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18郭凤丽
郭凤丽
(蓝田县水利建筑工程队,陕西 蓝田 710500)
1 区域概况
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属西安市区郊县,县城距市区22 km。东、南与华州区、洛南县、商州区、柞水县相接,以秦岭为界;西以库峪河为界,与长安区、灞桥区毗邻;北以骊山为界,与临潼区、渭南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969 km2,其中山地面积1237.1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62.8%。全县辖18镇、1个街道办事处,全县共有行政村337个,农户16.01万户,总人口60.7万人。
2 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
“十三五”期间蓝田县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98处,惠及人口296425人(其中贫困人口18888人)。完成投资14006.44万元,新打配套机井104眼,建设水塔(蓄水池)245座,铺设输配水管网1626 km,全县自来水普及率99.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给农村生产、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
根据工程规模大小,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采取了不同的运行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管理模式:一是对跨乡、联村或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设施设备比较完善,管理比较规范,采取组建供水总站。管理总站实行“独立结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滚动发展”的企业化管理,如汤峪、玉山、洩湖镇等集中供水工程;二是单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工程,这是目前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运行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村组为单位,安排专人负责,主要任务就是按时抽水、放水、看管设备、收水费等。
3 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部分已经建成的农村饮水工程还存在设施老化、净化、消毒设施配套不完善和收费难、运行难等管理薄弱的问题。
3.1 自然环境变化形成水资源短缺
蓝田县山岭川塬皆有,村组居住比较分散。山区及沿山村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上是以村为单位,利用村落附近的泉水或溪流建设自流引水工程,自压供水到户。但随着近年来持续干旱频发,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遇特大干旱灾害,泉水枯竭、河道断流,造成临时缺水。加上蓝田县山区为土石山,土层覆盖较薄,每年冬季水源、蓄水池、管道易发生冻结,造成群众临时用水困难。季节性缺水涉及山区及沿山灞源镇、葛牌镇、蓝桥镇、辋川镇等19个行政村。
3.2 工程运行管理不到位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镇(街)重视不够,没有很好履行地方政府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职责,没有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工程运行管理问题上,没有建立相关制度,工程运行管理职责不清。个别镇的主管领导,责任心不强,不能经常深入村组调查了解供水情况,对辖区内农村供水情况心中无数,对运行管理出现的问题不积极解决,而是敷衍了事。镇街不重视、村组不负责,致使部分村组出现反复停水或长期停水现象。
3.3 村组水费收缴困难
在蓝田广大农村,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水费回收率低,有的村根本就不收费,由村委会从村级经费支付管水员工资和电费,村内外出务工人口多,平时在家人口少,运行成本高,筹集供水工程资金难,无法落实维修及维护费用,不少工程电费都没有办法保证,影响工程效益发挥,也加剧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发生。经调查,全县建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337个村,收取水费的189个村,不收费148个村(其中山区自流引水67个村)。
3.4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运行管理费用无法落实
全县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绝大多数农村供水管理员为临时兼职,由于受文化和专业水平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想管不会管,没有效益不愿管,管理不尽责,极易造成个别村供水不稳定,突出表现在部分村定时供水,不收水费,无力承担供水工程维修维护费用,供水管理人员工资没有保障,致使供水设施运行不正常。
3.5 供水水质不达标,水质检测有待提高
全县已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大部分为单村供水工程,日供水量小,大部分村和镇制水流程不够完善,特别是村,不少仅限于蓄水池蓄水和供水,无消毒和漂白粉消毒方式大量存在,有些还只是季节性和应急性消毒,饮用水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很低。部分比较偏远的山区安全饮水工程采用地表水为水源,水源距水厂数十公里,通过管道输送至水厂,水源地偏远且无保护、隔离防护措施。2018年9月,蓝田县卫计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全县有70%~75%的饮用水工程被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出限值,而游离氯未检出。除此以外,其它监测指标均未超标,表明饮用水未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4 对策与建议
4.1 全面落实政府责任制,夯实管理责任,提升服务水平
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发改农经[2013]2673号)和《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蓝政办发[2011]3号)等指导性文件精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必须全面落实地方政府主体、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督和供水单位运行管理“三项责任”。按照《蓝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蓝政办发[2013]57号)“由财政每年安排维修基金50万元,用于工程维修养护”的要求,及时足额落实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设置农村供水工程公示牌,并在媒体上进行公示。建立农村饮水安全服务热线电话,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及时接受和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确保及时有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
4.2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建立完善用水缴费制度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农饮工程运行管理政策,引导全社会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加强供水设施保护、增强用水缴费和节约用水意识,严格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表计量,计量收费”政策,实行预收水费制度。在有条件区域,完成农村管网及入户水表智能化改造工作,提高群众节水意识,确保水费足额征收,工程正常运行。
4.3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养护维修经费的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养护维修费补贴和投入,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养护维修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专项补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养护维修、水价政策性亏损等,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县水务局负责运行维护经费测算,制定运行维护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专门用于工程运行管理维护。县财政局要加强资金管理,并监督资金安全使用。
4.4 建立村级水管员队伍
2020年5月蓝田县制定并印发了《蓝田县设立专职水管员试点方案》,确定在三官庙镇、厚镇、葛牌镇、灞源镇4个镇开展农村专职水管员试点工作,落实村级专职水管员49名,目前已全部培训上岗,为下一步水管员制度的全面推行积累了经验。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建轻管”,运行管护水平不高的问题,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水管员一名,具体负责农村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安全运行和相关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将水管员工资纳入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每年由县财政按照农村供水人口总数每人每月1.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全年共需721.2万元,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队伍稳定。
4.5 严把水源水质关,做好备用水源建设
为应对水源地水量缺乏、水质不达标、水源地污染等突发情况,确保农村供水安全和社会稳定,建议由县财政拨付资金,积极开展应急和储备水源规划、论证、建设工作。以现有水源地改扩建工程为主,采取挖潜改造与新水源建设相结合,建设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工程,构建常规和应急、危机管理体制和机制,以保证应急期间的正常供水。加大水源地勘测和水量实测,将保证水量充足稳定和加强水质监测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通过建设改造化验室,增加检测设备,坚持每日检测,设立水源保护区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等措施,确保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4.6 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单位的制水、设备维修维护、水质检测等关键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针对农村管理人员分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实际,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举行水处理设备、消毒设施操作培训,使供水单位关键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升,确保供水安全。
5 结论
蓝田县作为农业大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和保护机制,将对推进水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供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