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研究

2021-01-17牛磊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17期
关键词:育人内容大学生

牛磊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时代下,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综合实力要求不断提升。高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专业化人才的重要场所,新时期在常规专业知识讲解、技能指导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创业就业意识培养。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彰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力。我国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有关于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优惠制度,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但是基于高校实际教育的现状而言,依然存在创业就业指导体系不够完全的问题,未能够将专业课程内容与大学生创业就业内容相互融合,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观念与创业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业就业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培养现状

我国就业创业教育始于2002年,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为试点推行,将创业育人内容纳入到育人体系中。随着高校的扩招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就业创业教育成为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1]。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生就业创业事业的发展。但是相较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当前我国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够完善。每年选择创业的学生占比不足西方国家的1/10,就业创业的校园氛围不佳,学生的认知相对匮乏。

(二)问题分析

1.认知存在偏差

我国创业就业教育的起步时间较晚,针对高校管理者及教师而言,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未能够将创业就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2]。一些学校多在学生临近毕业前的1年实施就业创业教育,未能够将就业创业教育与学生的整体学习流程相互关联,不利于学生创业就业意识及能力的提升。

就业创业需要学生具备坚定的信心,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当前很多大学生存在意志力不足等问题,学生家长也具有一定的认知偏差,希望大学生在毕业后拥有安稳的工作,对学生的创业行为不够支持,均为影响大学生创业就业培养效果的因素。

2.育人体系不全

当前很多高校尽管认识到了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多仅仅开设了职业生涯与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偏重于就业指导,有关于创业指导的内容、实际帮助相对较少[3]。同时很多高校中的教师存在创业经验匮乏的情况,创业就业指导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实际的经验交流不足,市场环境分析较少,难以切实帮助到大学生,不利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

3.文化氛围较淡

浓厚的校园就业创业氛围塑造,能够对学生思维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对其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基于当前大学校园而言,多具有就业创业文化氛围不浓的问题,多鼓励学生读书、专研课程内容等,相关的实践锻炼活动、创业指导活动等相对较少,很多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掌握较差,影响着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二、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分析

(一)创新学校培养理念,融合专业培育人才

理念对行动可产生重要影响、制约的作用。科学的育人观念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提升学校教育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新时期环境下,高校需要创新学校人才培养的理念,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教育并非仅仅针对少数大学生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普适教育,教育的核心在于“育人”,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提升其综合实力,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高校需要基于学生的专业内容、市场环境等,明确创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加强与学生、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转变家长落后的思想,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创业就业支持,以便于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培养体系的全面构建。

比如高校可以开展就业创业的相关课程,介绍就业创业的内容、政策制度与法律知识等,鼓励教师参与相关进修,或者参与就业创业的相关培训活动等等。学校可以积极与优秀企业合作,为教师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进而为学生更好的实施就业创业相关知识的讲解。日常专业教育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就业创业的内容渗透于其中。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基于专业内容提问学生技能学习后的想法。为学生介绍当前市场环境及行业发展现状,提问学生“如果你是创业者,你准备怎样发展你的事业?从那个角度入手?”等等问题。在专业技能学习活动及实践活动等,则可以创设相关情景,比如模拟未来就业的场景、创业的环境等等,要求学生根据企业领导的要求实施技能操作,或者要求学生展现自身的创业能力等等。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创业观、就业观,理智就业。在思想成熟且考虑综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勇敢创业。

(二)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助。学校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就业创业普遍存在的障碍、心理问题等等,进而针对性帮助学生,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高校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根据市场环境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创业就业一体化实践培养基地,让教学、研究与生产活动等相互融合,实现“产、学、研”一体管理。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比如高校可以与优秀的企业合作,一同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保证其中设施充足、设备完善,为不同专业学生创设良好的实践锻炼平台。在实践平台构建期间,可以划分为诸多模块,比如专业理论模块、实践操作模块及心理指导模块等等。专业理论模块中主要由法律知识讲解、政策制度介绍及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环境等内容。实践操作模块则主要专业相关的创业设备、技术设施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等。同时学校需要配备专业的创业就业指导教师从旁帮助,对学生实践的安全性进行检查,且可以适当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知识讲解、操作指导等帮助,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问题,为学生次创业就业道路指明方向。

(三)丰富创业活动类型,创设良好的创业氛围

实践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创业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需要积极开展丰富的创业指导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拓展实践平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及能力的提升。比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类与学生专业内容关联的创业规划比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等。让学生基于专业内容实施创业设计,以个人参赛或者合作参赛的形式开展,展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针对创业计划比较完善、理念新颖且可行性较强的创业项目,学校还可以给予支持,或者邀请社会一些投资人士、企业等参与其中,鼓励学生的想法,投资学生的项目等等,切实发挥创业就业指导的作用。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可产生重要影响,高校需要创设积极的就业创业校园氛围。鼓励学生创业,提出相关支持制度等。比如可以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为其提供一定的创业实践场所,提供创业相关的政策制度、法律知识的咨询服务等。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创业就业相关的知识讲座活动,以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注意事项。创设相关创业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对创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以脑力激荡的方法,邀请创业相关的专家、企业家或者经济学者等进入高校讲解相关知识,与学生一起分享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创业的辛苦与成就感等等,给予学生更多的经验与力量,坚定创业信心。

三、小结

大学生就业创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够转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将创业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具体专业学习内容融合,且渗透到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课程专业指导及多样化创业就业活动支持下,让更多的学生深入理解创业就业的方式、注意事项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展示自我才能、创新想法的平台。充分应用各类资源,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育人内容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主要内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们用“五招”育人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