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

2021-01-18林瑞招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干部职工干事素质

文/ 林瑞招

一、新时代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对标新时代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要求,各级各部门从讲政治、抓学习、精业务、善治理、重落实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的圆满完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与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僵化,因循守旧

一是学习能力不足。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得不深、悟得不透、做得不实,学习浅尝辄止,学用结合不紧,没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二是创新意识不足。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工作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习惯于按旧办法、老套路来想问题、干工作,对新问题新情况不主动研究;三是赶超意识不强。缺乏忧患意识,没有危机感,和先进的比得少、和落后的比得多,自我陶醉、小成即满,工作谋划不超前,困难估计不充分,看不到差距、找不出优势、抓不住机遇。

(二)缺乏担当,不愿作为

一是精神状态欠佳。缺乏事业心、责任心,得过且过。主责意识不强,乐当“裁判员”“评论员”、不当“运动员”“战斗员”,对需要直接抓落实的工作搞 “二次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事事都要留痕迹。全局观念淡薄,本位主义严重,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有机配合、协调联动不够,缺乏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二是攻坚意识欠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缺乏主动触及矛盾的胆识和勇气,关键时刻豁不出去、顶不上来。做事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有些问题久拖不决;三是能力水平欠缺。平时不善于积累,知识储备不够,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脚步。对新情况、新问题主动研究不够,新方法不会用、老方法不管用,工作起来事倍功半,质量不高、效果不好,甚至事与愿违。

(三)标准不高、作风浮漂

一是缺乏苦干实干的劲头。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沉不下心、扑不下身,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善作虚功、不求实效;二是缺乏精益求精的态度。自我要求标准不高,工作粗枝大叶、马马虎虎,缺乏认真、细致、严谨的作风,只求过得去、不求出精品,满足于“差不多就行”“交差即可”;三是缺乏争先创优的魄力。责任感不强、竞争意识不够,不求上进、不愿争先,寻标对标、提标夺标意识不强,缺乏勇争第一、力拔头筹的气魄。

(四)效率不高,执行不力

一是办事拖沓。工作热情不高,不推不动,面临困难绕着走、推诿扯皮,面对问题上推下卸、怨天尤人,不积极主动想办法协调解决;二是被动应付。重点工作任务进展缓慢、悬在半空,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意见、有了意见等经验、有了经验等部署;三是表面落实。吃不透上级精神,拿不出实招硬招,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成了,花拳绣腿、没有实效,工作难以落实落地。

二、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提升学习能力

一是拓展学习方式。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习制度,结合所承担的职能职责,推广乡镇夜校、机关干部“夜读充电” 等模式,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 “人人上讲台”,领学创新理论、解读政策法规、讲解业务知识、组织学习研讨、交流学习心得,以讲促学,深化学习成效;二是加强个人自学,根据工作需要列出学习大纲,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网络学习平台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采取定期抽查、知识测试、随机询问、谈心谈话等方式,督促干部职工落实个人自学计划,定期不定期评估学习成效,评估结果作为干部职工年度考核等次评定的重要依据;三是鼓励在职学习。提倡采用定向、委托培养和脱产培训等方式学习深造,鼓励在职干部职工特别是年轻干部职工参加函授、自学考试、党校在职研究生培养等学历提升教育,切实改善干部职工的文化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

(二)着力锤炼过硬作风

一是大力弘扬“崇文尚武”精神,着力解决知识储备不足、攻坚克难不力的问题。在 “崇文” 上发力,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培养专业型专家型干部队伍;在 “尚武” 上发力,积极营造敢拼敢闯、敢打会赢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二是大力弘扬 “创新创造” 精神,着力解决工作因循守旧、发展动能不足的问题。围绕 “不会” 创新创造的问题,依托各类活动载体,提升干部职工创新创造能力;围绕 “不愿” 创新创造的问题,建立健全创新创造激励机制,持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围绕 “不敢” 创新创造的问题,完善改革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改革者撑腰,激发和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大力弘扬 “争创一流”精神,着力解决工作标准不高、工作成效不优的问题。在工作中抬升底线,提高目标、明确目的,以卓越的工作实绩助推改革任务和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着力提升履职能力

一是推进 “实干提能”。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农户工作法,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一线,实地开展调查走访,驻村入户推动工作落实,通过加强实战锻炼,提升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加大在重点工作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力度,选派年轻优秀干部到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加强实践锻炼,提任工作人员原则上要求有在基层一线工作经历。二是推行 “挂职提能”。精准选派一批优秀干部职工到脱贫攻坚一线、重点项目一线、维护稳定一线、改革创新一线等“四个一线”挂职学习锻炼;精准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 成员到贫困村开展技术服务;精准选派一批后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培训交流,学习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和工作方法,推动思想解放、能力提升。加大城乡、部门、乡镇之间干部职工轮岗交流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能力水平。三是推动 “激励提能”。建立完善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 “五大体系”,积极构建以群众公认为基础、以德才表现为准则、以工作实绩为尺度、以干事创业为导向的选任机制。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大从脱贫攻坚、生态文明、重点工程、文旅康养、维稳处突等工作一线选拔干部力度,优先从贫困村第一书记、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中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优秀人员,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

(四)着力完善考评体系

一要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按照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把从严管理贯彻落实到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全过程,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工作人员的社交圈、生活圈、工作圈等方方面面,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真正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二要科学考评、赏罚分明。进一步改进考核指标设置,将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 “三大战役” 等中心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等内容纳入考核体系,设置评价要点,加大“量化” 指标设置,突出工作实绩等 “硬指标” 在考核中的决定性作用,确保用实绩说话。改进考核评价方式,建立以日常考核为基础、以年终考核为核心、以专项考核为重点、以考核测评为补充的 “四位一体” 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 “指挥棒”“风向标” 作用,树立起激励各级干部职工提升素质、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从激励保障、教育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三个方面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确保通过考核,考出业绩、考出导向、考出干劲、考出风气。三要关心厚爱、撑腰鼓劲。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探索实施 “能上能下、激励干事、合理容错” 三个办法,从积极鼓励干事创业到对 “庸政懒政” 工作人员进行组织调整两个方面,来激发内生动力,倒逼珍惜岗位主动作为。同时,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从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发挥考核评价作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提升干部职工素质能力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细化制度措施,注重典型引领抓好政策落实,有效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活力动力。

猜你喜欢

干部职工干事素质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北京环卫集团50名干部职工下沉抗疫一线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迎新年 淮委领导节前慰问干部职工
素质是一场博弈
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 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