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植初心:论革命文化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教材建设中的作用

2021-01-17周军伟

关键词:信仰文艺美育

周军伟

一、高校美育教材建设的内容要求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意见》要求“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1]。高校的美育工作自此成为刚性要求,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与中小学不同,高校要承担美育教材建设责任。《意见》要求“高校落实美育教材建设主体责任,做好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工作”[1]。

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课程均已十分成熟,而且专业化程度很高。与注重专精的上述课程相比,美育具有公共课性质,需要将这些学科内容进行另一种专业化——如何更加有效地为广大青年所接受。受专业背景、课程计划、学时等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要求接受公共课性质美育的学生达到美学、艺术学专业学生的程度。因此,公共课性质的美育,需要在技能技巧之外下功夫,即在内容的价值性和趣味性上下功夫。

美育课程内容设计,既关系到学生兴趣和主动性的激发,也关系到立德树人和文化自信等教育目标的达成。对此,《意见》指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国家级示范性大中小学校学生艺术团建设……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意见》明确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贯穿高校美育的核心内容。各类高校在落实教材建设主体责任时,应以《意见》为依据,审慎选择适合本校情况的文化内容,做好本校的美育教材建设工作。本文研究革命文化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教材建设中的作用。

二、革命文化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教材建设中的作用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出伟大的革命文化。习近平同志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2]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面向地方和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3]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不但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质量,并将长久地影响区域文化的发展。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教材建设中,革命文化具有树信仰、定立场、广视野、育乡情的作用。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2]不仅党的历史如此,现代中国历史亦如此。在百年的历史征程中,当我们的事业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上时,我们的事业就会成功;反之,就会遭遇挫折。这个过程,凝结出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内核的革命文化和革命艺术。在革命文化和革命艺术中,有着最精粹、最形象、最刚健有力的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均已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信仰教育面临有效内容供给不足、形式单一、难以系统化、导向功能弱化等困境。”[4]使大学生更生动、更形象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更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美育应当承担而且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在晚清以来的救亡图存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最早出现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思想,但马克思主义是唯一在中国大地上结出真正果实的现代思想。革命意向、革命行动、革命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后,面貌一新。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中国革命才获得了现实性,才具有了创造新社会、新世界、新文化、新艺术的实践能力。1921年之后,尤其是1942年之后,革命的音乐、革命的绘画、革命的戏剧、革命的小说、革命的诗歌沉潜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最深处,站在中国人民革命的最前沿,探索民族形式的最新表现,塑造中国人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向历史的实践、社会的实践和人的完善。从宏观视野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近两千年来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文艺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为中国带来了新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马克思主义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扬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腐朽的、衰败的、丧失了活力的部分,在信仰的维度,重塑了中国政治的制度、形式和初心。“国之大事,在祀与戎。”[5]440“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6]847春秋时期确立的以祭祀为核心的信仰文化和以征伐为形式的军事行动,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以全新的形式获得了发展。军事上,以党的领导为核心。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革命文艺,如《白毛女》《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逼上梁山》,在革命岁月里反映中国人民的抗争斗志和创造全新生活的精神追求,在和平岁月里则凝结为现代中国最宝贵、最伟大的信仰之光,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革命文艺、革命文化,是历史,也是真实,是崇高伟岸的精神,也是现实平凡的生活。寓历史于真实,寓崇高于平凡,正是革命文化和革命文艺普遍具备的特殊气质。普通人的平平常常的选择、平平常常的生活,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维度上闪耀着贯穿历史、创造未来的光辉。这一切,最能打动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个人和国家,个人和先祖,个人和后代,一句话,个人和整个历史在实践中的关联,既能带给人最真实的价值体验,也能带给人最有深度的审美体验,更能塑造人最坚定的信仰。而这一切,均源于一个事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历史上唯一建立在真实的社会生活里而非虚幻的天国里的信仰。

(二)奠定人民立场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1031我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上的人民观念。在古代,无论是思想家,还是统治者,都习惯于依照“君子”与“小人”、“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君”与“民”,或者类似的概念,把整个天下的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治理者,一类是被治理者。前者为上,享有各种制度性的权力和特权;后者为下,承担各种制度性的义务和责任。

受时代限制,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方式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均未能突破这一结构。1945年,面对黄炎培“历史周期律”之问,毛泽东同志以“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7]132作答,把人民这个全新的政治群体、政治概念引入中国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的实践和理论中。人民、群众,这组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历经千锤百炼提炼出来的全新的概念,自此成为终结传统君民结构的政治术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新的政治结构的核心指导思想。“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8]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这个论断,既是对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理想的呼应,又是对建党百年来中国革命、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的提炼与总结。

如何认识和理解人民,如何在工作中以人民利益为先、以人民利益为重,是所有社会主义工作者尤其是准工作者需要弄明白的问题。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只有从思想上奠定人民立场,才能肩负起建设新时代的重任。要让学生——未来的建设者,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革命文化和革命文艺中蕴含着中国人民百年来丰富的革命经验,表现出最为纯粹、最为鲜明、最为形象的人民性。革命文化和革命文艺中蕴含着极富深情的人民性,如《可爱的中国》《红岩》《红旗谱》,能够在打动学生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引领学生自觉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长为社会主义新时代优秀的建设者。

(三)培育人类视野

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以有限的经验视野为中心建立起天下观念。土地依照其丰沃程度被分为三六九等,人也依照各种不同标准被区分为不同质的群体。直到晚清甚至民国,人皆为人的观念都未能形成。中国与世界之间的隔膜、中国内部各族各阶层之间的隔膜,到了影响中国生存于世的程度。鲁迅、茅盾等先进的文学艺术家,用他们的作品给我们描摹出这种隔膜的真切存在及其危害。救亡与启蒙,让中国人在认识什么是人、如何塑造新人的道路上走到了一起。最初,这种认识基于抽象的人性论。抽象的人性论,在打破隔膜上具有历史贡献,但在建设新的国民精神上又具有历史局限。直到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获得真诚的信仰,全人类才作为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现实的而非空想的范畴登上中国思想史和革命史的舞台。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类的意义的人的观念开始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开放的而非固步自封的、开拓进取的而非狭隘保守的人类观念与中国革命力量的结合,为中国打开了通向生存和发展的大门。这种人类观,在新时代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

人类观念、人类视野是革命文化和革命文艺的自觉追求。在中国人民抗战最困难的时代,毛泽东同志要求“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6]860。在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9]革命文化和革命文艺不仅把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学艺术遗产视为自己批判吸收的对象,而且把为人类文明增添华章作为自己创作的指向。优秀的革命文艺作品,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1978年,《红色娘子军》出演美国,获得美国现代舞一代宗师玛沙·格雷姆的盛赞。之后半个多世纪,《红色娘子军》在全世界巡演无数,获得全世界的认可。[10]

革命文化、革命文艺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结晶,已经立于人类文艺之林。把革命文化、革命文艺编入应用型本科美育教材,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人类视野。

(四)扎根地域文化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服务地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为教育目标。因此,地域文化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具有重要地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1]49,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也该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乡愁”本是我国传统审美中最具地域气息、最富乡土情怀的审美类型。乡愁中,不仅有优秀传统文化、民俗风情,还有革命文化和革命文艺。农村包围城市,不仅为中国革命带来了全国胜利,还留下了丰富的红色地域文化。以河南为例,“全省约有2 407处革命遗迹(其中707处被列为县级以上保护单位)、2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500处县级以上爱国教育基地、80多个革命老区”[12]。几乎每个县都有革命遗迹,都有本乡本土的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在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发达的县、市,还产生了带有本土韵味的革命艺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鄂豫皖根据地文艺工作者采用信阳《八段锦》曲调谱写而成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传唱大江南北,并被改编为电影、小说、歌舞剧、民族歌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革命文艺中的经典之作。[13]

革命山水文化、革命人物故事、革命文艺经典共同构成了地域文化中的革命谱系。与具有普遍性的革命文化、革命文艺相比,富有地域色彩的革命文化、革命文艺更加切近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成长轨迹。他们可能就是在这片山水里、听着已经成为本土传奇的革命故事、哼唱着本乡本土的革命小调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地域革命文化、革命文艺,他们有天然的亲切感。这是古老中国在迈向现代中国的过程中产生的新乡愁。从美育视角看,地域革命文化和革命文艺这种现代乡愁,是激发学生地域自豪感、认同感的情感源泉,也是培养学生扎根地域、服务地域发展的文化之根。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把这片土地从前现代带入了现代,新生代的使命便是把这片土地建设成美丽的现代化家园。

三、结语

在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美育教材建设,应充分重视革命文化、革命文艺,尤其是本省(区、市)革命文化、革命文艺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作用,教育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猜你喜欢

信仰文艺美育
论公民美育
1942,文艺之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