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西省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点及对策
2021-01-18董倩
董 倩
(陕西省河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18)
1 陕西省大型灌区基本情况
陕西省属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呈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因而表现为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夏季高温炎热多雨,四季分明,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属于典型的中国北方缺水和干旱频发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陕西省灌区在陕西省粮食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陕西省现有大型灌区12个,设计灌溉面积120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44万亩;水库36座,总库容13亿m3;抽水站495座,装机容量35万kW;干渠总长1575 km,支渠3673 km,骨干建筑物9086座。陕西大型灌区在管理上普遍推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方式,灌区管理中心负责支渠及以上工程管理,斗渠以下工程由群管组织(段斗人员、农民用水协会及村组)负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既能确保骨干工程正常运行,又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实行多年,效果较好。大型灌区年均渠首总引水量达32.3亿m3,其中灌溉引水量15.19亿m3,斗口引水量10亿m3左右。12个大型灌区以占全省总耕地28.5%的面积,出产了占全省总产53.8%的粮食和80%的商品粮,连续十年来,大型灌区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是陕西省名副其实的“粮袋子”“菜篮子”和“果园子”。
2 信息化建设现状
陕西省大型灌区开展的信息化项目主要包括:依托部“十五”“十一五”两期大型灌区信息化一、二期试点项目(泾惠渠(一期)、交口、石头河、石堡川),省级灌区信息化试点项目(宝鸡峡、东雷抽黄一期),续建配套项目中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交口、羊毛湾、泾惠渠),大泵改造项目(交口,东雷抽黄一、二期,宝鸡峡)等,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灌区占到陕西省大型灌区的75%。总体上来看,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续建配套建设项目,自2008年至今,灌区信息化建设投资总计21832万元,占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投资的3.5%。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根据各灌区实际需求,主要开展的通讯网络、信息采集与存储、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1 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各灌区围绕基础设施、通讯网络、信息采集和应用系统等多个方面开展了逐年度、分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灌区计算机局域网、骨干通讯网络、水资源调度中心等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加强,为灌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2.2 灌区信息设施实用化水平不断提高
灌区信息化为解决灌排工程分散、配水过程复杂、工程安全检测难度大等提供了重要手段。各灌区围绕水文监测、防汛抗旱、工程管理、水资源调度的需求,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数据库建设和应用软件系统升级改造,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程度和应用服务能力。
2.3 灌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质量逐步提升
大部分灌区制定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设施运行管理有关规定和网络信息保密办法,如交口抽渭灌区将信息化设施运行管理维护费用列入年度维修养护经费,保证了系统安全和正常运行。各灌区单位基本落实了专管人员,部分单位还成立了专管机构,专门负责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如宝鸡峡灌溉中心为发挥根据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情况,成立中心二级单位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管理,并要求从信息化项目的开始就要参与和掌握信息化建设内容,保障了系统运行维护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3.1 规划与标准问题,灌区规划设计不全面,建设标准不统一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流程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战略高度、全局角度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目前全国灌区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灌排中心编著的《大型灌区数据库建设指南》并未作为行业标准颁布,具体实施时与灌区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实际应用效果不好,《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对指导灌区信息化建设有很强的支撑作用,但是缺乏核心灌区业务流程梳理和规范。灌区信息化建设缺乏对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全局性的考虑、对设备性能的把握和对建设规范的理解,造成了项目前后期、参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建设标准参差不齐,设备配置兼容性差,系统瓶颈制约因素较多,形成系统难集成、难管理、难维护的“三难”现象。
3.2 建设资金问题,信息化建设投资和运维经费落实难到位且分配比例失调
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投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未能单独立项。信息化建设投资在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总投资的占比为3.5%,占比很小,建设资金得不到保证,导致灌区信息化建设内容偏少,覆盖区域有限;灌区信息化建设应用软件投资仅占信息化投资12%左右,相关业务系统缺乏后续资金支持,制约了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3 需求分析与软件实用问题,灌区信息化建设方案和内容与灌区实际管理工作结合不紧密,软件实用性较差,建设成效不突出
部分灌区编制规划或实施方案阶段未能系统全面地分析和掌握灌区自然环境特点、灌区业务管理流程和已建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在信息系统建成后才发现其适应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较差,无法与原有的资源衔接,脱离灌区管理的实际等问题。由于灌区技术力量薄弱,灌区参与需求分析的深度不够,信息化系统建成后应用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培训和试运行才能初步掌握,使得灌区信息化建设成效不突出。
3.4 运管体系与人才队伍问题,运行管理体系不健全,专管人员较缺乏且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灌区信息化管理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建设与管理脱节,并且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信息化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知识速度快,灌区信息化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因灌区机制问题,未能招收大量的技术人才,再加上缺乏有效的运维机制,给灌区信息化建设今后的运行和维护带来很多问题。
4 对策
4.1 加强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
研究确立灌区现代化建设模式、建设标准和改造策略。制定符合灌区发展实际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规范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加大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组织水利专家与信息化技术人才相结合的团队,集中必要的建设投资,按照标准、开发和统一的技术架构,开发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软件系统,解决需求分析不到位、应用水平低、升级维护困难的问题。
4.2 加大政策扶持,提高资金投入
在未来的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应该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筹集资金,应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共建”的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格局。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建立设立专项资金,合理安排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的软、硬件投资比例,保证灌区信息化建设资金的充足投入。
4.3 完善运管体系,加强人才培养
首先,制定水利与信息化业务融合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注重复合型人才选拔,有计划的充实基层单位的信息化人才。其次,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通过定期培训、定向培养、跨单位交流和派出考察等方式,持续的对灌区基层人员进行信息技术与应用的进行培训,提高灌区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最后,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开办与水利相关的信息技术专业,培养专业对口人才。
5 结语
通过发现和解决灌区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统一技术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灌区的作用,真正达到灌区节水、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更好地为农业灌溉提供保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