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游记》重复与反重复叙事策略

2021-01-17徐凌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2期
关键词:观音菩萨猪八戒妖怪

徐凌

《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的故事,由于着重于叙事取经过程中遇到的磨难,故小说中呈现出相似情节反复出现的叙事特点,这种特点被一些现代学者概括为“重复与反重复”。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称:“八十一难虽然只有四十左右的情节单元,有时一个情节单元包含数难;但是要使这四十左右的情节单元避免重复单调,而能奇中出奇,富于变化而饶有趣味,也是非大想像力、非大手笔不办的。在这一方面,行文以取经四众一线贯串之时,采取了‘重复中的反重复’的叙事策略,尤为值得注意。”杨义此处虽提及《西游记》的“重复与反重复”叙事策略,但主要是从情节着眼,并未进行具体的阐发。本文拟对《西游记》的重复与反重复在语言及情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对《西游记》的叙事研究有所助益。

一、叙事语言上的重复与反重复表现

关于“重复”,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认为:“细小处的重复,如语词、修辞格、外观、内心情态等等。”由于故事情节的类似性,对话、景观及外貌描写反复出现,从选词到组句均非常相似,在叙事重复基础上反重复力求呈现不同。

(一)对话描写的重复与反重复

对话描写是《西游记》语言描写的重要内容。取经故事的模式化导致主要人物语言出现重复,在取经队伍中,孙悟空与猪八戒之间的交流最为丰富和诙谐有趣。因猪八戒贪吃、懒惰且爱财而常被孙悟空捉弄,故猪八戒咒骂孙悟空的话语多且有趣。如第三十回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被拒绝后说:“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第四十六回,在车迟国孙悟空与妖斗法要下油锅时,猪八戒骂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猪八戒两段咒骂中有一定的重复性,如用到了泼猴、猢狲、弼马温等词语。句式上,连用猢狲、泼猴组成独立感叹句,采用排比句式来咒骂孙悟空,字里行间都能察觉出他对孙悟空的怨念和愤恨之情,采用重复且集中的词汇来表达对孙悟空的憎恶和怨恨。

但小说结合对话的背景及原因,通过词语出现次序的调整造成对话的反重复。相较于被孙悟空拒绝,在车迟国,猪八戒以为要被下油锅之时,在生死关头失去理智之际咒骂孙悟空则更加狠毒,从最开始单纯的和尚、妖怪等名词变成了加有闯祸、无知、该死、油烹等形容词修饰的名词,名词也变为“泼猴子”“弼马温”等,从身份地位上对孙悟空进行藐视。从猪八戒所使用的咒骂词语出现次序变化上可以看出,根据具体事情的不同,咒骂的程度和方式在语言上也有所差异,咒骂不是一味的重复,既在咒骂方式上重复,又力图用语言来打破这种重复,展现叙事语言的个性化。

(二)景观描写的重复与反重复

取经共经过九国三州郡,文中的景观描写主要有奇峰险滩,一方面大量相似景观的描写造成叙事的重复,另一方面景观描写又抓住事物特征,力求出彩。

重复刻画奇峰高大险峻,描写平顶山时写道:“巍巍峻岭,削削尖峰。”描写六百里钻头号山时写道:“高不高,顶上接青霄。”描写陷空山时写道:“顶摩碧汉,峰接青霄。”小说中嵯峨、削削、巍巍等词组的运用都力图表现山峰的险峻,同时又渲染地标的独特性,陷空山有着三百里无底洞,火焰山八百里火焰寸草不生等。同理,写黑水河着重写黑水河颜色如墨,而写通天河“如今通看不见边岸,怎定得宽阔之数?”以及能成胎气的子母河,作者意欲赋予其特有的因素使其独一无二。

(三)外貌描写的重复与反重复

小说多次对师徒四人的外貌进行描写。叙事在熟悉和陌生化之间的转变,在重复其本来容貌的同时以变化形象为依托实现反重复叙事。

重复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样貌丑陋,众人见貌丑的孙悟空和猪八戒或被吓倒或闭门躲藏。第三十六回描写孙悟空有“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吓得寺院僧官连忙关门,先描写百姓对孙悟空一众的恐惧,重复叙事使其形象定型。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样子丑陋为人所熟知,但变化隐藏之后给人带来了陌生感,谭学纯先生曾讲道:“通过扩大审美距离,制造修辞效果,也就是修辞认知的陌生化。”叙事在熟悉化和陌生化之间的转变使形象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在人物形象描写上实现重复与反重复。

二、情节上重复与反重复的具体表现

《西游记》共写“九九八十一难”,有四十左右情节单元,既有一个故事情节上出现反复,如尸魔三戏唐三藏、孙行者三借芭蕉扇等;也有分散和隐藏在不同故事单元中的重复,如菩萨七解厄运、猴王六度钻腹、圣僧五次被逼成婚等。这些重复情节因过程和原因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使《西游记》故事在反复中出奇出新。

(一)菩萨七解厄运

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的重要线索人物,也是重复与反重复叙事展开的重要载体。从观音赴旨上长安寻找取经人,到七次帮唐僧四众化解厄运,足见观音菩萨在叙事中出现的频率之高,“观音菩萨实为五众尤其是孙悟空‘归正’成佛的‘教母’”。观音菩萨作为唐僧一众取经的引路人,以其解难为核心的情节在《西游记》叙事中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

观音菩萨解难情节重复出现七次,穿插在不同故事单元,叙事情节重复使故事走向了降妖无解后便求助菩萨的固定故事发展模式,形成了以妖精妥协为一致解难故事结局的重复叙事,然菩萨七次解难的起因经过方式略有差异。首先,根据原因不同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收服自己走失的神兽,如金鱼、金毛犼;二是取经队伍闯祸后出面协调,如在五庄观救活人参果树;三是为取经人解难,如收服白龙马、贪图唐僧袈裟的黑熊怪。其次,根据降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辅助孙悟空收服妖怪,收服蝎子精时告知孙悟空收服妖怪的方法,降服黑熊怪时配合孙悟空的钻肚术;二是直接收服妖怪,用鱼篮收服了逃出莲花池的金鱼,用李靖的天罡刀化为莲台辅以金箍儿使红孩儿皈依。在取经四众踌躇不前的时候,观音菩萨及时出现为其西去扫清了障碍,也使唐僧四众在取经道路上坚定了信念,提供了精神支撑。

(二)猴王六度钻腹

猴王孙悟空为西去路上降妖除魔做出卓越贡献,降妖中有六次钻腹的重复情节,有假变仙丹入黑熊怪肚,变成小虫子被铁扇公主喝在肚里,变成熟瓜、仙桃钻入黄眉大王和白鼠精肚中,也有被红磷蟒蛇、青狮大王直接吞下。孙悟空钻肚方式各不相同,被吞入肚后会根据当时的情境以及妖怪的弱点,采取具体措施,以此达到钻肚情节的反重复叙事。在妖怪的肚中或是翻筋斗,或是撒酒疯,或是放风筝,孙悟空在此将顽猴的本性发挥到了极致。

孙悟空钻入妖怪肚中展开的报复性行为,充分展现了猴子的顽劣和捉弄人的一面,次次钻肚方式形成对比,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钻肚术也达到不同于单打独斗的显著效果,不断给人新奇感受和体验,又使故事有趣生动。

(三)唐僧被五逼成婚

唐僧因是金蝉子转世故肉胎遭到妖怪觊觎,许多妖怪心生歹意掳走唐僧,其中,西去路上的女性角色或凭美色,或借权势来诱惑唐僧,构成西去路上重重阻难中以女性妖怪为主颇具特色的劫难。

女性妖怪大多想留住唐僧,与他结成夫妇,但作者也通过这些女妖目的的差异、唐僧的表现以及取经队伍对此事态度的不同来达到反重复的叙事目的。虽都是被逼成亲的情节,不论杏仙、蝎子精、女儿国国主、老鼠精、玉兔精,都有着与唐僧婚配的愿望,观之目的却不尽相同,杏仙、蝎子精接近圣僧为的是耍风月,老鼠精与玉兔精则是为了采取阳气欲成太乙仙,女儿国主则以举国富贵相送以期永传帝业,各显逼婚手段。不同女性形象的出现对唐僧何尝不是一种考验,从最开始的耍风月、采阳气到最后的以举国之资来挽留唐僧,其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大,而作者通过目的的不同来展现差异以达到重复中的反重复叙事的效果。

小說以对师徒四人的佛性考验为取经的主要内容,借大量略显重复的情节表现取经的艰险,增强小说的传奇性,但在这些重复的叙事中通过语言和情节的不同彰显差异,进而体现出反重复的叙事特点。重复叙事在为角色定性,使故事典型化,使某些意象承担固定的叙事效果上具有重要作用,而反重复使叙事合理化且更具张力。正是由于重复与反重复的巧妙运用,使《西游记》取得了“变化施为,皆极奇恣”的叙事效果。

猜你喜欢

观音菩萨猪八戒妖怪
猪八戒下凡
东渡日本的德化窑“玛利亚观音像”
猪八戒开超市
一件清代髹漆贴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的保护研究和修复
猪八戒失眠
9尺佛像
妖怪来了
猪八戒减肥记
妖怪来了
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