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征服大海看船长

2021-01-17夏思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麦哲伦哥伦布船队

夏思

《跳水》中那位冷静、果敢、睿智的船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世界航海史,还有许多船长被世人铭记。

新大陆发现者——哥伦布船长

姓名: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国籍:意大利

主要事迹:发现新大陆

船队:3 艘船,旗舰是圣玛利亚号

船长技能

有着无往不胜的决心,深谙船员的心理,善用策略,用善意的谎言安抚船员的情绪。

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坚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的资助下,1492 年8 月3 日,哥伦布随身携带一本《马可·波罗游记》,率领3 艘远洋帆船和87 名船员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拔锚起航,一路向西行进。从9 月9 日起,船队驶入大西洋深处。汪洋之中,丝毫见不到陆地的迹象。为防止船员因航程过长、离开陆地过远而惊慌或心生不满,哥伦布便开始隐瞒真实航速,少报已行驶过的航程。

在接下来的航行中,四周仍然是一片汪洋,直到10 月12 日凌晨2 点,值班船员终于确凿地看见了陆地—— 一座珊瑚岛(现中美洲区域,哥伦布自以为到了印度)。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原产于这里的许多作物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如土豆、番薯、花生、辣椒、烟草、番茄等。高产、耐寒、耐瘠薄的玉米和土豆在各大陆广泛种植,养活了大量贫困人口;原产于南美洲及安的列斯群岛的番薯,成为加工淀粉的重要原材料;美洲当地居民种植的烟草、可可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当然,哥伦布和其他航海家也将其他大陆的农产品带到了美洲大陆。科学家们把新旧大陆之间的这些物种交流称为“哥伦布大交换”。

欧亚新航路开拓者——达·伽马船长

姓名:瓦斯科·达·伽马

国籍:葡萄牙

主要事迹:开辟从欧洲绕过非洲好望角抵达印度的航海路线

船队:4 艘船,旗舰是圣加布里埃尔号

船长技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巧妙地利用当地人的冲突为自己的航海服务。

由于《马可·波罗游记》对中国和印度的精彩描述,像哥伦布一样,很多西方人认为东方遍地是黄金、珠宝。所以,欧洲的封建主、商人、航海家开始冒着生命危险远航大西洋,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虽然哥伦布没能到达印度,但达·伽马却成功抵达了。

1497 年7 月8 日,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之命,率领4艘帆船共计170 多名水手,从首都里斯本起航,开始探索通往印度的新路线。1498 年4 月1 日,船队来到了东非沿岸的港口城市——蒙巴萨。但是蒙巴萨的居民并不欢迎葡萄牙人,双方的关系迅速恶化。达·伽马琢磨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转而率船队来到蒙巴萨的竞争城市——马林迪。出于打击竞争对手的目的,马林迪的统治者对葡萄牙人表示了友好,并献上大礼:为他们引荐了熟知季风航线的资深领航员。在领航员的带领下,达·伽马船队借着印度洋上半年特有的西南季风,顺风往东行,终于在1498 年5 月20 日抵达印度西南海岸的港口城市卡利卡特(今译科泽科德),敲开了印度的大门。

由于新航路的发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很快成为西欧的海外贸易中心。欧洲各地的商人纷纷来到这里做生意。在达·伽马发现新航线后将近一百年内,葡萄牙几乎独霸非洲、印度洋及远东的海权。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船长

姓名:斐迪南·麦哲伦

国籍:葡萄牙

主要事迹:其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船队:5 艘船,旗舰是特里尼达号,其中完成环球航行的是维多利亚号

船长技能

当机立断、有勇有谋。

课文《跳水》中的帆船是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是1522 年才完成的,这一伟大的壮举归功于麦哲伦。

1519 年8 月10 日,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麦哲伦率领由5 艘帆船组成的船队从塞维利亚港出发,前去东方寻找香料。麦哲伦猜测,绕过南美洲一定可以找到通往香料群岛的航路,并坚信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带着船队艰难地横渡大西洋,于1519年3 月到达南美洲圣胡利安港。由于天气寒冷,粮食短缺,船队内部发生叛乱,其中3 艘帆船的船长联合反对麦哲伦,让麦哲伦来他们的船上谈判。麦哲伦派人假意送去一封同意谈判的信,并趁机处决了叛乱的船长,从而震慑住叛乱的船员。

1520 年10 月21 日,船队终于找到了一条通往“南海(今太平洋)”的海峡,即我们现在所称的麦哲伦海峡,并用了一个月时间通过海峡进入“南海”。在接下来100 多天的航行中,船队一直没有遭遇狂风大浪,麦哲伦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太平洋”。

1521 年3 月16 日,船队再往西行,来到现今的菲律宾群岛,证实了美洲与亚洲之间存在着一片辽阔的水域——太平洋。遗憾的是,麦哲伦在与菲律宾当地部落的冲突中丧生。船队仅剩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造梦”大航海时代

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生活的那个时代,也被称作大航海时代。它从15 世纪延续到17 世纪。在将近3 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航海家们开辟新的贸易路线,寻找新的贸易伙伴。

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从12 世纪起的300 年内,欧洲普通船只的吨位增加了将近两倍。在此期间,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为首的西方海洋强国,学会使用并改造了航海罗盘、六分仪、海图、三角帆、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术,终于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进行远航的能力,让人类远洋航行的梦想得以成真。

主要组织架构

船长

船上的最高权威。想成为船长,必须表现出过人的领导才能和勇气。船長拥有最高的决定权,同时也有权处置不听命令的手下。

大副

配合船长管理船员,解决船员之间的纠纷,管理船上的物资。

领航员

分管航海,站在瞭望桅杆上,观察航向和海况,是一份苦差事。航线由他们来确定,危险由他们来发现。

炮手

掌管大炮、火药和其他重武器。远距离交战时,他们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手

需要时时刻刻关注风帆, 对风帆进行调整。

主要装备

航海罗盘

在指南针被发明出来之前,航海只能使用观星的方法推算大概方位。在我国南宋时期,人们将磁针与方位盘组装成完整的指南工具——旱罗盘。1269 年,法国实验物理学家皮埃尔将旱罗盘放入装有玻璃罩的圆盒内,以便于携带,就成了航海罗盘。航海罗盘出现后,船员们不仅可以确定方位,有时甚至能推算出两地间的距离。

六分仪

早期航海家在大海中沿航线航行时,需要不断确定船所处的位置,即船所处的经度和纬度的交叉点。航海家为了弄清楚自己的船所处的纬度,需要借助一种仪器,这种仪器就是六分仪。它可以精确测定天体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从而推算出船所处的纬度。

卡拉维尔帆船

流行于14 世纪。有1~3根桅杆,使用斜大三角帆,体积小,可以顶风前进。龙骨较浅,无法远航。

卡瑞克帆船

流行于14 ~ 15 世纪,有3 根或4 根桅杆,船尾呈圆弧形。艏艉楼很高,有翻船的风险。船身宽大,长宽比大约是3:1。船上装有多层甲板,可以安放多具重型火炮。它是欧洲第一款正式用于远航的船只,揭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航海时用的就是这种帆船。

大炮

为了在海洋争霸中取得胜利,大航海时代的船上都装备有大炮。1637 年,英国建成排水量1 600 吨的“海上君王号”风帆战船,该船装有102~104门大炮。

盖伦帆船

流行于16~17 世纪,在卡瑞克帆船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降低了艏艉楼,用方形的船尾代替圆弧形的船尾,船身显得狭长,长宽比大约是4:1。装有多层甲板和3 ~ 5 根桅杆, 载货量大。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猜你喜欢

麦哲伦哥伦布船队
人类迄今最成功的金星探测器:“麦哲伦号”
美国乙烷进口对发展我国大型乙烷船舶的影响
哥伦布与明朝灭亡
飞向太空的人类文明——麦哲伦号探测器
小麦哲伦星系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和哥伦布一起去航海
麦哲伦企鹅引入初期的饲养管理及其行为变化初探
淡水河谷40万吨级大型船舶船队对铁矿石供应链的影响
二手散货船可能“轻松”贬值20%:美国鹰散航运(Eagle Bulk Shipping)主席Zoul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