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校园的实践探索

2021-01-18马文莉

考试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学校园传统文化实践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孕育了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同胞的精神品格,是我们中华人民可以代代相传的核心素养,也是我们民族坚定不移、不可丢弃的价值取向。在新的现代到来之际,我国各地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的课堂当中,走进校园,走进校园的各个角落,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活动,针对小学生围绕我国核心素养展开,展开国学主题教育和传统文化理念的熏陶,深入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践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校园;实践

一、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小学生学习有了更多的来源,借助互联网平台,他们有了更多学习的渠道,五花八门的信息搭载互联网的载体,进入了学生的眼帘,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没有尺寸的把握,往往是什么都学,不会区分,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学校能够接受明确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理念,做好理念的践行。所以,我国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是极其重要的,在对学生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民族信仰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校园,走进小学生的课堂,让小学生能够深刻学习,深入认知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这种精神、这种价值观传承下去,学校要做的还有很多,教师要学习的也有很多,文章提出一些相关的策略,希望起到参考的作用,也希望对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较为正确的引导。

二、 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校园的策略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培育,是时代赋予学校和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学校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其与各个学科的内容相结合,充分地将中华的传统优秀文化与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有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

首先要明确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实践的必要性,让教师与学生达成在此层面教育的共识。教师首先能够明白,通过将传统文化在课堂上传播,不仅可以唤醒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且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添加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光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而且可以有序地推动教师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在与学校课堂学科结合中,将传统文化与品德教育课堂相结合是最好开展,也是最有利的。首先,品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助人为乐,与他人友好相处,而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涵,同样可以起到让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精神,体验我国民族精神的魅力。让学生更加深度的思考和学习,有力推进品德教育课堂深入的教学,也让学生将品德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可以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当中,将学习到的品德教育、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有利于文化的传扬和传播,这样学生不光提升了自己的良好品德,而且达到了传播的作用,是百利无一害的。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校也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比如在美术或者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书法,美术,剪纸等艺术上的教学,让学生多学习中国传统的一些文化,比如学习京剧、葫芦丝等传统乐器,了解更多国学知识,满足他们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作品比赛,比如制作灯笼、剪纸等手工大赛都可以让传统文化与实际更好的结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调查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然后进行组织,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作为主体,也可以使活动举办更好地开展,在互动的实际举行中,丰富校园文化,也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传统文化领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以学校文化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活动实践相融合

传统文化不同于其他学科,学校应该结合传统文化内容融合学校文化,将学校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好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内组织开展,提升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在过传统节日时,学校也可以開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如在中秋节,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诗句的比赛;在元宵节来临之前,学校就可以组织猜灯谜比赛;对于端午节,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的龙舟赛。让学生通过传统节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每个传统文化节日都有自己深刻的意义,对学生传承文化,树立价值,塑造学生人格,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学校应该把握这一点,做好节日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深入传统文化的了解,都有良好的基础和铺垫。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相当丰富的民俗活动,所以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民俗活动。比如动手操作捏糖人、制作月饼、包饺子等美食相关的民俗活动;也可以进行相关礼仪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让学生走进养老院、社区等,体会为老人进行服务,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表演节目、诵读诗歌等,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懂得尊敬老人,这样学生在家也可以尊敬长辈,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从而变得孝亲敬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

比如为了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提升,学校可以开展围绕校歌、校旗等内容为核心,让学生进行设计的实践活动,其中可以让学生从健康、快乐,包容、执着等理念进行出发,设计这些内容,这样就将传统文化的理念结合进了学校的文化当中;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创意比赛,将学校文化与健康、积极的核心理念相结合,列举身边发生的事项,说明核心理念的重要性,从而将活动落实,也能够达到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的目的。

(三)以教师为主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

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引导者,学校要想将中华文化与学校内容相结合,教师是最关键的一员,所以教师首先理解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通过结合课堂内容研究出加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在提高教学成绩的同时能够发展为全面性人才。

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方式,应当结合教师所教授的课堂科目,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包含的名人传记讲给学生听,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思维拓展。比如可以为学生播放《长征故事》的视频,让学生诵读红军故事相关的诗歌文章等,然后结合视频和诗歌的诵读,撰写我国红军故事相关的征文,让他们学习红军长征时不怕困难、不畏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我国壮丽河山、传统美食的视频欣赏,注重对他们文化的熏陶。有机会的话,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外出参观名人故居,实地走访,在实际生活当中学习名人精神,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欣赏我国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在学生课间活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走进课间活动”的集体活动,让学生一起学习做《弟子规》体操,在广播播放《弟子规》时,学生跟随《弟子规》一块儿进行体育运动,将文化与体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熟练掌握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只有在生活当中融入传统文化,才能让学生根植于心,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观念。

教师也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别准备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诗歌朗诵、话剧表演、情景剧表演等,在主题班会上进行表演展示,一方面可以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上的交换,促进学生交流能力水平的提高,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树立自信,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自我,起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四)在校园里营造传统文化浓郁的氛围

学校教学楼道、墙面等地方可以贴一些古今贤文,让小学生通过古人智慧的结晶,了解其中存在的意义,让小学生能够受到其中内容的熏陶,对他们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学好仁、义、礼、智、信,在实际中践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名言,体会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理,让他们在熏陶中学会感悟、得到启发,然后树立好人生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

学校也可以将学生的相关的优秀作品贴在教学楼当中,用某些学生真实的事迹和总结,更加直观的影响到其他周围的学生,让这些学生的事迹能够起到示范和鼓励的作用,让更多的同学投入到践行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行列当中来,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

其次,学校的社团活动也是拓展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在社团活动当中融入传统文化也是很有必要的。学校可以开展书法班、武术班、象棋班、手工剪纸班、器乐班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类别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可以每周集中的举行一次,这样,有兴趣的同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就可以实践自己的兴趣,让自己的特长得以被发挥,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项能力水平,营造学校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对核心素质的掌握。

三、 总结

文化是我们历代祖先的总结,也是他们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维系我国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能够继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一步,所以加强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念,记住我国的千年古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势在必行,学校必须将此进行落实。总之,学校通过以上介绍的一些策略,在课堂中实践传统文化的教学,将其与学科进行结合;将学校文化作为载体与活动实践相融合;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落实传统文化的实践,就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培养小学生对核心理念的掌握,让他们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文化理念,中华精神根植于心,提高他们的濃郁兴趣,也让他们将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进行传承。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郝业莉.初中语文课本如何“渗透”国学教育讲青少年笔记[J].教育教学研究,2015(40):53.

[2]梁纯.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几种基本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4).

[3]周少华.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经典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5):332.

作者简介:马文莉,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川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校园传统文化实践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小学校园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浅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小学可持续性校园景观环境浅析
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