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造车”之谜:为何人人都想当“跨界老司机”?
2021-01-17胡姚雨
胡姚雨
什么是“大厂造车”?完整表述是: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始造汽车。2021年,被认为是“造车大战元年”。不用惊讶,互联网向来就是这个性格,造热点、追流量、爱扎堆,哪个生意好,就蜂拥而上。只是这次,“造车”怎么就变成巨头眼中的“好生意”了呢?
为什么是“互联网大厂”先动的手——先天优势
互联网造车,造的是什么车?答案是——智能汽车。
“无人驾驶”这个词在国内大热,不是靠传统车企,而是百度的一场发布会。会上,李彦宏通过大屏幕亲自演示了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行状况。
互联网的目的只有一个:能不用人的,都让机器去做!要把人从各种各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毕竟,今天汽车的功能已不仅仅是“代步”那么简单,它更像一个安全、保密的私人空间,驾驶体验感比想象中的更加重要。因此,汽车就和过去的手机一样,肯定要朝着智能化转型。
而智能技术,恰好由大厂掌握。
目前为止,车企和互联网的合作案例已经不胜枚举,像“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广汽集团+腾讯”“吉利+百度”“北汽集团+京东”这样的组合已实属平常,而且,这些大廠合作的车企可不止一个。
事实上,这种“跨界联姻”,不是互联网的一厢情愿,而是汽车制造业主动向互联网靠拢的结果——在经济学上,这被称作“鲶鱼效应”。意思是,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正是因为大厂先“动了手”,察觉危机的车企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与其任由互联网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搞事”,不如主动出击,让传统汽车积极地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所以如今的新式汽车,也有了堪比iPad的屏幕,加载了各种APP,让用户的乘车体验飞速提升。
看来互联网大厂在汽车领域“搞事”,也能为用户带来惊喜!
“造车”的本质就是“追热点”——政策引导
当然,智能化不是片面地“往车厢里塞各种功能”那么简单,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升级动力源。
今年有两个经济热词“碳达峰”“碳中和”,意思是“在工业碳排放达到峰值后,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让碳排放刚好能被植物全部吸收,形成健康的绿色循环”。
绿色低碳早已是老生常谈,但这次“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国家设定了年限!必须在2030年前实现“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果然,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从政府到企业,都在拼命想着低碳减排、绿色升级的技术方案——其中,新能源汽车就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发布,要求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占20%!国家高喊“祝大卖!”,当然意味着新能源是前景大好的产业热点,对企业来说,正是抢占市场,迅速“上车”的好机会,各路神仙自然都想来分一杯羹。
但是,新能源应用说着容易,真要研发起来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以“蔚来”品牌的电动智能汽车为例,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该品牌汽车研发支出就达到24.88亿元,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39.32亿元。这还不算许多基础设施投入——传统汽车需要加油站,电动汽车就需要换电站。根据“蔚来”的计划,到2021年底,全国换电站总量将达到500多座,这背后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
而且,就算愿意下血本,智能汽车的量产交付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蔚来成立于2014年,但第一辆智能汽车实现量产交付,已经是4年后了。其他像“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智能电动汽车,实现量产也都是在公司成立三四年之后,周期可不算短。
大厂就这么不缺钱、这么有耐心?其实,巨头“下海造车”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近年来政府也同步出台了许多补贴政策,想着法儿给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打钱”呢。从这一点来说,哪怕出于响应号召的目的,大厂造车的热情也只会有增无减。
所以,继续“追光”吧,大厂!
“技多不压身”在哪里都适用——产业所趋
随着互联网不断渗透各行各业,很多产业的边界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
汽车制造已不仅仅是制造商的天下,行业跨界成了一种潮流,一种大势所趋。
最典型的就是这几年频频见诸媒体的财经高频词“金融科技”,直接把两个学科放在了一起。“金融科技”正是互联网不断渗透金融业,最终打破金融边界的结果。“金融科技”应用在现实中,最直观的一个结果就是——你爸妈要申请贷款,在手机上点点就行了,不必再动不动就跑营业网点。
另外,像优步、滴滴等约车平台的诞生,看似只是“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的变革,实质上,还融合着GPS智能定位导航技术的革新,以及由此催生出来的“共享经济”新模式。所以,在互联网大厂眼里,只要能渗透的,都可以尝试跨界,“万物皆可盘,技多不压身”。
我们也可以打开更大的脑洞,去设想生产力更加解放的未来,也许不只有互联网大厂会热衷造车,金融、通讯、食品等行业的大厂,也会轰轰烈烈开启“老司机”的梦想,说不定,还有造飞机“上天”的梦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