[4]谢双双,丁文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05.
作者簡介:孟广斌(1986.7—),性别:男,籍贯:山东省新泰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