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生命化研究
2021-01-17王小珍胡雅雯
王小珍 胡雅雯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究其缘由,高校德育生命教育弱化是一个重要原因。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生命教育角度引导大学生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真正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般认为,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首次倡导并践行生命教育思想。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研究在我国逐渐兴起。2005年,上海市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生命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时至今日,生命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比之下,高校的生命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育目标:忽视个体的生命价值
“高等教育阶段应……在以社会本位论为主的前提下,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有机结合起来。”[1]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德育侧重社会本位论,将培养学生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作为首要目标。在这种教育目标的引导下,许多高校德育教师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忽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教育;重视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个体情感、兴趣、性格、认知和信念的培养。德育成为空洞的口号,只口头强调德育的重要性,而不强调从当下做起;只强调知识灌输与智力开发,而忽视对个体热爱生命的教育。
(二)教育内容:缺乏完整的生命教育理念
目前,高校德育内容涉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信仰教育和心理健康等。这些内容看似丰富,涉及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方方面面,但这些内容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间的关系定位不够清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德育课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知主义,虽有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但往往忽视大学生的真情实感与生活实际,缺乏完整的生命教育理念。生命教育被简化为生命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生命认知、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重视不够。
(三)教育方法:压制学生主体性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的双主体,高校德育必须坚持双主体原则,“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作用,即引导受教育者搞好自我教育。只有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能动作用……才是高校德育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2]。然而,不少高校德育教学依然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单一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忽视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限制了大学生的主体性。
(四)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生命关爱
生存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趋向多元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观念与社会风气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少德育工作者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校园文化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其开展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宣传较少。有些高校管理者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过于注重物质方面的因素,而对生命教育理念缺乏必要的重视。
二、生命教育与高校德育的内在关联
生命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核心就是培育积极的生命态度,使受教育者对生命有充分的认知,肯定生命的价值、掌握生命的技巧,从而杜绝反生命的行为意向。”[3]德育工作面对的首先是生命成长问题,生命教育与德育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一)强调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生命教育强调以个体生命成长潜能为基础,采用合乎大学生需求的方式方法,激发大学生个体生命意识,提升大学生生命质量。2016 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4]377高校德育也需要通过生命关怀,激发个体的无限潜能,促进个体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由此可以看出,生命教育与德育在目标上具有内在重合之处,均强调“以人为本”。只有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德育,使德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德育才能真正提升个体生命价值。
(二)关注大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人是一个有理智、有情感、有趣味、健全而完整的生命整体。个人成长既是一种客观趋势,也受到内在规律的支配。生命教育将大学生看作自由、有情感的个体,关注其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既注重培养其面对生活问题的处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又教育他们学会和他人相处,善待他人生命,懂得敬畏生命。充分尊重生命成长的复杂性,有效利用生命成长的客观趋势与规律,既是生命教育的重心,也是所有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生命教育与德育均关注大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三)服务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5]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善了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容易迷失自我,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往往缺乏理性。近年,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事件时有发生。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大学生通过学习生命相关知识、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有利于理性处理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由此观之,生命教育与德育具有内在关联。
三、高校德育生命化的路径
高校德育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阵地。从现实来看,高校德育中的许多问题与生命教育弱化有关。从理论上看,生命教育与高校德育存在内在关联性。因此,高校德育应加强生命教育,走高校德育生命化之路。德育生命化,不仅强调德育当中应该包含生命教育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强调德育工作要时刻强化生命意识。这种意识的强化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目标、对象、方法和环境等诸多方面,我们自然要从这些方面实现德育生命化。
(一)以生命成长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反思与重构
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以生命成长性来反思德育目标,标志着德育真正将学生看作完整有意义的生命体。高校德育工作者要转变其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真正关注大学生多样化的生命价值,加强与大学生的交流,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德育工作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进大学生主动体验生活,坚持知行合一,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抗压能力,在现实社会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不断认识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加重视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创新生命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高校德育课程教学多以灌输为主,导致德育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德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首先,要打破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渗透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有效改变德育活动中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的模式。其次,根据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特性和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贴近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情感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大学生感悟生命的宝贵和美好,增强生活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再次,在德育效果评价方面,改变以知识获得为主要考量指标的评价方式,以生命成长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真正反映学生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与道德生命的改变状况。
(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生命教育的本质要求这一教育活动不能只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达成,而应该在生活世界中展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都强调学生生活世界的重要性。首先,高校德育课程需增加实践课、交流课,如参观红色纪念馆、采访英雄人物、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等,使德育课程真正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其次,教师自身必须拥有健康向上的生命力,引导与感染学生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在关注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切实发现他们的生命困惑,给以相应的生命指导。再次,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德育活动,面对困境时向教师、同学寻求帮助,积极面对人生问题,同时积极学习德育课程、参与相关活动以及接受生命教育,将外化的德育理论内化为人生准则。
(四)优化德育环境,增强生命教育的全面性
首先,建设生机勃勃的校园自然环境,给学生美的体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升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其次,建设由正确价值观引领的人文环境,让大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学会感悟生命、热爱生命以及尊重他人的生命。再次,加强预警、消防安全、安保、后勤服务等机制建设,为大学生营造安全温暖的校园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
生命是教育的基石,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基本目标。高校德育生命化,必须强化生命意识,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