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产业共生低碳发展路径探讨
2021-01-17付寿康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
付寿康 江汉大学 武汉研究院
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带来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气候环境问题能否有效解决是衡量社会发展质量的基本标准。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与政策,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碳减排承诺。这次会议的重要精神为我国各区域经济低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是我国碳排放量最多的区域。武汉城市圈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该区域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较为雄厚,科教智力资源密集、人才资源聚集,资源聚集形成虹吸效应,形成武汉市一城独大,各城市之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协同发展力度不够,产业发展的资源消耗与碳排放量较大。
一、城市化中产业共生低碳发展的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大量消耗与环境持续恶化,为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城市群因人口、资源与产业集聚而成为我国地域空间碳排放最多的区域。作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以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保障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探索未来城市群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根据有关研究:如果不采取额外行动,在地区生产总值按照武汉市规划目标增长的情况下,在工业领的域碳排放武汉市到2028年才会达到峰值,其峰值为8930万吨,在此情况下的达峰行动计划目标很难实现。2022年工业碳排放达8480万吨,比目标值高1220万吨。区域经济面临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势必会影响“两型社会”建设的质量与成效。因此,需要积极转变城市圈内传统的“三高一低”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二、产业共生低碳发展的意义
高消耗、高污染、高碳排放、效率较低的“三高一低”是我国传统工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背离了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因此,需要大力推动我国低碳产业发展。工业产业只有实现低碳排放,绿色发展才能够推动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这将有助于城市群碳排放量的降低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实现低碳发展。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共生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建设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城市圈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低碳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是其重要支撑,低碳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模式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以快速自主发展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还有助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
三、武汉城市圈产业共生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经济的核心区域。在国家产业总体布局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利益博弈凸显,城市圈内缺乏合作,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新时期,武汉城市圈经济较快增长,但是内部各城市的三次产业发展依然不平衡、资源消耗大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不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存在明显结构差异。各城市的产业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中心城市外其他城市的产业集群科技水平和分工化程度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第二,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关联度低。武汉是城市圈发展的中心城市,区域内几乎所有主导产业集中于此,造成城市间产业集群关联不高,产业依存度较小,产业结构关联和互补性较小,造成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缺失与支柱产业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第三,区域产业集群协同作用需要提升。武汉城市圈各城市还是地理意义上的联合体,整体性的城市经济圈未形成。由于条件限制,出现政策障碍与合作机制不畅等问题。
城市圈第二产业能源使用效率较低,能源投入与产出矛盾突出,碳减排压力大。如果不采取合适的措施,将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带来影响。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石化、机电、钢铁、汽车制造、食品与建材等行业,产业结构相似,效率较低。武汉市的“极核效应”作用不明显,急需带动各城市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构成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武汉城市圈重工业化结构特征明显。高碳能源消耗、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温室气体排量大等问题突出。武汉城市圈双重工业结构明显,即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仍为经济的主体,而第二产业中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为支柱产业。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的目标,城市圈内各城市需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在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与低碳交通上跨越发展。但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工业基础和偏重的工业结构给低碳模式带来较大挑战。
四、武汉城市圈产业共生低碳发展的基本路径
第一,以强有力的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城市圈产业共生低碳发展。在地方产业集群规划中将“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地方政府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发展的首要条件与经济建设的出发点,积极做好政策设计与产业发展服务工作,从产业一体化、产业园区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四个方面着手,促进产业集群低碳发展。在制度上深入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更加注重市场的资源配置与调节作用,促进企业形成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体制,让企业的发展更具内生活力。搭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营造良好产业发展软环境,促进企业积极对话模式的建立。利用咨询服务机构协调行业间、企业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以维护产业低碳集群发展的权益。
第二,优化城市圈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共生低碳发展。积极推动城市圈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防止城市圈内的城市形成产业“小而全”产业发展格局导致城市产业竞争力不强。各城市要充分发展优势产业、剔除劣势产业,促使产业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加强城市产业合作,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采用生态化方法对原有的工业化体系进行改造。改造企业的生产工艺、不断增加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模式。比如,大力推动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环保处理设施建设,推动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与优化升级等;在产业发展中,积极培育新兴循环产业,加速替代老产品,提升产品更新速度。以清洁能源加速取代传统能源,支持区域主导产业发展,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积极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集群,构建区域低碳绿色循环产业与经济圈,使产业集群共享资源、较少浪费,循环使用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区域经济生态的协调友好发展,形成社会各界认同并支持生态化产业集群发展良好氛围。
各城市应按照产业梯度分工、优势互补的原则,注重整体规划,积极整合资源,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圈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形成以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为龙头和辐射极,以合理产品结构为基础的产业一体化布局。在区域内形成以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功能合理、分工明确、具有互补性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在圈内构建起包括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做好配套协作,实现城市圈产业联动与协同发展。以重点产业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产业基地,促使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
第三,强化分工与协作,促进产业集群低碳共生发展。以武汉城市圈主导产业的分工和协作为中心,促进循环产业经济圈集聚与形成,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低碳产业建设,促使区域经济社会整体竞争力提升,实现城市圈经济与生态的高质量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整合城市圈内的绿色产业资源,低碳能源资源,促进产业布局一体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减小工业产业的碳排放,稳步推进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的建设,为城市群共生低碳发展树立标杆。
在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引下,城市圈产业共生低碳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未来低碳发展的趋势为指导,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共生低碳发展战略需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三个生态化产业集群带,实现产业共生低碳发展。即: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钢铁机械设备产业集群带和轻工产业集群带。产业集群共生低碳发展要坚持绿色共生低碳发展理念,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紧密结合,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思路下坚持以武汉市为中心,积极打造中部地区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提升城市群企业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减少企业碳排放,在产业共生低碳发展中各地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城市圈已有的交通网络与运输体系,畅通产业互通发展政策体系,合理布局低碳循环产业,建设低碳产业园,促进各城市的经济比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对接,实现城市圈产业共生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