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扬尘治理措施及应用
2021-01-17张英波诸城市建筑业发展中心
张英波 诸城市建筑业发展中心
工程项目在建筑过程中,大多数建设单位并不重视扬尘治理问题,从而促使扬尘并未经处理就直接排至空气中,从而导致城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而对于工程项目中严重的污染问题,相关单位应充分意识到扬尘治理的必然性及重要性,且主动作为,采用与之相应地措施,降低扬尘污染,为民众的生命安全负责,进一步推动绿色工程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产生扬尘的主要原因
在工程的施工现场,一些施工方在土方开挖阶段,并未对裸露土壤进行苫盖,从而导致大部分土壤在外界作用下输入空中或周边地面,而后由施工现场的运输物资车辆碾压导致粉尘的出现。
展开来说,工程施工现场形成扬尘的原因主要为:一是以往的工程建筑拆除中,一般使用爆破等方法,此时就会产生较多的粉尘,且完成拆除任务后,在运送建筑垃圾过程中较为粗暴,就会导致扬尘污染的发生。二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基建工程、混凝土浇筑等均为发生扬尘的关键性因素。三是一些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有限,导致操作人员出现违规操作或者粗暴施工等情况,从而产生大气扬尘,且并未设置专人负责扬尘污染的治理工作,造成大气扬尘污染呈更加严重的发展态势。
二、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现状
(一)工程建筑领域参与主体缺乏环保意识
因为当前阶段建筑领域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日益加快的特征,而建筑领域其自身所承担的任务量也愈加增强,近年来,其逐步呈现直线上涨的发展态势。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扬尘也成为大气污染的新形式,而且在建筑领域施工过程中,也需清醒的意识到民众对于建筑给城区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建筑领域扬尘污染加速发展。
(二)并未构建工程建设扬尘治理相关法规
工程施工过程中之所以会发生扬尘污染,其主要原因为我国相关的工程施工现场对于治理大气扬尘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二十一世纪以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逐步得到民众的重视,特别是对于工业及交通行业产生的污染,然而,相关部门仍未对工程施工时产生的扬尘问题进行严格的管理。
(三)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扬尘治理缺乏有力的检查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治理大气扬尘污染的部门较多,比如,各级政府的质量监督机构、环卫部门、市政管理部门等,管理部门如此之多造成部门之间协调难度较大。因此导致工程建设扬尘治理监督环节就较为薄弱,从而也就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力。
三、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具体措施
(一)编制相关的法律制度
对于现阶段愈加强烈的建筑工程扬尘污染,我国应制定或健全针对性较强地法律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及建设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做到有法可依,而且也要指派专职纪检委等监察部门严格监督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度。此外,相关法律制度中不但应设定合理地扬尘污染危害等级,及其处罚制度,同时也要在执法过程中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权限,防止产生违法乱纪问题。
(二)进一步提升扬尘污染的重视程度
我国在宣传层面应不断增强对于扬尘污染治理的宣传工作,使各级政府机构清楚地意识到工程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的危害性,而后,各地方政府可以基于此,联合城建、环保等相关部门对施工、建设单位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扬尘治理的执行力。不仅如此,相关部门也要注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交流,通过特定的技术帮扶或政策优惠等措施,帮助建设或施工企业严格执行扬尘治理的各项措施。
(三)明确各主体职责,合理组织施工
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作为工地现场扬尘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需主动承担其所肩负的责任,按照具体情况编制适用的扬尘污染治理规章制度,预先明确扬尘治理措施,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力度,切实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扬尘污染的认知,最大程度将扬尘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第一,工程施工现场须进行全方位的围挡,严格防止敞开式施工或者遮挡不严等情况发生。在工程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出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及现场内的土地均应运用混凝土等硬化。而对于工程现场堆放的建筑原材料或者开挖的土方等均应进行苫盖、绿化,或者不同程度的固定,禁止其裸露。第二,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废弃材料及建筑垃圾,应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均应设置运输渣土车辆冲洗设施,进一步提高运输车辆的清洁管理水平,确保运输车辆的清洁。与此同时,工程施工现场运输渣土的车须进行全面的遮盖,避免材料裸露。第三,工程项目的相关单位应全额拨付安全文明措施相关费用,施工单位也应确保专款专用,全面执行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的制度及各项措施。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建筑工程的扬尘治理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着力改善周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步骤,因此,各级政府、施工、建设等主体应在各个方面不断增加对于扬尘治理的投入力度,抑制大气扬尘,从而真正实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