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楼县农村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分析

2021-01-17樊秉更刘少巍李林栖

山西水利 2021年3期
关键词:坡耕地梯田田间

樊秉更,刘少巍,李林栖,王 勇

(吕梁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站,山西 吕梁 033000)

石楼县位于吕梁山西侧,黄河东岸,北与柳林县毗邻,东以凤尾山顶峰与交口县为界,南与永和县、隰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境内地形破碎,植被稀少,坡陡沟深,沟壑纵横,大力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历来是全县抗旱夺丰收的重要手段。10年来,按照水平机修梯田配套田间道路的模式进行治理,全县完成坡改梯治理面积6 161 hm2,完成配套田间道路150.7 km,完成投资15 517.9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0 200万元,取得显著成效,25°以下的坡耕地基本得到治理,项目区人均收入近万元,实现稳定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1 坡耕地治理概况

石楼县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吕梁山西侧,黄河东岸,北与柳林县毗邻,东以凤尾山顶峰与交口县为界,南与永和县、隰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境内地形破碎,植被稀少,坡陡沟深,沟壑纵横,区内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大体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49年前,当时石楼人民就靠人工修筑水平梯田,但由于没有机械和技术,人力分散,所以规模小,难以发挥效益;二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特别是通过农业学大寨,大规模组织劳力,利用平车、手推独轮车大搞人工梯田,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后来的机修梯田相比,标准质量较低,田面较窄,效益仍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三是机修梯田建设,改革开饭以来,特别是1996—2000年,山西省在吕梁山区实施机修梯田温饱工程,石楼名列其中,全县整合水利资金、扶贫资金、以工代赈、世行贷款等形式,以机械为主开展机修梯田建设,成立了省市县乡四级“机修梯田项目指挥部”,集中各部门资金大搞机修梯田建设,现有的近50%机修梯田主要是这个时期建设的;四是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从2010年开始,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将石楼列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治理试点县,直至2020年,全县机修梯田累计达到11 082.6 hm2,25°以下坡耕地实现机修梯田配套田间道路全覆盖,后十年完成坡改梯治理面积6 161 hm2,占全县机修梯田的55.6%,成效显著。

2 坡耕地治理措施

2010年石楼县被列入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试点县后,采取强化组织领导,搞好前期工作,严格实行四制,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后期管理等办法,取得显著成效。

2.1 强化组织领导

为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县发展改革、水利、财政、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下设技术组、质量监督组、财务组、宣传组、后勤资料组、协调组,各组协调配合,明确职责,确保项目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在项目区的选定实施上,始终坚持两条原则,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民风淳朴,矛盾纠纷少的地区优先实施。

二是选人多地少,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区优先实施。同时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放征求意见卡、工程明白卡,对涉及的每户村民征求意见,一户一卡填写意见签字确认;二是履行承诺保证,从而使项目区真实确定到群众有积极性的地方,能起到工作示范效益的地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三是充分发动群众。由于石楼是一个纯农业县,群众以土地为生,加之,近年来农产品收益明显,而类似的基本农田建设机会少,来之不易,所以群众十分珍惜机会,他们自行化解和消化了好多矛盾:对部分地段内的经济林幼苗、户与户地块之间的界限,这些因素都在开工前由群众自行解决。对经济林幼苗村民自发起苗,并将幼苗深埋,待坡耕地工程实施完成后再移栽至地埂边,做到林业、水利互不影响,确保了工程“三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分配。

2.2 全面实行“四制”

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大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在确定项目法人,组建项目团队的基础上,严格招投标程序,选择出最优的施工单位承建项目工程;在建设期,对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工期要求、建设投资以及相关参建单位等有关项目建设的内容在项目实施地进行公示。不仅在建设程序上保证了项目的合规性,同时,加强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社会监督。在合同管理上,除了要求监理单位严格把关外,还经常召开相关专题会议,及时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及时解决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的问题。特别是社会影响最大的工期问题,还经常召集各参建方共同协商,各出各力,共同解决影响工期的问题,保证了合同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2.3 加强督促检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督促工作,一是监理公司的检查督促,监理公司必须派住足够的力量进驻项目,坡改梯项目由于面大且分散,监督工作量大,要求项目的监理人员共三人,一名总监和两名监理工程师,两名监理工程师在建设期内常驻工地,随时检查、随时监督把关;二是技术人员检查督促,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要求至少一星期内必到每一个施工区检查一次,及时督促指导,确保项目进展顺利;三是行政检查督促,局领导每一个月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现场检查,并听取各参建单位的汇报,随时了解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有时还邀请县级领导进行现场调研,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

2.4 配套措施到位

由于项目惠民,措施对头,群众积极性异常高涨。群众自发地筹集资金,雇佣机械,做到“即平、即耕、即熟”,即一块地平整完成后,农民立即进行保土耕作(秸杆还田、施黑矾、深耕、施农家肥),每亩自筹110元,耕作施肥基本保证当年不减产。

2.5 加强后期管理

工程建成之后,由项目建设单位将治理成果移交当地乡政府及村委会。由乡政府及村委会负责,根据坡耕地治理前的土地使用权属,将治理成果落实到户,实行谁种植、谁受益、谁负责维护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与效益的长久发挥。

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通了田间道路,坡地变平地,由“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为“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彻底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群众收入。由“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直至资源枯竭”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为高效、集约、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使广大农民彻底从坡耕地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后,能够增加耕作层,提高拦蓄能力,减少坡面径流,保持土壤和养分,变害为利。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多年研究资料表明,坡改梯可减少土壤侵蚀90%以上。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后,可净增产2 250~3 450 k g/hm2·年,可保水600 m3,可保土162 t。全县通过坡耕地改造,每年最少可增产粮食2 493万k g,可保水665万m3,可保土179.5万t。

3 巩固提升措施

为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

3.1 硬化田间道路

“十三五”田间已开通道路150.7 km,但没有硬化,每年雨季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成为新的水土流失线。雨季过后需要重新维护,否则影响农业生产。如板桥村去年雨季后,重新维修田间路投入3万元,村村如此,给群众带来很大麻烦和经济负担。硬化田间道路,修筑排水系统,栽植行道树,巩固田间道路,是下一步巩固提升工作的主要措施。

3.2 合并修筑大块田

原来修筑梯田,特别是80~90年代修筑的梯田,条块较窄,合并加宽条块,为更好蓄水保土创造条件,实现高质量发展。

3.3 有序推进水利化进程

首先在硬化道路两边合理布设旱井、旱池,做好井口防护和池边护栏设置,雨季蓄水,旱季利用;其次开发小泉小水,提水上山,发展小片水地;第三抓住山西大水网建设机遇,合理布置县域小水网规划,逐步推进机修梯田实现山地水利化。

3.4 生态措施

要搞好地埂、田坎及周边生态措施,进一步实现坡耕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3.5 配套集雨旱井

配套集雨旱井,在硬化田间道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路面、坡面蓄集雨水,配套旱井、旱池等应急水利设施,更好促进水土保持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配套集雨旱井时,要远离道路,保持安全距离,设置安全设施,考虑人员安全。

4 结语

通过连续多年持续不断的重点治理,石楼坡耕地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了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了群众收入,加快了小康进程,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坡耕地梯田田间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甘肃梯田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山区修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