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在特征与条件保障*

2021-01-17李媛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平正义民主现代化

李媛媛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国内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丰硕,对于其内涵、构成要素、文本溯源、中西比较等研究较为成熟,且大多数学者是从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有学者从理论渊源与历史经验角度梳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1];有学者倾向于从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与生态治理现代化来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2]55;有学者从党的领导[3]80、制度构建[4]4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5]70等角度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条件保障;有学者进行了治理成效的中西比较[6]。在价值维度层面,有学者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面临的挑战,提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7]135;有学者认为价值体系层面路径的选择要以公平正义凝聚共识,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力量[8]96。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维度及其内在特征的研究多是从提出概念、建构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等角度展开。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这三者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价值定位问题,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在特征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在简要概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的基础上,提炼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在特征。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在特征,有助于厘清价值向度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深化对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理解,有助于凸显价值向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简析

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是现代化国家治理必须具备的价值理念。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民主法治是其价值手段,以人为本是其价值立场,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民主法治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也是将公平正义纳入合法有序轨道的政治保障;公平正义是民主法治的基本目标,也是实现民主法治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是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内在属性和价值立场。三者共同捍卫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

第一,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追求与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来实现其政治合法性。公平正义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通过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来凝聚社会共识,从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要求用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主体的作用,发挥知识、技术、管理、生产等要素的主动性,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任务。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调和社会矛盾,赋予人们公平的权利、公平的机会和公平的规则,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第二,民主以多元主体协商共治为主要表现,以多种制度的协调、配合为保障。在民主语境下,民众享有良好的利益诉求渠道及运行保障机制,这有利于形成普遍共识,从而协调、化解纷争与矛盾,保障人民的平等主体地位。健全的法制、合法化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法律(尤其是善法、良法)至上,是国家法治化的基本检验尺度,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评判标准。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将宪法和法律作为治理的权威制度,严格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通过法律治理国家,从而保障人民充分享有各项权利。

第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趋向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现代化的萌生与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作出适应性调整,要求国家及时调整治理理念与治理方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处理好治理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循序渐进中调和矛盾,从而实现最大边际效用的过程。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在特征

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思考的原点,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性。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出发,总结其内在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坚守与践行其价值理念。

(一)理念性与践行性的统一

价值理念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扎根于社会实践,又通过指导社会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具备的价值理念。塑造现代价值理念,是国家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有序公共生活、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基本前提。价值理念通过转化为公民的基本政治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从而成为一种制约和指导人民精神世界的道德力量,成为规范国家治理行为的强大力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是国家有效整合与治理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然而,它的产生并不是出于凭空设想,而是将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思考的原点,具有鲜明的问题指向性。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能够起到引领价值、化解纷争、凝聚共识的作用,从而防范与化解风险。经历了高速经济发展和急剧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内部积累了一系列治理难题,如利益关系市场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针对社会中出现的违背公平正义原则、破坏社会秩序等问题,习近平总共书记指出,“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9]95针对国家治理中出现的破坏民主法治等问题,党和国家强调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10]。针对国家治理中出现的脱离人民群众、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党和国家强调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

(二)原则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在利益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条件下,国家治理既要坚持价值向度的原则性,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社会在发展中保持动态平衡。

在国家治理中,民主的原则性体现为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依法行使管理国家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等的权利。这要求既要有完善的制度和程序,又要有充分的参与实践。民主必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国家治理的各项工作中,体现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中。法治的原则性体现为法律至上,即法律(善法)拥有至上权威。法治理念要求国家治理要遵循法律的具体条文和规则,具体载体为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法律、法律基本原则、社会组织章程和规则、党内法规等。

公平正义的原则性体现为国家治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要求用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主体的作用,发挥知识、技术、管理、生产等要素的主动性,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国家治理中公平正义的价值体现为通过国家的公平治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促进制度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分配公平,使国家治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公平化改善中取得重大成效。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每一项工程都彰显出对“以人为本”价值的践行。经济治理现代化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活力,更好地发挥政府科学管理的作用,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政治治理现代化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文化治理现代化着力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回应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秩序规范有序,这是对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积极回应。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与发展体现出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大力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并从法律规定、制度设计层面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价值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明确把法治、人权等价值理念作为社会主义现代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保障现代价值理念的有效发挥。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明确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的价值,并逐渐走向系统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局势,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价值要求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内涵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这要求必须进一步充实与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念。

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功能的发挥体现出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国家治理现代化实际上是一种适应性的过程,即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进化过程。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必然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任务在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国家不因发展中的不良治理而中断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现阶段,这些价值理念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治理的主体、对象、内容、环境等都发生变化,这要求进一步丰富国家治理价值理念,为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供价值支撑。

总的来说,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中,公平正义促进国家治理走向多元主体间共同治理。民主法治为国家治理提供合法性基础。只有遵循民主法治的基本要求,才能构建起高效而富有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以人为本引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应当坚持遵循的价值立场。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条件保障

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坚守与捍卫,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集价值与行动为一体的连续性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利益整合功能,面对国家治理中诸如价值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等挑战,中国共产党能够通过对党内成员和社会公众的政治教育和动员,使社会成员对其价值目标、执政理念、政策主张等有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认同。

第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是组织人类公共生活,规范个体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制度体系能够培育和塑造社会公民。治理主体和治理制度的良性互动,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能够塑造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提升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人的现代化水平决定国家制度体系有效运转的质量和程度。制度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必须以尊重和保障人的自由民主权利为依托。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依赖于制度的保障。

第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厚植价值向度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曾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1]82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般原理,国家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夯实物质基础,其政治统治和社会服务职能才能得以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这体现出价值追求与价值呈现的统一。坚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向度,必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各领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经济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在政治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文化层面,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在社会层面,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生态层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切实增强人民福祉,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念提供坚实的现实基础。

第四,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内涵,使其保持时代张力。公平正义、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并不是所谓的“舶来品”,而是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而提出的。这些价值也不是一经提出就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弘扬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到改革开放以来对价值理念的一步步践行,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对这些价值内涵的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运用,都体现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向度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张力。在创新发展价值内涵时,应主动适应中国现实国情与特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彰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立场、原则、目标,使这些价值成为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公平正义民主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选任好人民陪审员 让群众感受更多公平正义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