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大红灯笼背后的故事
2021-01-17彭淼淼
彭淼淼
摘 要: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八个大红灯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灯笼是怎么制作并悬挂的?灯笼的设计者是否真的是日本人?本文通过研究灯笼的制作工艺、中日灯笼的异同、有关灯笼设计者的记载,尽可能还原灯笼从设计图变成实物的历史真实。
关键词:红灯笼;开国大典;制作工艺;设计者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中,陈列着两个大红灯笼(图1)—曾经在开国大典上悬挂的八个红灯笼中的两个。红灯笼不仅是普通小灯笼的加大版,背后还有很多故事,比如灯笼是怎么做出来的,采取了什么制作工艺?每个灯笼直径达2.6米,是怎么挂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再如,是否真如一些媒体所说,灯笼是由日本人设计的?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讨论。
1 大红灯笼是怎么挂到天安门城楼上的?
1949年9月,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决定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留给工作人员筹备的时间只有20多天!经过紧张的研究讨论,关于天安门城楼怎么布置,工作人员设计出20多份草图,供周恩来总理挑选。周总理一眼就看上了八个大红灯笼加八面红旗的设计图。周总理认为八个大红灯笼悬挂在城楼上的十根廊柱间,既符合中国的传统和民族风格,又能充分体现出开国大典浓厚的喜庆气氛,还显得庄重。①
之所以称之为“大”红灯笼,是因为普通灯笼的直径一般在30至40厘米,大一些的也不超过1米,但为了与天安门城楼的宏大体量相匹配,单个灯笼直径2米以上。工作人员跑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没有现成的大灯笼,后又联系了几个工厂,他们虽然也想为开国大典出力,但一看设计尺寸都表示做不了。经过多方寻找,前门外一位做红木家具的老手艺人尹作滨接下了制作大红灯笼的任务。为了解决体量巨大的灯笼做好后抬上城楼费时费力的问题,尹老提出在城楼上做灯笼。准备好绿竹、红布、黑钉、黄穗等材料后,尹老带着徒弟们和几位请来帮忙的篾匠,在天安门城楼上忙了整整三天三夜,在距离开国大典只有一天多的时候,八个大红灯笼终于圆满完工。做成后的大红灯笼每个高2.4米,直径2.6米,重约80千克,3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灯笼上下部贴有金黄色的如意云纹,底部配有黄色灯穗,十分庄重、美观。悬挂灯笼时,由十几个人用平板把燈笼抬到指定位置并托举,再由站在梯子上的人接应进行悬挂。灯笼太重,多次悬挂都没能成功。经过尝试不同方法,最终在悬挂的横梁上增加两个受力铁环,灯笼才得以挂起来。
1949年10月1日,八个大红灯笼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十根廊柱间,同中国人民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图2)。在随后的40多年里,这八个灯笼与天安门融为一体,共同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
1994年9月,八个大红灯笼光荣“退役”。原来悬挂在东一、西一位置的两个灯笼由国家博物馆收藏;悬挂在东二、西二位置的两个以1380万元人民币被拍卖,拍卖所得款捐赠给北京贫困山区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和希望工程;其他四个由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保存收藏。2019年,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将其中两个调拨给香山革命纪念馆。
2 大红灯笼是怎么做出来的?
大红灯笼是怎么做出来的呢?灯笼制作要经过20多道工序,大致为选材备料、制作骨架、粘贴布面、粘贴装饰。
2.1 选材备料
灯笼是否结实耐用,竹篾的选材、加工尤为关键。工匠们选用竹龄在3年以上的成年毛竹,用水浸泡,以增加毛竹的柔韧度,便于制作过程中弯折;再按照设计的灯笼尺寸,将竹子截成长度相同的竹筒,把截好的竹筒劈成宽窄相同的竹篾。配齐需要的竹篾数量,并在竹篾两端钻眼,以备后期安装使用。
2.2 制作骨架
经过凿锉线刨,将木材打磨成两个外圆内空、薄厚一致的灯盘,灯盘上刻出凹槽;竹篾两端用铁丝穿好,分别嵌入上下灯盘的凹槽,并用铁丝帮助固定。用两根粗铁丝或铁管做成的灯簧贯穿上下两个灯盘(图3)。由于大红灯笼体量大,采用四根铁管作为灯簧,确保支撑牢固。接下来是捏灯形,要把竹条弯成弧形。捏灯形是制灯过程中最难的一步,需要眼力、手力协作,让竹篾弯成一样的弧度。弧度相同的竹篾像一条条经线,经线越多,灯笼越接近完美的“苹果圆”。普通灯笼的骨架至此就基本成形了,可每个大红灯笼光经线就有48条,为了让灯形更稳固,灯笼自上而下还加5圈纬线,第3条纬线在灯笼的最大直径处,是将两片竹篾用线绳捆在一起,形成双层,另外4条纬线为单层。除了纬线,大红灯笼还有一个特殊的“井”字结构(图4)。在灯笼最大纬线,即第3条纬线的平面上,用两横两纵共四根木条,搭出“井”字,木条两端与灯笼第3条纬线相连接,其中两根木条的端头被粗铁丝从灯笼外侧穿过竹篾楔入,铁丝在灯笼外侧的部分焊接成环形;另外两根木条搭在第3条纬线上,用线绳绑定。为了固定“井”字结构,还用铁丝缠绕连接灯簧和木条两端。“井”字结构让大体量的灯笼结构更稳定,同时也便于在木条上悬挂灯泡,作为灯笼的光源。木条外面的铁丝环可系上线绳,把线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梁上,可以增加灯笼的受力点,分散压力便于悬挂,还可以减轻刮风时灯笼的摆动幅度。整个灯笼骨架做工规整,有对称美,并且受力均匀,结构稳固。
2.3 粘贴布面
糊灯笼用的是糨糊,灯笼布不能整块直接糊上,要把布剪成枣核形,每隔几条竹篾糊一片布,多次反复才能把灯笼全部糊上。糊的过程中要将布料拉平整,两片布料叠压的地方要等下层的糨糊干燥后再糊上层部分。大红灯笼使用的是红士林布,士林布是用阴丹士林(英文Indanthrene的音译)一类人工合成的蒽醌类化学染料染制的棉布,这种染料有红、蓝、绿等多种颜色,染成的布色泽鲜艳且不易褪色,耐洗耐晒。
2.4 粘贴装饰
灯笼布全部贴好晾干后即可进行装饰。大红灯笼以金纸剪出的如意云纹、回纹作为装饰。一般来说,灯笼达到1.5米高就要装饰网穗和独穗(香山革命纪念馆馆藏红灯笼的网穗和独穗入藏前已佚失)。装饰完成后,灯笼的制作就大功告成了。①
现如今,天安门上竹木骨架的大红灯笼已经替换成新型钢结构折叠式灯笼,它具有便于运输、吊挂和收存三大优点。悬挂前,钢结构的灯笼像雨伞一样收束着,用升降机把灯笼推举悬挂,然后转动下灯盘处的机械装置,收束着的灯笼就像伞一样被撑开,变大、变圆。
3 中国灯还是日本灯?
曾有媒体发出如此感慨:“自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采用了日本设计师为开国大典设计的灯笼以来,这种结合日本丸提灯式样的灯笼就在中华大地上普遍流传开来。”还有媒体认为:“大红灯笼和中国传统的灯笼不一样,可见灯笼确实是日本人设计的。”在“中国某物实为日本风格”的话题中,开国大典的大红灯笼被作为例子屡屡提及。
开国大典的红灯笼不是中国传统,竟然是日本设计师设计的,还结合了日式灯笼的式样?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的传统民俗工艺品花灯,又名“灯笼”“彩灯”,汉代就有。据《中国民俗辞典》记载,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便演变成民间盛大节日。汉明帝下旨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夜,家家户户悬灯礼佛。
中式花灯是由多种技法、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巧、多种材料制作组成的综合艺术,其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花篮灯、棱角灯、树地灯、走马灯、孔明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仿生形等。
从外观来看,开国大典的红灯笼和日本丸灯(图5)确实有相似之处,都有类球形灯身。再加上人们印象中,古人使用的灯笼应该是制作精巧、装饰复杂的(图6—图8)。但这种精美的灯笼,应称为“宫灯”,是花灯众多品种中的一种,主要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材料多样,有竹、木、玻璃、布、珐琅、螺钿等。
而装饰相对简朴的纱灯(图9)也是中式花灯的一种,是用薄纱糊在竹制龙骨上,因材料易得、制作简便,在民间颇有市场。①从外观来说,和日式丸灯相比,开国大典的红灯笼更像中式纱灯,且大红灯笼表面较光滑,不似日式丸灯表面有较密集的横向褶皱。
从结构来看,大红灯笼和日式丸灯就更是完全不同了。日本的丸灯是日式提灯的一种常见形状,另有长形、筒形、弓张形(图10)。提灯最早在日本平安时代(相当于我国南宋时期)写成的《朝野群载》中有记载,江户中期(相当于我国清朝时期)经改良后成为可折叠易携带的照明器具,一直沿用至今。日本提灯的结构主要有两种:地张式和卷骨式。地张式竹骨以平行轮圈状成形,并用线绳捆绑固定;卷骨式竹骨以螺旋状成形,线绳以糨糊粘贴固定(图11)。②这两种结构,竹制龙骨都是横向的(图12),这也是日式提灯表面有横向褶皱的原因。
大红灯笼的龙骨则是纵向的,和纱灯一样。大红灯笼有48根纵向龙骨,因体量巨大,这才额外增加了5条横向龙骨以稳固灯形。除了纵向龙骨,纱灯和大红灯笼都有相似的灯簧结构。因此,从结构来说,开国大典的红灯笼几乎和纱灯一模一样。
从外观到内部结构,大红灯笼完全就是中式灯笼!
大红灯笼的设计是谁?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日本人小野泽亘(中文名肖野)和森茂。小野泽亘是日本左翼画家,19岁时参加了日本无产者美术家同盟,1939年来到北平后一直从事左翼宣传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留在中国,其宣传画水平高超,多次受到《晋察冀日报》表扬,还曾参与话剧《白毛女》的舞美设计。森茂14岁时来到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后,他留在中国,曾任职《晋察冀日报》社的利民广告公司绘图部。小野和森茂参与了天安门开国大典设计、布置工作。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张致祥是天安门布置的总指挥,他把天安门城楼的美工设计工作交给了时任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舞美队队长苏凡。①苏凡在回忆那段时期的文章中提到,队里的两位日本美术家设计能力很强,舞美队的主要创作力量以小野为主,小野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天安门会场的设计布置中。②森茂曾在日记中提到,他去看过灯笼的制作,并询问制灯工匠是否能按時完成。③
另一种说法认为设计者可能是钟灵和张仃。钟灵当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委员会总务处的办公室主任,并兼任会场布置科科长,天安门城楼上的两条大标语就是钟灵设计并书写的。张仃当时是北平艺专(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和钟灵一起负责开国大典的美术设计,后来他们还一起参与国徽的设计。据钟灵回忆,天安门城楼上(包括大典横标、城楼两旁的标语、八个大红灯笼、两边的八面红旗等)由会场布置科负责;天安门城楼下、观礼台等由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专门成立的布置处负责,负责人是舞美队队长苏凡。热心的苏凡除了干好负责区域,还找到钟灵和张仃,说城楼上的设计和布置方面的活计可以分些给他,他有人有物,在此他特别提到了设计能力强的日本友人小野泽亘和森茂。这个时候,大红灯笼的方案已经由钟灵和张仃设计好,并在呈送周总理后得到了批复,将要进入制作阶段。钟灵和张仃感谢了苏凡,把天安门城楼上正厅的布置工作交给了苏凡。当苏凡得知大红灯笼还没找到人做时,帮着四处找能做灯笼的人。④
大红灯笼的设计者究竟是小野泽亘和森茂还是钟灵和张仃,有待更确切的资料证明。但不论如何,这八个大红灯笼造型庄重、颜色喜庆,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它们的形象深入人心,直至现在,年节时悬挂的大大小小的红灯笼,多数沿用开国大典上这八个灯笼的比例和颜色搭配,它们将继续见证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