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研究综述
2021-01-18刘丽王士海
刘丽,王士海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自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以来,流转地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比重逐年上升,学界对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的研究从不同视角不断深入并获得了诸多成果。探究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相关文献的理论热点,提取高价值的学术信息,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全貌,梳理现有观点与结论,对推进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与规划未来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文献计量分析
1.1 研究方法及数据
本研究的国内文献样本来源于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国外文献样本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电子数据库。CNKI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期刊文献信息集成平台,而WOS具有国际公认的科学研究水准,这两个数据库为本研究文献计量的聚类分析提供了丰富可靠的数据资源。
直接用关键词和篇名作检索对象获得的论文数量有限,难以涵盖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的全貌。为防止遗漏,本研究以含概括性关键词的主题为检索对象,在中国知网中使用高级检索。具体操作为:检索条件选择“主题”,填入“土地流转”;选择“并且包含”,填入“耕地保护”;默认不限起止年限。为保障研究成果的可靠度,在来源类别中勾选核心期刊,最终在中国知网搜索到122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英文文献,选择“基本检索”,在第一项填入“land transfer”,选择“主题”,之后选择“添加行”,选择“And”并在后面一项填入“land protection”,同样选择“主题”;时间跨度默认为“所有年份”。点击检索,在WOS数据库搜索到179篇英文文献,将其作为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是研究意识的体现,可指导我们进一步了解学术关注点及研究脉络。为考察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关系的研究热点及聚类情况,以明确其研究聚焦的细分领域,本研究选择 Cluster View,借助引文空间(CiteSpace)分别对 CNKI与WOS数据库的样本文献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将相关数据导入Citespace后,把每年作为一个时间段,设置时间切片(time slicing)为1,将节点类型(node types)设为 Keyword,设置按次序排列再按百分比10选取引文,选择阈值为TOP 10%,运行绘制Cluster View,分别获取国内和国外有关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这一主题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分布图,探究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1.2 CNKI与WOS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
为更清晰地挖掘研究热点,对意义相同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如将“农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与“土地流转”进行合并;对低频词进行筛除。如图1所示,圆圈大小表示关键词频数累计,体现了国内研究者注意力的汇聚。国内围绕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的讨论延伸角度较广,经筛选及合并后剩余的关键词如产权、适度规模、用途变化及土地制度等有26个。此外,关键词之间持续、平滑的连线较少,由此可进一步判断,国内关于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研究的分散程度较高。
同样,针对WOS来源的国外文献计量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关键词聚类连线的密度,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研究的相关度及延续性较国内明显,其中如管理、耕地用途、规模、政策等关键词的词频较高。由于国外的土地制度及经济环境与中国差异较大,国内外学术界讨论热点也有差别[1,2],但聚焦内容仍有重合。
图2 WOS国外文献关键词聚类图
学术研究具有延续性并反映现实需求,虽然图谱识别了部分研究热点主题,但单从关键词入手很难细致展示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的关系。笔者结合当前政策环境及技术需求,在综合分析关键词内涵、联系并对其进行合理归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土地流转可能对耕地保护产生的负效应,土地流转可能在哪些因素上影响耕地质量,最后从措施方面对耕地保护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研究。
2 土地流转行为对耕地保护的负效应
根据国内外研究的统计分析,学术界大致将中国土地流转对耕地质量保护的影响分为三个方面:农户对流转地的保护性投资差异、流转地土壤肥力下降趋势以及非熟人之间的土地流转趋势降低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耕地投资的不可逆性,使农户在耕地投资尤其是对流转地投资上更谨慎[3]。
2.1 流转户的耕地投资差异
根据现有文献,学者普遍认为土地流转对耕地的保护性投资存在负面影响。孔祥智等[3]通过农户在承包地和流转地上投资的差分分析,发现农户对流转地的有机肥投资较少。这一结论与国内几位学者实证后的研究发现一致[4-7],即农户受经营时效、租金等因素影响,在流转地上进行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地投资比承包地少。与之相近,美国学者 Ranjan等[8]根据对农户的随机访谈,认为农户缺乏保护非自有耕地的积极性。归纳国内外学者对农户耕地投资行为的研究,农户对流转地的保护性投资普遍偏低,这种投资行为会导致流转地的质量退化。
2.2 流转地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
从中国近几年的农业种植结构来看,农户将越来越多的耕地用于种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在提高农户收益的同时有更高的化肥需求[9,10]。俞海等[11]利用土壤肥力模型,证明当前土地流转交易已对耕地的可持续产生了负面影响。综合考虑,当前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与土地流转相结合,会加重耕地保护的压力。王晓等[12]抽样对比土地流转前后地块的土壤理化性质,虽然其实证中未按种植结构严格区分地块,但其结果在印证流转地土壤肥力的下降趋势上仍有说服力。此外,据实证研究[13,14],农户对流转地质量的稳定性缺乏关注,在流转地上进行绿色生产的意愿低,这些结论在证明流转地的土壤肥力下降趋势上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2.3 土地流转非熟人化趋势加深农户顾虑
Klaus等[15]认为,农户对投资成本回收的稳定性反应灵敏。流转户对耕地的长期投资倾向与其预期收益的稳定性显著相关[16]。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中包含着亲缘及人情,这种稳定的社会关系可以激励农户保护流转的耕地[17,18]。然而,近几年的市场化趋势使非熟人之间流转耕地的比重提高,学者[5,19-21]认为农户在从非亲友方流转的耕地上投入有机肥的概率明显偏低,其长期维持耕地质量的心态会懈怠。农户力求从流转地中攫取更多收益,对待流转地尤其是非熟人的耕地,农户要么不顾环境成本,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要么种植地力消耗高的作物,几乎不再施用农家肥[22]。
3 土地流转对耕地质量的影响机理
根据关键词共现图谱,本文筛选并总结土地流转对耕地质量影响的研究重点,其内容涵盖流转地经营权的稳定性、流转期限、流转租金以及规模等四个方面。
3.1 流转地经营权的稳定性
我国耕地的所有权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是农户承包经营权。稳定的经营环境利于耕地更优地贡献经济价值,促使农户维护耕地资源[23]。事实上,耕地产权的稳定性问题不仅影响农户对自家承包地的生态投入,更影响了农户对流转耕地的投资决策[20,24]。如果农户的土地保有权薄弱,就无法抵御外在权力与资本征用耕地的风险[1,25]。根据理论及国际经验[26,27],产权明晰的土地流转市场在影响农户投资水平、稳定耕地质量上有积极作用。Ma等[28]有关耕地的产权与耕地保护决策的回归结果说明,耕地使用权的高保障激励农户支付生态费用。杨柳等[29]根据农户绿肥种植密度的实证研究,证明耕地经营权的稳定性对流转户长期投资以提高土壤肥力的影响显著。一般来说,流转的耕地经营权越稳定,农户的生态投资意向越大[13,30-32]。
3.2 土地流转期限
首先,农户经营的重点是利益最大化,农户对耕地的保护与经营耕地的时间显著相关[21,26],顺利收回投资成本是农户在租期内做出投资决策的一项原则。张亚丽等[33]的调研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期限与农户成本收益呈正相关。杨柳等[29]运用的 IV-Tobit模型与马贤磊等[34]的入户调查分析均得出此结论。流转期限越长,投资收益越稳定,农户的顾虑就越低。如果土地流转期限过短,农户投资的不稳定性会明显增加[16]。若期限内难以获得生态收益,则农户对耕地追加投资的意向会受到抑制[35]。根据国际经验,农户经营耕地的时间越长,越倾向于保持土质、追加投资[36]。总结各类文献,土地流转双方规定的期限越长,越激励农户保护耕地质量。目前来看,我国土地流转的期限缺乏长期稳定性[14,37]。较短的土地流转期限相当于对农户征收“随机税”[35],这易造成掠夺式经营的短期行为。
3.3 土地流转租金
理性小农通过衡量成本及收益,作出耕地保护选择[22]。熟人间的土地流转中,转出方更关注保留耕地肥力,对租金的要求不高[19],且受让方对熟人的承包地也有保护意愿,此时土地流转租金对耕地质量并无显著影响[11,17]。当前,农村非熟人间的流转不断增加[7],租金也呈上升趋势[20,34],这会导致农户缩减对耕地的投资。Kamau等[38]调查发现农户对土壤改良剂等维持耕地质量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直接受租金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研究:土地流转的租金越低,农户对耕地采取保护措施的概率越高、空间越大[14]。对大部分农户而言,耕地质量提高的收益难超过资本偏向型的耕地保护投资额[2]。在这种情况下,租金的提高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并减少了其耕地保护的支出。
3.4 土地流转规模
关于土地流转规模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学术界有“投入降低”与“投入增加”两种观点。前者[4]利用种粮大户及其流转耕地的土壤肥力数据,发现流转规模的扩大导致农户在其经营的耕地上的投入降低。持“投入增加”观点的学者[16,39]居多,耕地单位面积投入量与总面积显著相关,是农户追加耕地保护投资的关键因素。目前,土地流转作为农户扩大耕地规模的主要手段[4],能够减轻耕地细碎化、偏远化造成的农户投资不积极的问题[40,41]。具体地,夏雯雯等[37]运用IV方法对LPM和Probit模型估计得出,土地流转规模每扩大6.67公顷,农户应用耕地保护型技术的概率平均提高2.1%。从目前的文献看,笔者认为少数学者得出“投入降低”的结论,是由于其研究的土地流转面积超出了适度经营规模。土地流转规模的合理范围应因农户特征、地块特征及土地流转特征等具体情况而定[33,42]。目前,适度规模经营对耕地质量的正效应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学者们对流转规模“适度”的界线并未具体划分。
4 保护耕地的措施
学术界针对土地流转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做出了大量探索,这些影响因素对接下来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对症下药”解决耕地质量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1 保证农户流转经营权的稳定,延长土地流转契约关系
我国农民的土地产权包括承包权与经营权,受让方在经营期限内依法享有耕地收益,因而越是稳定的经营权越能提高其对耕地的生态投入[17]。国外学者[1,42]考察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的主要逻辑框架是:耕地产权的稳定性影响农户的长期投资行为,进而影响了耕地质量,该分析的基础是西方的土地私有制度[2]。尽管这些西方结论的制度基础与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不匹配,但在农户的耕地保护决策分析方面仍具一定解释力。从我国经验来看,为规避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流转双方应尽可能延长流转期限,保障受让方在经营期限内的投资收益并建立正式契约关系[13],限定土地用途、协商双方利益,减少耕地纠纷。农村契约意识的觉醒与合同的正规化趋势有望进一步促使农户保护耕地,提高耕地质量。
4.2 利用农村“熟人社会”的特征对农户施加耕地保护压力
Erwin等[43]利用回归模型评估农户的耕地计划,发现租户极少主动关心耕地的土壤健康。在我国,农户普遍赞同自身有耕地保护责任,但问题的关键是态度和行为的统一[42]。农户流转入的耕地大部分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或附近农户的承包地,在一个较小的社会区域内,土地流转双方之间不仅是单纯的合同关系,还具有长期的声誉及期望等社会关系[17]。这种情况下,成员间可相互督促,抑制受让方的投机心理[36],那些指望通过牺牲承包方利益获取不公平收益的农户会被社区排斥。据此,洪名勇[44]倡导利用农民的社会声誉来规范其耕地保护行为,通过社区信任机制,给漠视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施压,这些来自社区的压力会促使受让方保护耕地。
4.3 重视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形成社会化补偿共识
耕地质量具有外部性,且利益相关者并不局限于流转两方[45],农村中生态功能健全的耕地本身就是一份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22,46]。国际上,保护耕地质量离不开社会对农户的各类扶持与补偿[47]。国外在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上已开展了一系列实践[2,46],主要包括发展权购买或转移、税收优惠或减免、农业补贴、生态补偿以及付费乡村旅游等形式。目前,国内针对耕地质量外部性的内部化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马贤磊等[40]认为可选择政府直接管制、农户自主协商、市场激励及良心效应等四种方法。毕继业等[22]认为耕地保护补偿的重点是政府的投入与补贴。总之,调动流转户积极性的关键,是政府倡导下的社会化扶持[41],包括建立保护台账、签订耕地保护流转合同及设立补偿金等。
4.4 政府介入耕地保护,对农户进行宣传与补贴
土地流转中出现的耕地质量问题是市场失灵的表现[40],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政府介入。张建等[39]强调重视管理与规范农户自发型的土地流转,县、乡政府部门要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咨询及契约样本。从国际经验出发,政府可直接干预耕地保护。Asrat等[41]对埃塞俄比亚高地农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耕地保护措施的认可度高但现金支付意愿较低,政府的资金扶持可带来农户态度与行动的统一。Kosoy[48]支持墨西哥政府向农户宣传耕地的生态补偿知识。同样,曹光乔等[49]根据农户耕地措施的定量分析,说明流转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直接受政府强制或宣传政策的正向影响。政府应以保护耕地质量为前提,出面引导农户对耕地尤其是流转地的保护,通过技术培训及政策宣传,矫正土地流转户的生态行为。
4.5 建立明确的耕地质量奖惩机制,有序开展流转地质量测评工作
根据农业部2005年1月29日公布、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流转当事人的管理要求,受让方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保护耕地。当受让方的生态投入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其有权通过合同约定或后期协商获得生态补偿。农民保护耕地的内因是增收[31],要提高农户的生态投入,就要奖励耕地质量提高并惩罚耕地质量下降。另外,为确保农户摒弃过量施肥等耕作行为,一方面,可增添流转中的环境保护附随义务及惩罚性赔偿制度,拓展恢复原状等耕地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另一方面,县乡政府应逐年组织土壤测评工作,对受让方得到生态补偿后的耕地保护行为进行监督核验[14,35]。
4.6 推动土地流转规模化,形成结构调整适应消费升级的良性循环
现实表明,农户在耕地小规模分散化、细碎化情况下难以调整其农业产业结构,这使得农户在耕地上的投入水平偏低[3]。相反,在耕地成规模、成片流转情况下,农户的产业结构调整十分明显[4,22],耕地质量状况也更为稳定。因此,推动农户由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则经营主体对耕地的长期投入不但不会减少,还会明显增加。此外,耕地质量与农户生产结构调整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顺应着中国的“消费升级”。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无污染农产品的需求变化倒逼农产品的转型升级。这意味着农户在经营耕地时,不必一味考虑压缩成本。维持耕地质量、保障农产品拥有绿色无公害的过硬品质才最易拔得头筹。
5 结语
中国土地流转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由于国内学者们对耕地质量采取的估计方法也不尽相同,计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国内研究领域在耕地质量模型构建、影响因子选择等定量分析方面还有很多需商榷的地方。但如前所述,在土地流转中,经营权的稳定性、流转期限、流转租金及规模等四类影响耕地质量保护的因素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国内关于土地流转及耕地质量保护的研究尚处于初步设想与讨论阶段,国外相对成熟的有关耕地保护成本分摊机制等定量研究及耕地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给中国尚未完善的耕地保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及技术手段[2,47]。
从土地流转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来看,根据现有文献研究,当前农户耕地保护的积极性明显不足,且土地流转行为下,农户保护耕地的意愿更低[5,50]。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尚存,农业收益率远低于工商业平均利润,要使农户保护耕地,必须认真对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农户及其行为,使农户保护流转地的质量有利可图[51-53]。因此,从学术界的研究轨迹和趋势上来看,创新耕地保护的社会化补偿制度、多元拓展保护耕地质量的经济效益,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显得迫切而重要。
当然,如何在土地流转的实践和政策中妥善处理承包方、受让方、政府及其他受益者之间的责任关系,并非单纯的学理问题。耕地保护事关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国家粮食安全与稳定,只有多主体、多部门、多学科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进耕地质量保护,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