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彼得·凯里短篇小说《美国梦》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2021-01-17雷馥源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国梦身份澳大利亚

雷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美国梦》(American Dreams, 1974)是澳大利亚著名小说家,布克奖、英联邦作家奖获得者彼得·凯里(Peter Carey, 1943—)的短篇小说名篇。该小说被收录在凯里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历史上的胖子》(The Fat Man in History, 1974)中,于1974年结集出版。该小说从澳大利亚小镇男孩的视角观察美国文化对澳大利亚的影响。面对二战后美国势力在全球范围的扩张,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深入千家万户,美国文化在域外的传播势头猛烈。同为西方阵营的澳大利亚,深受美国文化传播的影响,其国内呈现出对美国元素的向往,由此引发了小说家对国家民族身份认同的担忧。本文以小说人物面对美国文化的两难困境为切入点,旨在揭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化在澳大利亚的强势影响,并剖析在该影响下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危机。

一、主人公面对美国元素的两难困境

《美国梦》里的小镇男孩和其他居民一样憧憬着美国丰富的物质生活。直到有一天,由邻居格里森先生制作的小镇模型展露人前,从而改变了小镇生活本来的模样。这个完整复刻小镇人和物的模型,吸引了大批美国游客纷至沓来。美国游客将模型当地图,挑剔地寻找小镇上的真实来对照。面对美国游客的审视挑剔和摆拍要求,曾经向往美国的小镇男孩显得不知所措。

《美国梦》借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再现了一个澳洲小镇上的人们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当下生存环境的轻视。“多年来,我们在罗克西电影院一边看电影,一边梦想着美国”[1]102。受到物质至上思想的影响,小镇上的人们认为:“这地方是很美,但我们就是不愿呆在这里”[1]101。小男孩的父亲清醒地看到真正热爱小镇的是建造模型的格里森先生。他修建的小镇模型不仅精细还原每条街道、每栋房屋,连镇上的每一个居民也都有各自的小像。“格里森建造我们小镇的模型只是为了让我们目睹小镇的美丽,让我们为此而自豪,抛弃我们所倾心的美国梦”[1]108。

虽然小说中的居民们被自己构建的美国形象所吸引,但当他们真正面对强势来袭的美国元素时,现实却并不如幻想中那样令人愉悦。大批到来的美国游客用居高临下的审视眼光看待居民们,用安放在山上的6台望远镜观察小镇,目的是要“确定它和山上的模型是一样的”[1]112。游客们拍下模型照片,按图索骥来到小镇找寻真人,以一美元的价格要求居民们按照模型上的姿势供他们摆拍。在这样的场景中,小镇居民成为了被审视、被摆布的对象,是被“文化殖民的凝视”①原文使用的英文词是coca-colonial gaze。coca-colonization是跨国软饮制造商Coca-Cola(可口可乐)和colonization(殖民化)两个词的合成词,这个词多用来指代美国产品的进口,或者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入侵,导致当地文化受到威胁的状况,译为全球化或文化殖民。该表达20世纪50年代即已提出,但直到1991年雷纳德·瓦根莱特内(Reinhold Wagnleitner)在其一本名为《可口可乐化与冷战:二战后美国在奥地利的文化使命》(Coca-Colonization and the Cold War: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Austria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的书中做出了概念性解释。的他者[2]。当居民们摆不出被要求的表情时,美国游客表现出了怀疑和否定。美国游客的蛮横形象显然和居民们憧憬的好莱坞帅哥美女和大都市的灯红酒绿是不一致的。

主人公在面对美国元素时陷入两难境地,既向往又排斥,既无法摆脱又无法完全接受。《美国梦》里的小镇居民们像木偶一样被美国游客摆拍,居民们也会厌烦,却没有抗争。而当美国游客强势地要求居民们按照自己记错的姿势来拍照时,“起初还和他们争辩,但后来再也不争了,只是按他们的要求做。”[1]112特别是在小男孩因为长大而变得和模型中的模样不相符,因而遭受到美国游客无情否定时,小男孩心中也没有愤怒,而是为自己让他们失望而感到内疚,原因就在于游客们付的那不情愿的一美元拍照费。金钱的交易让小男孩觉得自己货不对版。这一美元其实反映出“因引进美国生活方式,而在经济上受制于异邦的镇民们内心所感到的悲凉。”[3]

《美国梦》这部作品通过主人公对美国生活既向往又排斥的两难困境的描写,传达了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对美国文化的矛盾态度,并传达了小说家对于美国文化影响下的民族身份认同的反思。

二、身份认同反思

身份认同(identity)是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身份认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4]。二战后的美国借由在经济军事上的强大力量,大力推进其大众文化在域外的强势输出。20世纪70年代的澳大利亚正经历身份认同的历史改变,此时来自美国的强势文化输入给澳大利亚的身份认同建立带来了巨大影响。

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澳大利亚,长期以来自我认定为“另一个英国”,而19世纪末的民族主义运动唤醒了澳大利亚的民族意识,人民对独立的澳大利亚的渴望让他们开始探索构建一个有别于英国殖民者形象的民族身份。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作家,创建了“丛林人(Bushman)”这一形象。丛林人明显和英国人形象不同,主要包括的是那些在澳洲贫瘠丛林里开疆拓土的普通劳动者,如剪羊毛工、赶牲畜的人、肩囊流浪汉、淘金工等。他们之间守望相助的伙伴情谊(mateship)成为了这一时期,乃至后世澳大利亚一直引以为豪的民族特性。到了一战时期,丛林人这一民族形象因为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失去了传统的丛林背景,取而代之的是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澳新军团士兵。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和团结成为了丛林人伙伴情谊的延续。然而无论是丛林人还是澳新士兵,他们都是单一性的民族身份形象,这在当时以英国移民为主体的澳大利亚是完全可行的。据统计,“到1947年,不列颠血统澳大利亚人口占99.5%,澳大利亚完全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文化的国家”[5]。然而二战后大量的非不列颠人口来到澳大利亚,单一移民情况被改变,多族裔格局的形成和少数族裔权利意识的觉醒,让澳大利亚曾经种族歧视的同化政策必须改变。70年代多元文化主义被正式确立,种族同质性不可持续。这一时期新的身份认同已经不能再由单一的人物或群体形象来指代,因此统一的“澳大利亚生活方式”成为了新的民族身份认同。然而这一时期美国崛起,美国生活方式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好莱坞的强势推进渗透到了澳大利亚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渗透到了所谓“澳大利亚生活方式”这一边界模糊的概念构建中。

澳大利亚生活方式中描绘的澳大利亚是一个“复杂的、城市化的、工业化的消费社会。这契合日益与美国联盟的澳大利亚制造业的需要……对很多保守派来说,澳大利亚对英国的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依赖已经完全被美国所替代”[6]。美国带来的现代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确给澳大利亚带来了二战后的繁荣,但是繁荣的背后是美国文化的强势影响,以及由此而来的澳大利亚经济独立和文化身份认同的危机。莫斯勒在其著作中曾表示“没有一个独立的民族认同就不会有国家,最终这样的国家会衰落,或者更极端些,将会内部崩溃。确实,就如我书中所说,也许澳大利亚最终的解决方案不是成为一个国家,而是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7]。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澳大利亚社会受美国文化影响的程度之深。

就正如小说《美国梦》里所展示的那样,20世纪70年代的澳大利亚在经济和文化上受美国的影响巨大,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美国商品的输入和美国化生活模式的偏好,而是文化的自卑和经济的依赖,随之而来的就是自身民族认同的削弱。“《美国梦》所质疑的就是:当全球经济被一两个超级强权所左右,想要从与这种经济形式紧密关联的文化活动中获得自主,这种愿望有可能吗”[8]。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努力构建的“澳大利亚生活方式”这一民族身份认同的载体,在美国大众文化影响下,已经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自主的可能,其中掺杂和内化了多少“美国生活方式”已是无法量化的。彼得·凯里在1994年的一次访谈中回顾了《美国梦》这部小说,他说道:“在当时那个年代没什么旅游者到澳大利亚来,来澳的美国游客这种设定也是超现实的。但那就是《美国梦》想要传达的,即我们对美国文化的矛盾心理”[9]。通过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彼得·凯里在作品中将他对民族身份认同的敏锐感知虚实结合地表现出来,传达着如何在美国文化影响下保持澳大利亚文化特质的思考。

三、文化霸权

20世纪70年代的澳大利亚受到来自美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其时代原因来自于美国战后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强大力量。从政治上看,冷战格局下的美国文化传播其实是美国文化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不通过战争的手段,而通过对外宣传、大众媒体等手段传播有利于推进美国形象和文化的信息,借此稳固冷战美国阵营。而在经济上,通过战后建立起来的一系列以美元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将自己的商品、技术和资本输出域外,以此将盟国和美国冷战阵营紧密捆绑。在澳大利亚,大量的美国商品涌入市场,特别是在60年代以后电视节目的普及和推广,使得美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大大超过了过去的书籍、广播和好莱坞电影的效果。虽然自20世纪初,澳大利亚国内反美情绪就已存在,文化界也长期以来对美国观念加以排斥,但却深陷战后来自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牵制。

美国大众文化通过各种媒介向外传播,通过经济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消费,使其他国家接受其现代消费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呈现出与美国文化的趋同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在葛兰西的理论体系中称作“文化霸权”。“统治并不通过暴力实现,也无须积极游说,而是通过对经济、对教育和媒体等国家机构所施加的更微妙和更具包容性的权力来实现。”[10]。美国生活方式正是以文化传播为载体,以经济军事力量为支撑,而实现其文化霸权,甚至危及澳大利亚自身民族认同的构建,这使得20世纪70年代的澳大利亚呈现出在美国文化和独立民族认同之间的进退两难。

四、结语

来自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牵制,以及来自美国大众媒体的强势传播,使得澳大利亚国内出现了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和向往。小说家通过《美国梦》中小镇居民对美国文化既向往又排斥的两难困境的描写,表达了小说家对澳大利亚身份认同的反思,也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文化对澳大利亚的深刻影响。以此文本为个案,可以窥见二战后美国文化在域外的强势传播,以及对澳大利亚民族认同的建立造成的危机。

猜你喜欢

美国梦身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在澳大利亚骑行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澳大利亚行