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
2021-01-17黄斐
黄斐
作者单位: 654399 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儿科
小儿川崎病在儿科较常见,一般为婴幼儿时期发病,也称为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作为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小儿川崎病的特点是病情进展快、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等,可引起肢体肿胀、黏膜损伤、发热及全身血管炎性反应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心血管损伤,引发较多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小儿生命安全,近年来得到大众的重视[1]。小儿川崎病病症较严重,发病原因不明确,一般采用对症支持、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手段治疗[2]。常用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但部分学者对丙种球蛋白的剂量产生异议,部分学者认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效果更高,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患儿耐受性差,不宜大剂量用药[3]。本研究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3月云南省建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52±0.24)岁;病程1~8(4.23±1.33)d。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个月~3.5岁,平均年龄(1.46±0.67)岁;病程1~9(4.25±1.22)d。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长同意本研究,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本研究。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典型症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标准:合并多种免疫疾病的患儿;脏器功能损伤患儿;存在药物治疗禁忌证患儿;出血患儿;精神障碍患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意识不清晰患儿。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依据2组患儿症状表现给予对症治疗,例如应用退烧类药物、利尿药物等,纠正患儿水电解质紊乱问题,并给予氧气支持,实施抗感染治疗等。同时使用阿司匹林10 mg口服,每天3次,热退后3 d改为3~5 mg·kg-1·d-1,每天3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每次2.0 g/kg静脉注射,每天1次,共治疗1 d;对照组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每次0.4 g/kg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2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0 d。治疗期间合理安排患儿饮食,观察患儿尿量,嘱患儿多饮水。患儿经治疗后均出院,用药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症状主要包括黏膜充血、发热、手足肿胀、淋巴肿大;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主要包含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及白细胞计数(WBC),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进行检验。
1.5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全部消失,X线检查未发现炎性反应;好转: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较轻微,X线检查发现轻微炎性反应;无效:上述症状未好转,且炎性反应未减轻。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发热、淋巴肿大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儿WBC、PLT、CRP及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WBC、PLT、CRP及PC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见表3。
表3 2组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
3 讨 论
目前,临床对小儿川崎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该病以全身血管炎性表现为主要症状,一般在6岁以下婴幼儿群体中较常见,且以男性居多[4]。川崎病可导致发热、口腔黏膜充血、四肢肿胀等症状,部分患儿伴有冠状动脉病变,该疾病对患儿危害极大,也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5]。
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水平的提升,川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升高,病死率下降。临床治疗中主要用药为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6]。前者是一种广谱解热镇痛药物,具有消炎、镇静等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产生显著的抗炎效果[7]。阿司匹林还能发挥体温调节的作用,通过扩张患儿的外周血管及皮肤,可让患儿在短时间内出汗,继而改善患儿高烧症状。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还能对前列腺素、缓激肽、组胺等成分的释放进行抑制,阻碍前列腺素环氧酶的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显著的镇痛及抗血栓效果,其疗效逐渐得到大众认可。后者是一种免疫调节制剂,对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阻断病毒和细菌病原菌侵入,并提高吞噬细胞水平,提升患儿自身的免疫力[8]。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可抑制T细胞活化作用,可避免组织内皮细胞的凋亡,达到中和微生物毒素及免疫调节剂的效果。有学者指出,丙种球蛋白还能对单核细胞表层的IgG内Fc受体及血管内皮进行封闭,在血管表层免疫性反应中发挥阻断作用,血小板黏附聚集过程被抑制,细胞毒素不会出现过度分泌的情况,可达到优异的抗血栓效果。
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能封闭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的Fc受体,抑制内皮炎性反应,还能阻碍免疫性复合物反应,降温效果显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改善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紊乱状况,血管壁损伤较小,可避免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且能发挥改善血管炎性反应的作用,继而有效缩短口腔黏膜充血、发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恢复时间,疗效优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儿WBC、PLT、CRP及PC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证实在同等阿司匹林剂量和相同支持性治疗措施下,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对全身炎性反应的控制效果更佳,可显著降低炎性细胞水平,从而缓解患儿病症[9]。
PCT是促炎因子,经甲状腺细胞释放,在小儿川崎病中表达水平较高,可反映血管炎性病变程度,血清CRP、WBC、PLT等也常被用于检测炎性疾病,其降低反映了患儿全身炎性反应明显减轻。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可增强药效,从而起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10]。
一些临床报道指出,过量使用本药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破坏患儿内环境稳定,引起脑梗死。但在本次研究中,并未发生同类案例。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黏膜充血、手足肿胀、发热、淋巴肿大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证实,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的可靠性,还需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