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对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影响※
2021-01-18严广荣
严广荣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59)
感染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侵袭所致。儿童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是感染性疾病多发群体,若不及时治疗,可影响机体健康发育[1-2]。抗生素是临床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抑制致病菌增殖,促使其逐渐凋亡,加快病情好转。但抗生素长期使用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甚至诱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严重影响机体营养物质吸收[3-4]。维生素K属于机体重要营养物质,合成、吸收主要依赖肠道正常菌群参与,若机体维生素K缺乏可降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性,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增大出血性疾病风险[5]。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起病突然、病情凶险,多表现为颅内出血,存在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明确抗生素治疗对维生素K吸收的影响对预防该类疾病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分析抗生素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对维生素K吸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5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0.5~14.0岁,平均(5.43±1.25)岁;体质量8~55 kg,平均(23.56±3.18)kg。观察组男287例,女213例;年龄1~14岁,平均(5.47±1.28)岁;体质量7~56 kg,平均(23.59±3.21)kg。两组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①感染性疾病诊断: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获得临床诊断,发热是感染主要症状,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则考虑寄生虫感染,淋巴细胞增高考虑病毒感染,并进行病原学诊断[6]。②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断标准:抗生素应用72 h后,腹泻次数每日3次以上,呈水样或者不成形,大便细菌培养阴性[7]。
1.3 纳入标准 观察组患儿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健康体检儿无任何疾病;所有纳入研究者精神状态正常;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障碍、血小板异常者;近1个月存在腹泻者;近期服用过维生素K拮抗剂者;存在先天性代谢疾病者;半年内具有放化疗史患儿。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儿确诊后依据药敏试验予以抗生素治疗,疗程和剂量根据病情选取,并于治疗3 d后依据有无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分为腹泻组和无腹泻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初次抽血时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对照组于来诊次日8:00空腹抽取2 m L静脉血,观察组于入院时采集前臂静脉血2 m L,均置于无菌、无抗凝剂的采血管内,凝固后分离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维生素K水平,采用凝血分析仪检测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②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情况:治疗3 d后,记录观察组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状况。③治疗后3 d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变化:于治疗3 d后抽取观察组患儿2 mL空腹静脉血,取得血清后,测定维生素K水平、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和凝血功能(PT、APTT)变化。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初次抽血时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儿童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 观察组5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3 d后,112例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为22.40%。
(3)治疗3 d后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3 d后,观察组维生素K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T、APTT高于治疗前,且腹泻组维生素K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水平均低于无腹泻组,PT、APTT高于无腹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 讨论
维生素K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主要生理功能为参与凝血,可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维持机体凝血功能正常[8-9]。当维生素K含量降低时,会降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活性,使机体血液凝固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性疾病风险。维生素K主要由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群产生,可被人体直接吸收,补充内源性含量,维持人体正常功能[10-11]。抗生素是感染性患儿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可抑制病原微生物增殖,但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使维生素K吸收受阻,进而影响机体凝血功能,增大出血风险[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儿童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3 d后,500例患儿中112例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率为22.40%,观察组维生素K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T、APTT高于治疗前,且腹泻组维生素K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水平低于无腹泻组,PT、APTT高于无腹泻组,表明抗生素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感染性患儿维生素K吸收,降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性,延长血液凝固时间,且并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病情更为严重,需及时对症处理。分析原因为,肠道微生态是机体重要的微生态系统,对调节宿主营养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益生菌和有害菌保持动态平衡,肠道具有抵御病原体侵袭、合成多种维生素、调节物质代谢等作用[14-15]。抗生素使用后可经肠道排出,其固有的杀菌作用,可灭杀肠道内多种益生菌,使肠道菌群紊乱,从而减少维生素K合成,影响机体对维生素K吸收。部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还可抑制环氧化物还原酶,阻断维生素K循环,杀死或抑制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等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进而引起维生素K缺乏或不足[16-17]。加之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抗生素治疗后更易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导致肠道菌群严重紊乱,相较于无腹泻患儿,腹泻患儿体内维生素K吸收更加困难,体内维生素K水平下降明显,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诱发出血风险。
表1 两组儿童治疗前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儿童治疗前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维生素K(ng/m L) 凝血因子Ⅱ(%) 凝血因子Ⅶ(%) 凝血因子Ⅸ(%) 凝血因子Ⅹ(%) PT(s) APTT(s)观察组 500 2.05±0.41 89.62±7.52 84.25±6.97 80.13±6.85 92.41±8.16 15.61±2.14 38.65±3.18对照组 100 2.08±0.43 90.13±7.55 83.96±6.88 80.24±6.92 92.69±8.25 15.48±2.12 38.71±3.22
表2 观察组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3 d后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观察组感染性疾病患儿治疗3 d后维生素K、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无腹泻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维生素K(ng/m L) 凝血因子Ⅱ(%) 凝血因子Ⅶ(%) 凝血因子Ⅸ(%) 凝血因子Ⅹ(%) PT(s) APTT(s)腹泻组 112 治疗前 2.08±0.42 90.62±7.39 83.75±6.63 80.19±6.94 92.39±8.04 15.59±2.12 38.47±3.01治疗3 d后 1.25±0.24△▲ 69.62±5.36△▲ 54.62±5.27△▲ 56.19±4.73△▲ 72.25±7.21△▲ 26.61±3.17△▲ 52.73±4.69△▲无腹泻组 388 治疗前 2.04±0.39 89.18±7.28 84.53±6.89 80.08±6.53 92.53±8.25 15.64±2.21 38.76±3.12治疗3 d后 1.88±0.31△ 81.13±6.48△ 73.85±6.13△ 69.33±5.82△ 83.69±7.32△ 22.48±3.05△ 46.71±3.65△
综上所述,抗生素治疗可阻碍感染性患儿维生素K吸收,降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性,影响机体凝血功能,而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存在较高的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风险,应定期监测机体维生素K含量,并及早予以对症处理,以维持维生素K水平正常,降低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