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灌溉井的现状及隐患消除对策
2021-01-18郭力涛
董 倩,郭力涛
(1.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2.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4)
1 陕西省基本情况
陕西省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56 km2,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北向南可划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盆地、陕南秦巴山地三个自然地理区域。陕西省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省份,全省耕地面积5996 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多年稳定在4600 万亩左右,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23.3 亿m3(居全国第19 位),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230 m3和588 m3,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受特定自然条件和地理因素影响,水量分布年际、年内变化大,更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状况。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水质好、分布广、供水延续时间长、且有可恢复等特点,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供水水源【1】,2019 年地下水供水量31.11 亿m3,占总供水量的33.61%【2】。
2 陕西省灌溉井基本情况
陕西省水井发展从古时的“掘井而饮”到“凿井汲水浇田”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取水方式从轱辘绞车、翻斗水车到解放初的人力链条式水车,也经历了近百年的岁月。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人力式水车为机械和电动水车,继而又被研制、生产出的各类水泵所取代。由于实现了打井、抽水机械化,又名为“机井”。陕西省机井建设由浅到深,布局由点到面、由漫滩到阶地、由平原到高原、由丘陵到山区,遍布全省各地。机井类型由砖井、木管井发展到筒井、大口井、管井、辐射井、轻型井、多管井等。陕西省农村灌溉井于20 世纪60 年代初开始发展,70 年代形成建设高潮,主要分布于关中盆地、陕北风沙滩区、汉中盆地。农村灌溉井在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陕西省农村灌溉井数量多,分布广,排在前三位的地区分别为:榆林市、渭南市、西安市。据统计全省农村灌溉井现有数量184438 眼,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有26564 眼,截止5 月底已处置12030 眼。产权为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两种,集体所有类产权属于各村所有,由村集体安排专人或者个人承包管理,个人所有类由其权属人管理,灌溉井的日常运行维护由落实的管理人员负责。现状管理方式为乡镇统一管理辖区内各类灌溉机井,并依据权属划分责任,由村委会和个人具体管理运行,各区县水利局进行行业监管。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新建灌溉井工作已由水利部门调整到农业农村部门,按项目组织实施,经验收后移交灌溉井所在村民小组,水利部门不再具有新打灌溉井的投资和建设任务。
大型灌区内井灌发展态势,例如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地处古三门湖沉淀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其味苦涩,水质较差。地下水矿化度在0~1.7 g/L的宜井灌面积44.29 万亩,占总面积的37%,主要分布渭河一级阶地、石川河阶地及灌区东北部。矿化度在1.7 g/L~3 g/L的半宜井灌面积46.36 万亩,占灌区总面积的38.7%,分布在灌区的中南部。灌区地下水总资源量1.68 亿m3,可开采量1.30 亿m3,其中宜井灌区总资源量1.27 亿m3,可开采量1.02 亿m3。现状灌溉开采地下水量0.162 亿m3,工业、生活开采地下水0.21 亿m3。据统计,20 世纪80 年代末灌区机井配套数量约3013 眼,90 年代后期渭河来水减少,灌区降雨量偏少,机井数量增至3540 眼,
2000 年后灌区作物结构调整加快,多次出现作物灌后受害事件,群众灌溉水质要求提高,灌区机井数量有所增加,达到3800 眼。近年来基本维持在3800 眼左右,日供水能力约150 万m3每日。渭南市洛惠渠灌区土壤含盐量大,地下水矿化度高。多年来,随着灌溉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得到有效补给、水质得到一定改善,在宜井地区推行渠井双灌,以渠养井、以井补渠,淡化盐分、防止返碱,促进良性循环。
3 灌溉井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灌溉井隐患处置资金短缺,基层工作开展压力大
大部分农村灌溉井的管护主体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受益人基本上为一家一户的村民和个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贫困山区,土地面积少,农户收益十分有限,因此农户不愿意出资处置灌溉井隐患,而村级组织也没有资金来源。另外,基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灌溉井安全排查和隐患处置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单靠区县水务、农业部门一个科室和街道办、乡镇的一个水管员是难以按时完成隐患处置的,隐患处置任务还十分艰巨。
3.2 部分地区管护维修经费不足
部分农村灌溉井经过多年运行,设施老旧,因基层管理经费不足,不能及时维修养护,影响灌溉效益正常发挥。
3.3 部分灌区灌溉无法保证
近年来由于工程性缺水,下游有些群众只能弃渠用井,造成地下水过量开采,水位下降,又无渠水补给,渠废井毁,影响农业生产。
3.4 群众安全防范思想意识不强
个别灌溉井存在运营管理不规范,安全措施资金投入少,安全设施不配套、没有设置明显安全标识等问题。另外,个别群众对报废机井填埋有抵触情绪。群众安全防范思想意识不强。
3.5 大部分农村灌溉井未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因为历史原因,大部分农村灌溉井未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加之审批制度改革,解决这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
4 对策及建议
4.1 强化行业监管,消除安全隐患
有关部门进一步夯实农村灌溉井管护责任,强化行业监管,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处置”的原则,加强灌溉井取水管理,组织对农灌井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排查,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查清工程权属、工程取水情况,安全管理情况,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动态消除安全隐患。对农村灌溉井产权人明确的,由产权人消除安全隐患;对农村灌溉井无法明确产权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置。对废弃大口井一律填埋夯实,恢复地貌;对其他废弃井,按照有关规范进行全井回填或加盖封堵。对在用井,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2 加强宣传力度,创新管理模式
各地组织开展农村灌溉井安全知识进村入户、进田间地头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普及安全常识,增加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积极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建议加强政策研究,明确新建灌溉井,必须办理取水许可手续,不断提升灌溉井建管的规范化水平。
4.3 配套专项资金和落实补助资金
建议配套农村灌溉井隐患处置专项资金和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补助资金,也可由小型水利经费或以工代赈方面资金给予倾斜。农村灌溉井隐患得到全面处置和配套设施维修养护。
4.4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从取水许可、工程确权、管护、废弃井处置、安全隐患处置等方面明确各相关方的职责和管理要求。理顺农村灌溉井管护机制,明晰所有权,办理产权移交手续,落实管护主体和安全责任人。建立灌溉井安全隐患举报制度和各级安全隐患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4.5 加快灌区骨干工程建设,持续实施节水改造
持续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提升灌溉用水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受益。
4.6 建立全国灌溉井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全国灌溉井信息化管理平台,定期更新数据,实施动态监测。确保灌溉井长期发挥效益,工程良好健康运行。
5 结语
加强农村灌溉井灌溉井运行管理,强化行业监管,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迫切要求,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应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对农村灌溉井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